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选拔高中毕业生留学工作的历史考察

2015-08-21 17:47静,李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外语留学生毕业生

唐 静,李 鹏

(1.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上海200241;2.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上海201204)

建国初期选拔高中毕业生留学工作的历史考察

唐静1,李鹏2

(1.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上海200241;2.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上海201204)

建国初期,出于满足新中国大规模建设的人才需求,从1951年开始国家启动了大规模的留学教育战略。初期的留学生选拔主要从高校教师、学生和机关干部中选拔,从1952年开始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留学生,整个50年代新中国选拔近1万名高中毕业生留学苏联(东欧),专业领域涉及国家基本建设的方方面面,尤以理工科专业为多。60年代留学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之后,选派高中毕业生留学国外主要面向西欧和亚非拉地区,专业则集中在外语。

建国初期;外语留学生;政治审查

根据建国初期科技教育发展十年规划要求,从1952年开始计划每年派赴苏联1000名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主要是从国内高校在校学生和党政机关干部中选拔产生。1952年,教育部计划招收1100名学生到留苏预备部学习。在这1100人当中,有200人的名额属于军委。7月,军委提出意见,考虑到军事留学生的特殊身份,要求由军委自行组织他们的出国培训。这样算下来,将只有900名学生进入留苏预备部学习。留苏预备部已经做好了接收1100人的准备,人数骤减,不免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各部委出于培养业务骨干的需要,要求早派、多派留学生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当年研究生留学考试报考工作已经结束,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上报经周恩来总理、刘少奇和邓小平同意,从当年近5万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200名作为留苏预备生。这也开启了选拔高中毕业生留学苏联的先例。

一、20世纪50年代选拔高中毕业生留学国外

由于全国各地区解放的时间前后不一,高考的组织方式有个演变的过程。1950年夏季北京市各大学单独招生,1951年夏季东北区、华北区等实行按大区统一考试和录取,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首次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和录取,近5万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应试,考试内容包括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最后决定择优录取280人,送入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留苏预备部。

上海市1956年选拔高中应届毕业生留学苏联名额分配表[2]

1953年5月,全国统一了留苏学生的选拔标准,在选拔办法中补充了由高中毕业生选送留苏预备生,限于指定的高级中学,由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成绩最优良者。其中,指定的高级中学一般指的是大中城市重点中学。据首批高中留苏学生籍传茂回忆:“当时有个统计,北京各中学录取十人以上的有师大附中、师大女附中、育英中学,录取五人的有二中、四中,录取两人的有贝满中学,录取一人的有八中、十三中、女二中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解放初期北京市各中学的教学水平。”[1](P482)1954年上海从高中应届毕业生中选拔600人,其中男生480人,女生120人;涉及到近20个区县,60多所高中。①根据上海档案馆:《1954年上海从高中生中选拔留苏预备生名额分配表》统计。

当时选拔应届高中毕业生留学的政治审查条件是比较严格的。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人人有审查,重大问题有旁证”的要求。上海市提出的政治审查要求有:对学生本人的要求严于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对反革命等政治问题审查严于其他问题;对在资本主义国家或港澳台等地关系严于国内关系。[3]当时在实际工作中,因为抽调的干部新手比较多,因此在条件把握上有宽有严,口径不一。如当时江湾中学,学生如果有海外关系,不问其他任何原因,一律不要;沪西中学把学生本人表现和学习成绩优良当作唯一的条件,其他则不加以审查;第58中学则偏重学习成绩和社会关系问题,不管学生的表现和作风。[4]

从1955年起,国家留学政策进行了调整,中央决定 “争取多派研究生,少派或不派高中生”,选拔高中应届毕业生留学政策也随之转变。1956年2月27日,高教部、教育部作出了削减当年从高级中学毕业生中选拔留苏预备生名额的通知,通知中指出今后派遣高中毕业生留学时,仅限于国内不能培养的缺门专业和薄弱专业。为此,将原定1956年选拔3000名高中毕业生减少为1000名。同时规定派遣缺门专业的留学大学生(即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者)以理工科方面的专业为主;女生所占比重一般不超过各省、直辖市分配名额的10%。[5]由于当时各地从高中应届毕业生中选拔留苏预备生工作已经基本结束,被调整下来的高中毕业生则由国家统一安排,免试进入当时的国内大学继续深造。①80年代国家教育部专门为此发文,明确规定凡在原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准备派往苏联及东欧各国的留学生,后因改变计划未被派出国而插入国内各高等学校学习的,他们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的时间,可与以后的大学学习时间合并计算为实际学习年限。参见教育部(83)教外派字706号:《关于我留学生在留苏预备部学习期间学历问题的通知》。多年之后,外交部部长李肇星接受采访时仍然对此表达了遗憾,李肇星回忆:“1959年暮春的一天,山东胶南一中的领导颇为神秘地通知我和我同班同学马林让,准备进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这对一个18岁的乡下孩子,真是喜从天降。我们那一代人是多么向往苏联!我个人更对产生过门捷列夫、罗蒙诺索夫等大科学家的莫斯科大学十分钦佩。但留苏的事终于因中苏关系出了毛病而未能落实。”[6]

