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炜,王文琦
(1.上海建桥学院 基础部,上海 201319;2.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福建 漳州 363000)
系统视角下的民办高校“阳光体育”提升策略研究
韩 炜1,王文琦2
(1.上海建桥学院 基础部,上海 201319;2.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福建 漳州 363000)
基于上海6所典型民办高校的728张学生问卷和23张教师问卷的数据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和访谈发现,上海民办高校阳光体育的参与程度、活动质量、管理重视度等较为有限,研究认为提升策略不能只关注教师教育、校本设计等,而是要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将阳光体育置于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之中进行破题,提升策略将涵盖从生理到心理,提升核心理念;从一元到多元,创新教学模式;从局部到系统,夯实管理支撑;从分立到联动,构建合作网络等重要方面。
系统视角;民办高校;阳光体育;提升策略
当今,全国已掀起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取得了广泛影响。然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却仍存在着诸多难题: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形式大于内容、活动内容与学生多元兴趣结合不紧密、阳光体育被认作仅仅是体育教学的延伸,等等[1]。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阳光体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自2008年起,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研究开始进入多产时期,主要关注阳光体育的意义与价值[2]、阳光体育政策系统和长效机制[3]、阳光体育教学模式改革[4]、阳光体育运动省市经验与校本化探索[5]、阳光体育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6],等等。显然,相关研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局限于体育科学,而呈现与社会学、政策科学、哲学、美学、生态学、软件工程、时尚文化等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中经历新的转型。就此而言,本研究力求转变以往从体育科学等单一维度思考的范式,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将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学生受众、教师教学、管理体制、社会网络等诸多要素视作一项不断互动中的复杂系统,从而对阳光体育运动整体提升策略作出必要的探索。
1.1研究对象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7]。本研究主要聚焦在当前经济社会体制构架中较为特殊的教育机构——民办高校的阳光体育运动。这是因为,民办高校作为提供社会服务的民办教育,本身是企业经济系统与教育服务系统的两大系统的结合。上海总共有16所民办高校,限于调查难度和经费所限等,主要关注两所本科(上海建桥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两所专科(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公办扶持转型的(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等)。
1.2研究方法
通过设计《上海市民办高校阳光体育开展现状调查表》学生版与教师版,向上海民办高校的学生和主管体育教学工作的教研室主任以及领导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发放,具体了解有关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现状。根据需要采用单项和多项选择方法,力求全面反映上海市民办高校阳光体育现状特点。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是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期间完成,通过体育课现场发放和回收,为了检验问卷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重测信度法”来检验问卷信度,结果学生问卷为R>0.86:教师问卷为R>0.95,满足信度要求。
最终,本调查总共获得728张学生有效问卷(发放800份,有效问卷为91%),基本覆盖当前民办高校的热门专业,包括:宝石与材料工艺学、采购、传播、电子科学、电子商务、雕塑、动漫、服装、工程管理、工商管理、航空机电维修、护理、环境艺术、环境艺术设计、会计、机制、计算机科学、日语、商务英语、视觉表达、数字媒体艺术、微电子学、新闻、艺术、英语,等等。教师卷的设计和分发并未在笔者任教的学校进行,这是为了更加客观的体现教师的态度和想法,体育教师的专长则涵盖体育舞蹈、瑜伽、健美操、足球、小球、击剑、田径、武术、篮球等主要体育科目。
2.1总体特征
一是参与程度较低。目前来看,学生对阳光体育的知晓度大致在三分之二左右,略显偏低。主要通过体育教师这一途径获取,而广播电视、同学朋友、报刊杂志等只是辅助手段。对民办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46.2%的教师认为学生参与度在50%—85%之间,30.8%的教师认为学生参与度在30%—50%之间。认为很符合自己兴趣、很想参与的学生仅有25.3%,而不感兴趣的学生却高达72.2%。
二是活动质量一般。在活动内容上,近一半的学生认为阳光体育活动形式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55.2%)、阳光体育冬季长跑(44.5%)。相比较而言,课外俱乐部、技能拓展、高校体育社团等仅在10%。在活动时间上,一些学生认为早起参加锻炼实在困难,应当将体育活动安排到下午,但下午不少学生的杂事较多,参与面相对就较小。学生问卷中有80%的学生实际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不足1小时,只有15.4%的学生达到了1—2小时,说明活动质量不尽如人意。
