郭璐璐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给传统语文课堂增加了深度与广度,增添了无限的活力。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因其直观、灵活、丰富、新颖的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但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让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出现了多媒体等技术一枝独秀,而板书教学被逐渐淡化的情景。本文即从现代教育技术参与课堂教学的及板书淡出课堂的弊病入手,提出语文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与板书的综合运用的观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板书
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了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的节奏,给“一支笔,一块板,一张嘴”的传统语文课堂增加了深度与广度,增添了无限的活力,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前教育部长陈至立也曾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因其更具直观性、灵活性,以及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特点,已经成为了现代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成为衡量现代教师能否具备现代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重要衡量标准。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传统板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出现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枝独秀,传统板书形式被淡化、弱化的情景。其实,从传播知识角度来说,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视为一种现代板书的形式,它与传统板书在教学形式、作用等方面各有优势、各有弊端。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灵活掌握两种板书形式,优势互补,完美结合,促进语文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1 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息技术应用优势和弊端
教育技术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也曾说: “在信息时代,我们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摆脱迷信书本、迷信权威的思维定势与禁锢,让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与张扬。”科学家钱学森也曾把“未来教育”定义为“人脑+电脑+网络”。现代教育息技术已经逐步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它的优势特长,促进学科教学发展,成为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的科学运用,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促进学生在愉悦氛围中成长和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如教授课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时,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动画视频方式全方位展示中国建筑的建造过程、构造方式及结构特点,以图片方式展示中国建筑重要特点及类型,以音乐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拓宽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其次,现代教育技术丰富的网络资源及便捷的网络交流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的途径之一。”观念与郭思乐教授提出“生本”教育理念都说明,学生自身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续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最持久、最根本的动力,它在激发学生源动力与求知欲的同时,也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能够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并主动学习,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因为节选篇幅较长,原引著作内容又过于深奥、丰富,传统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知识吸收率低。若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增进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利用便捷的网络交流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并弥补课时的限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鼓舞和强化,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促进,整体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第三,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灵活、鲜明、丰富的特点,能够简明、清晰地展示语文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枯燥的课文生动起来,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简单明确地展示课堂要点,激活學生思维,在充分感知体验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学生处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中,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
但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也不能夸大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方面,语文教学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忽略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本质。语文是以话语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学科,要求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而在一些课堂,教师更注重展现现代技术手段,忽视师生间交流的重要性,形成了“人机对话”的怪现象。
二是,语文知识简单堆叠、灌输。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强大的承载、展示能力,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可以展示更为丰富的内容。但在一些课堂上,教师为了单纯追求知识传授的多、广、快,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吸收消化过程,使语文课成为了信息灌输课。
三是,盲目相信现代教育技术作用并过度运用。一些课堂,教师片面地看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形象性的特点,忽视了学生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如课文《林冲风雪山神庙》,一些教师直接把电视剧《水浒传》搬到课堂,让学生通过看电影了解课文内容,课虽上得热热闹闹,然而却把学生们想象的翅膀折断了。因为只要提到李冲,学生们脑海里直接跳出的将只有扮演者的模样,再没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了。
2 语文教学中传统板书应用的优势和弊端
语文是一门融情融理、有意有趣的人文学科。板书书写既是课堂重难点的高度概括,又是无声的师生情感交流模式;既是教师情感变化的外在展示,又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最佳方式。因此,传统语文教学,即使只有“一支笔,一块板,一张嘴”依然充满着魅力。传统板书以“传递—接受”为特征,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师兴起时飞扬的字迹和严厉时重重的一笔都是师生间默契的交流。教师一手漂亮的书法,是对学生最好的身教,是对热爱传统文化的最好表达。甚至可以说语文教师的第一个粉笔字可以让自己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而且,书写在黑板上的字像是有了生命,而多媒体上无论多么漂亮工整的字都让人感觉不到温度。教师精心完成的板书设计,更像是艺术品,闪耀着智慧的结晶。传统板书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对教师能力、素养要求高,个性化差异大,设计能力参差不齐;二是,内容涵盖量小,知识输出量少,课堂吸收率低。
3 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与板书的综合运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将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使之共同为语文教学服务。
首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优势,广泛引进课外资源,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理解,提升学生广度、深度。
其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较传统板书形式更为快捷的特点,避免无谓的教学时间浪费,节省语文教学。
第三,现代教育技术较传统板书形式更具新颖、灵活的特点,引发学生关注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第四,板书较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慢,知识点明确,课堂上可以利用传统板书将教学内容概括清晰。
第五,利用传统板书将语文课上的教学重难点标注出来,突出课文要点,设计书写结构,使之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总结提高。
第六,传统板书形式更能凸显人文特征和艺术性,更能传递传统文化精神、情怀。这与语文学课教学宗旨相一致。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教学课堂内容与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结合传统板书设计,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新亚;不可忽视的课堂教学手段——试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2、尹惠民;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J];教学与管理;1991年03期
3、崔义满;多媒体——语文教学的活泉[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10期
4、刘凤军;例说多媒体条件下板书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