1957年不出国高中生免试录取国内高等学校名单[7]

1952年-1960年选拔高中毕业生留学苏联人数统计表

二、20世纪60年代选拔高中毕业生留学国外

1960年下半年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留学生工作会议,对今后的留学工作进行了布置和调整,会上明确提出:“一方面要求派遣留苏学生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主要派遣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进修教师和实习生,高中生原则上不派;另一方面积极尝试拓宽留学生派遣的渠道,开始尝试向亚非拉和西欧国家派遣留学生。”[8](P170-171)最初设想在未来的几年派遣留学生主要以高校教育师资和外语人才为主,特别是加大外语留学生的派遣力度。①计划未来7年派出留学生4700人,其中外语专业2500人。人员主要从外语院校高年级学生、外语中学和高中毕业生中选拔。为了保证派遣的顺利进行,计划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建立英、法、西、德、日、俄六个语种的“出国留学生预备部”。参见上海档案馆B243-2-356卷:《关于留学生工作七年(1964-1970)规划的初步意见(草稿)》。留学政策的重大调整表明,60年代留学生派遣的重心已经开始转向外语留学生的派遣工作。

从1961年开始,选拔派遣外语留学生工作已经开始。1961年选拔留学生规定中明确指出选拔留学生、进修教师可以派往亚非拉国家学习语言和历史。在实际执行中,教育部明确了派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亚非拉国家的外语留学生从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学院6所院校中英、法、德、西班牙语专业的青年教师和应届毕业生中产生。

随后几年,国家加大了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外语留学生的力度。1964年上海市从67所高中选拔了外语留学生210名,其中男生168人,女生42人;英语专业160人,俄语专业50人。市委专门成立了由市人委文教办公室、教育局、公安局、卫生局组成的选拔外语留学生领导小组,本着“本人从严,家庭与社会关系从宽;社会关系中直系从严,旁系从宽;现实表现从严,历史问题从宽;海外关系从严,国内关系从宽”的政治审查原则进行政治审查。鉴于当时的国内外背景,对政治审查工作非常严格,指出选拔工作要突出强调贯彻阶级路线、抓活思想。为此设计了八个问题,分别是:1、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表现如何?对现代修正主义的认识是否清楚?2、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对三面红旗的认识和对各种困难的态度如何?3、学习的目的是否明确,态度是否端正?4、对参加劳动有无正确的认识?劳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何?5、和党、团、学校的关系如何?能否主动靠拢组织参加活动?6、能否划清是非界限?能否对不良现象展开斗争?7、生活是否艰苦朴素,作风是否正派?8、对升学和就业的问题有无正确认识?能否服从国家利益、服从组织分配?[9]

业务方面注重外语和语文成绩,外语留学生中语文、外语考试成绩全优的比例是58%,还印发了“留学生初审合格参考资料”作为样板参考。材料中对业务水平也作了细致的描述。如外语学习情况要求是口齿清楚,发音正确、清晰,朗读较流利,能分清义群。听觉灵敏,反应较快,模仿能力较强。能听懂教师常用的课堂用语,能较熟练地回答有关日常生活的问题。能用英语翻译短句或复述课文大意。能借助词典独立阅读与课文程度相仿的文章。能在已经学过的语法知识以及常用词汇的范围内造简单句和不很复杂的复合句,没有重大语法错误,书写端正。此外还专门组织了外语口试,淘汰了7名口语水平差的学生。

1965年高教部和教育部联合发文 《关于一九六五年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外语留学生的通知》指出,1965年计划派出外语留学生640名(女生不超过1/5),派往40多个国家学习38个语种。选拔范围局限于北京、上海、河北、江苏、辽宁、黑龙江、浙江、山东、广东、湖北10省市以及解放军,其中又以北京和上海名额最多(北京130人,上海140人),占到计划名额的42%。①后来名额调整为450人,其中北京、上海各调整为100人;河北、江苏、浙江、广东各20人;辽宁、黑龙江、山东、湖北各15人;解放军60人。参见上海档案馆B105-8-556卷:《关于一九六五年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外语留学生的补充通知》。当时对外语留学生的选拔条件主要有:政治条件:包括出身成分、社会关系以及历次政治运动中的表现;业务水平:外语和语文成绩要突出,口齿清楚,发音准确,能说普通话;身体条件:按照1958年修订的《留学生体格检查标准》执行。从1965年开始,国家开始选拔外语留学预备生,即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一批在国内高校学习一两年外语后,再根据计划陆续派往国外学习提高。1965年,162名②其中上海外国语学院32人,英语和法语专业各16人;复旦大学英语专业17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17人;北京语言学院31人,其中法语专业15人,未定语种专业16人;北京大学法语专业17人;南开大学英语专业16人;中山大学英语专业16人;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16人。参见上海档案馆B105-8-556卷:《关于1965年外语留学预备生分配入有关高等院校学习外语的通知》。高中应届毕业生分配到上海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学习英语、法语和阿拉伯语。