三是管理重视度不足。民办高校阳光体育是以行政方式推进的,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成为提升民办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原因。从相关问卷来看,56.6%的学生和61.5%教师认为,自己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得到教师的重视,23.9%的学生和7.7%的教师认为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重视,还有极少数的学生和教师认为这样的活动根本没有人组织,这表明各方特别是学校重视程度仍有不足。
表1 关于上海民办高校阳光体育的调查问卷结果
多样性育运动活动形式?C、课外俱乐部模式 38.5% 9.3% D、技能拓展训练 0 11.8% E、开展高校体育社团 69.2% 13.5% F、我校没有阳光体育运动 0 8% G、我校阳光体育运动只是形式主义 0 6.6% H、其他活动(健康跑等) 0 1.4%灵活性贵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安排是什么?A、早上8点以前 23.1% 29.4% B、上午 0 18.7% C、下午 26.2% 23.9% D、晚上6点以后 15.4% 2.2% E、无固定时间 35.3% 25.8%长效性贵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持续时间是多少?A、不足30分钟 7.7% 30.8% B、31~60分钟 30.8% 49.2% C、60-120分钟 53.8% 15.4% D、120分钟以上 7.7% 4.6%贵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持续频率是多少?A、每天一次8% B、每周若干次 53.8% 48.4% C、每月若干次 15.4% 23.9% D、季节性(如冬季长跑等) 30.8% 14.8% E、抽查式(上级抽查时开展,抽查后就停止) 0 2.2% F、其他 7.7% 2.7% 0重视程度贵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是什么?A、由学校领导组织开展 7.7% 23.9% B、由体育老师组织开展 61.5% 56.6% C、由班主任等任课老师组织开展 15.4% 11.8% D、由学生自发社团等组织开展 15.4% 13.2% E、没有固定组织的学生自发开展 7.7% 3.6% F、没有人进行组织 0 4.1% G、其他(校团委等) 15.4% 1.4%
2.2若干矛盾
从问卷所呈现的阳光体育现状特征,探究现象背后潜在的矛盾:
一是多元需求与服务供给的矛盾。满足学生对体育项目的个性需求对于阳光体育活动开展质量至关重要。当前的阳光体育主要以长跑活动为主,已有不少学生反映这一活动的枯燥与乏味[8]。不仅如此,在不少项目上,学生多元需求都难以很好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这一问题被体育老师——即活动的组织者往往忽略。例如,教师无人认为散步是学生感兴趣的,恰恰有50%以上学生选择散步作为兴趣内容。又如,很多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对于篮球、足球等更感兴趣,但是民办高校女生居多,对于这两项活动需求较少,这些认识上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学校对于体育项目的选择与学生实际需求存在差异[1]。
二是学习诉求与教师能力的落差。阳光体育运动兼顾生理和心理两种教学内容,有65.4%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强身健体,也有27.5%的学生认为阳光体育目的在于调节情绪和娱乐交友等,这些学生诉求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民办学校的体育教师除了部分专职业之外,还有部分来自于外聘兼职,流动性较大;而教师职称结构也并不合理,体现为高级职称少、中级职称缺、初级职称多等,上述落差导致活动质量难以提升。
表2 上海民办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原因
三是办学体制与体育教学的矛盾。民办高校管理体制决定了民办高校必须提高办学质量才能具有生命力,而体育教学对于办学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在办学中难以得到有效重视。实际上,在民办高校,领导重视程度直接决定阳光体育教学的质量。不少教师认为,影响民办高校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因素,按照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76.9%)、学校的场地、器材及设施(53.8%)、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内容、方法(38.5%)、体育教师的课外指导(30.8%)以及体育课的内容、教法、评价体系等(7.7%)等。进一步又发现,阳光体育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问题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这一矛盾很难有效破解。
表3 教师心目中影响民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因素
面对上述三大特征和三大内在矛盾,破解当前发展困局亟待系统科学视角的引入。一方面,从现有研究来看,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本身就呈现由体育科学向系统科学的转型;另一方面,从若干矛盾的破解来看,多元需求与服务供给、学习诉求与教师能力、办学体制与体育教学等矛盾,也难以通过找准服务供给、提升教师能力、办学体制改革等单方面进行破解。因此,形成系统性的策略组合就显得尤为必要。
3.1从生理到心理,提升阳光体育的核心理念
阳光体育核心理念的确立看似空虚缥缈,实际上却指引着阳光体育发展方向与改革思路。应秉承“生命、生态、生活”的三生核心理念——生命:意指将生命教育融入阳光体育。生态:是将生态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注入阳光体育。生活:是将快乐体育理念引入阳光体育。对于民办高校来说,以往更加强调体育对于提升身体机能的意义,对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生活方式、营养健康等方面较少涉及,而当前社会对民办高校中职业技术人才的各方面要求,使得学生就业和社会压力相对于普通高校更大,相对较差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在社会适应和心理适应能力上相对缺乏。为此,以“生命、生态、生活”为指引的阳光体育运动应逐步弱化对生理机能的关注,而是向促进心理素质、身心健康转变,将为学生情绪带来积极影响[9]。让民办高校的学生能在体育中学到更多人生内涵。