当时的高中毕业生对于出国学习外语还有一些顾虑和不解,主要体现在:政治上担心受到西方影响变质;生活上害怕不适应;专业上偏重理工,轻视外语;喜欢大语种和忽视小语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外语留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在派遣出国前相关部门领导亲自为留学生讲话,解疑释惑,消除他们心中的顾虑。1964年7 月20日,时任高教部部长的蒋南翔亲自为当年的外语留学生作报告,一一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他特别讲到学习外语是掌握一种武器,加速世界革命的发展,要增强信心。他还讲到正确看待学习理工和外语、大语种和小语种、大国和小国、革命的国家和反革命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强调指出现在外语干部奇缺,派遣外语留学生是中央的决定,转换专业完全是工作需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某些时候,学习小语种的重要性更显得突出。最后他对留学生提出希望,希望外语留学生学好外语,炼红思想,警惕大国沙文主义和妄自菲薄两种错误倾向。[10]

客观地讲,建国初期的外语留学生把祖国和人民的重托记在心中,大部分留学生在国外能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这一点从驻外使馆的报告中也可以看出来。1965年7月,高教部留学生司提供的材料反映,1964年派出的外语留学生大部分表现很好,主要体现在:政治热情高,积极学习毛主席著作,不断进行思想改造,党团员定期过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习成绩良好;保持和发扬艰苦朴素、勤工俭学精神,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对外活动中能保持警惕,站稳立场,严肃谨慎,遵守纪律,积极主动开展友好工作。[11]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教育部、外交部发出了 “关于国外留学生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的通知”,并停止了留学生的选拔派遣工作。通知规定除个别特殊情况外,所有留学生都要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这也意味着建国初期选拔高中毕业生留学工作画上了一个句号。

[1]籍传茂.关于首次由应届高中毕业生选拔留苏生情况的回忆[J].朱训.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忆留苏岁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2]上海市档案馆B-105-1-994-20.关于在1956年上海市高级中学毕业生中选拔留苏预备生的工作计划[Z].

[3]上海市档案馆B243-1-80.1956年上海市在高级中学毕业生中选拔留苏预备生工作总结[Z].

[4]上海市档案馆B243-1-80.1956年上海市在高级中学毕业生中选拔留苏预备生工作总结[Z].

[5]教育部长期档1956-48卷.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削减1956年暑期从高级中学毕业生中选拔留苏预备生名额的通知[Z].

[6]李肇星.四次留学未遂[N].文摘报.2005-11-10.

[7]北京外国语大学档案B7-27卷.1957年不出国高中生免试录取国内高等学校的通知[Z].

[8]关于今后一个时期的留学生工作的意见(摘录).李滔.中华留学教育史录:1949年以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上海市档案馆B105-8-556卷.上海市教育局外语留学生选拔工作简况[Z].

[10]上海市档案馆B105-8-551卷.蒋南翔同志一九六四年七月二十日给出国外语留学生的报告摘要[Z].

[11]上海市档案馆B105-8-556卷.一九六四年出国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思想情况[Z].

[责任编辑缪开金]

TANG Jing1,LI Peng2

(1.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2.Department of Teaching Affairs,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Pudong,Shanghai 201204,China)

A Historical Study of Selecting High School Graduates for Studying Abroad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PRC

To meet the demand of conducting large-scale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PRC,China has launched a number of government founded oversea study projects since 1951.The selecting process firstly focused on college teachers,college students and cadres of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The focus then turned to high school graduates after 1952,with ten thousand high school graduates being selected to study in the Soviet Union(Eastern Europe)during the 1950s.The candidates were involved in a wide range of professional field especially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cerning the infrastructural construction of China.Upon great adjustments in the policy of studying abroad in the 1960s,the project turned its focus on regions like Western Europe,Asia,Africa and Latin America,viewing foreign languages as the most popular major.

the early stage of the PRC;students majored in foreign languages;political investigation

K27

A

1674-0955(2015)05-0110-05

2015-03-25

唐静 (1977-),女,江苏连云港人,法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李鹏 (1978-),山西阳泉人,法学博士、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外语留学生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