3.2从一元到多元,创新阳光体育的教学模式
“校本化”是当前阳光体育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其关键在于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地域特点和内在差异,重视每一个学校在性质、城乡、学科差异。这就要求从教学模式的“一元”到教学模式“多元”的转变。
一是教学内容上:根据民办高校学生年级、性别、地域和接受能力等差异,确定课堂体育教学和阳光体育运动的相互联系和侧重,要涵盖知识性、技能性、情感性和娱乐性,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健身与健脑的结合、文化性与社会性的结合、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结合等。学校可以紧扣当前社会时尚设立阳光体育运动项目,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需要,如将民办高校的体育锻炼项目设计为:乒乓球、羽毛球、散步和跑步、健美操舞蹈、瑜伽等学生更加感兴趣的内容,特别是在学生感兴趣但却不擅长的乒乓球、瑜伽、健美操等方面更加着力。二是教学方式上,可创新设立“选项套餐”模式,形成套餐式供给,使得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双向积极性。三在教师素质上:鼓励体育教师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学习瑜伽、轮滑等一般很难接触到的时尚运动,以及学习心理学科、成功学科等,为教学模式多元转变提供支撑。
3.3从局部到系统,夯实阳光体育的管理支撑
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主要包含思想教育、体育工作、组织管理、学生参与、考试评价、长效保障以及社会协调等方面[10]。根据前文研究成果,在满足学生多元兴趣爱好,并促进学生自觉参与的基础上,要突破在管理模式、体制机制、考评制度、相关保障等方面的局部改革,全面推进民办高校阳光体育管理支撑体系构建,聚焦几个重点领域:
一是环境支撑。首先,基础设施环境,可通过专项基金和经费设置保证学生有充分的体育设施资源,并与时俱进地增设乒乓室、羽毛球场、轮滑场等设施;其次,环境氛围营造,同学和伙伴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民办高校女生众多,不少女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通常结伴而行,因此,学生兴趣的激发更需要校园体育的整体氛围的养成,以“一个学生带动另一个学生,几个学生带动一片学生”。
二是监督支撑。就国家部委和地方体育部门而言,可出台具有引导性的实施方案和监督保障机制,不定期开展民办高校阳光体育工作进行专项督导;就各民办高校而言,以保证阳光体育运动规范开展为导向,制定相应“校本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来保障和监督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特别是在组织领导和宣传、实施基础、组织形式、运动项目的时间空间安排、监督激励和影响因素等指标需要根据民办高校实际进行调整。
三是人才支撑:保障阳光体育教学教育的后备人才。将后备人才的培育纳入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即促进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职称评定,优化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结构,根据阳光体育运动教学质量来激励教师。进一步改善体育教师待遇,完善经费保障制度、阳光体育教学激励制度、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培训体系,等等。
四是技术支撑。微博和微信平台不仅是发布并宣传“阳光体育”的重要窗口、还是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桥梁,有助于实现学生兴趣与“阳光体育”的对接,激发同学的参与兴趣。为此,建立相关民办高校自办以阳光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可吸引学生群体甚至学生家长等长期关注,对阳光体育运动长期开展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4从分立到互动,构建阳光体育的合作网络
以往阳光体育运动主要限于在本校进行,而由于民办高校更强调经济效益,对体育运动等社会投入并不如普通高校充足,因而导致领导重视不够成为制约阳光体育开展的重要因素。实际上,民办高校的领导可尝试转变观念,体育是最好的广告,依托阳光体育运动的品牌着重打造一两个焦点项目,如在保障各方安全的前提下,举办校区社区联动的小型阳光体育运动会等等,将以往分立的学校体育运动与学校的社会影响相互整合,从而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功能,反过来为企业发展增加社会资本,更重要的是,区域联动产生的绩效能让民办高校领导、企业、学生真正得到实惠,从而建立了一个良性循环网络。
一方面,可借鉴“产学研”思路,民办高校可与所在大学城其他高校联动搭建平台,可促进各大高校体育设施、教师人才、资金经费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可引入赞助商、冠名商开展具有社会效益的阳光体育活动如“学校—社区健康跑”等活动,提高企业的曝光率和广告效应,反过来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也可以鼓励学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参加各类比赛,提高学生的声誉等等。此外,可鼓励民办高校教师参与各种类型社会培训项目,提升阳光体育运动组织管理者的素质。要鼓励本校体育教师申请和参与民办高校“强师工程”等培训项目,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等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当下,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民办高校阳光体育,进而提高青少年的体质素质,是当前民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改革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形成如下结论:
在总体特征上,上海民办高校阳光体育存在着参与程度较低、活动质量一般、管理重视度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在:学生个体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知晓度、参与度、兴趣度较低;体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长效性有限;学校重视程度、宣传力度、开展效度一般等现状问题。
在影响因素上,影响上海民办高校阳光体育开展的主要要素包括学生多元需求、体育基础设施、体育环境氛围、民办高校体制等,并呈现多元需求与服务供给、学习诉求与教师能力、办学体制与体育教学三大矛盾。
在提升对策上,必须从单一维度思考范式向系统科学思考范式转变,包括提升阳光体育核心理念、创新阳光体育“校本化”的教学模式、夯实阳光体育管理人才资金等系统支撑、构建阳光体育合作联动网络,等等。
在此基础上,建议未来上海民办高校阳光体育可从以下方面着力:
(1)教学内容由“校本化”向“院本化”、“系本化”拓展,并重视心理方面教学内容编写,探索出适应于上海民办高校学生实际需求的阳光体育教材。
(2)将阳光体育开展的相关监督权利上收,并纳入高校考评和激励机制,通过行政手段,强化高校负责人对阳光体育开展的责任。
(3)以“生命、生态、生活”为主题,以教育部门为主体,以“阳光体育示范家庭创建”为手段,在社会各界开展阳光体育宣传和创建活动,将体育的光辉播撒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营造良好的社会与家庭氛围。
(4)组建民办高校阳光体育建设领导小组,隶属于上海市教委相关部门,加大对上海民办高校阳光体育常规检查、不定时抽查、动态复查的力度,完善检查结果的整改和惩罚机制,保障阳光体育有效开展。
[1]韩炜,刘雅玲.民办高校阳光体育开展的阻滞因素及对策建议[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92-94.
[2]朱庆海.在“阳光体育”运动中渗透生命教育[J].教学管理,2008(8):63-64.
[3]冯欣欣、王晓春、荆俊昌等.论“阳光体育运动”政策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2):52-55.
[4]王明立.“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与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构建[J].体育与科学,2008(5):93-97.
[5]李静.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高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1(2):38-40.
[6]袁宏.“阳光体育”的美学阐释[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1(2):94-96.
[7]许国志.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8]赵子建.阳光体育长效运行机制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5):96.
[9]蒋长好.阳光体育运动的心理功效[J].体育教学,2008(5):20-21.
[10]杨清.落实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责任编辑:季 平)
The Promotion Strategy Research of Private College"Sunshine Sport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science
HAN Wei1,WANG Wen-qi2
(1.Shanghai Jianqiao College,Shanghai 201319;2.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angzhou,Fujian 3630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728 students questionnaire and 23 teachers questionnaire data from 6 typical private colleges,combined with field survey and interview.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ivate colleges sunshine sports’participation,quality,management attention degree is more limited.Thus the promotion strategy can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eacher education and school-based design,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science of the sunshine sports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The promotion strategy will include "from the physical to the psychological","from one to a pluralistic","from the local to the system","from discrete to linkage",involving the full core philosophy,teaching mode,management support,cooperation networks,etc.
System science;Private Colleges;Sunny Sports;Promotion Strategy
G812.6
A
1673-1417(2015)02-0082-06
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5.02.0017
2015-03-20
上海市民办高校骨干教师科研项目(AAM12083)
韩 炜(1981-),女,上海人,讲师,体育硕士,研究方向:阳光体育运动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