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改革开放的三大理论基石

2015-01-30 01:10刘林元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资本主义矛盾

刘林元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 南京210093)

论邓小平改革开放的三大理论基石

刘林元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 南京210093)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当代世界和平和发展两大主题理论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的三大支柱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奠定了改革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决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的根据和出发点,而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论则规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邓小平;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大理论基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实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作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设计,在理论观念上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传统社会主义必须改革,改革的方向必须沿着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方向前进,而不是走向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也不是退回到新民主主义;第二个层次,要改革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从书本出发,不照搬外国经验,不简单照搬自己在革命和建设中的经验;第三个层次,建立支撑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支柱理论,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论;第四个层次,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导理论,即改革开放论、经济建设中心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论。本文重点剖析一下支撑改革开放的三大支柱理论。

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是奠定社会主义改革最深层的理论基础

中国要走出传统社会主义,必须解放思想,进行改革。既要进行改革开放,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方向道路,这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因此,坚持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就成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要的理论支柱。

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创立了“一国胜利论”,并使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疑,马列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开创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但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前进的根本力量是什么,这是马列主义之后的社会主义者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斯大林理所当然地要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斯大林是怎样回答的呢?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完全适合的,是无矛盾的。“完全适合”“无矛盾”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前进发展的动力(只有资本主义才有矛盾),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同志式互助合作关系。当然,客观上社会主义并不是如斯大林所想象的那样是无矛盾的境界,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人与人之间会产生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必然会反映到党的领导中来。面对这些矛盾,斯大林却认识不到这是社会主义自身的矛盾,而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外部矛盾。按照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必然会产生两个后果,并且事实上也产生了这两种后果。一是把社会主义自身的矛盾看成很不正常的现象,从而混淆敌我,把矛盾斗争推向极端。他搞肃反扩大化,把属于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分歧看成是敌我对立,把持不同意见的人打成外国间谍、特务和社会主义敌人而进行残酷斗争,甚至肉体上消灭。二是因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一样,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是无矛盾的,因此社会主义一旦建立就不需要改革、改善,这是造成几十年不变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认识原因。

毛泽东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总结了我们国家自己的经验教训,较早地认识到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无矛盾理论的弊端,认识到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僵化活力缺失的问题。他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大关系,即十大矛盾,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多方面的矛盾。紧接着,1957年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的讲话,即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在更高层次上、在更大的背景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这就是《正处》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这里,我们不妨对《正处》中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思想作一些探析。

第一,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出发,肯定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批评了许多人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不敢承认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向前发展。毛泽东这里所批评的“许多人”就是指包括斯大林在内的“社会主义无矛盾论”者。

第二,毛泽东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毛泽东的这个论断既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更是从社会主义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当然,马恩是针对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剥削社会而言的,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的实际情况,认为马恩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因为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之间既有相互适应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的一面,存在着矛盾的一面。

第三,毛泽东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同于旧社会的特点。他说:“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1](P213)而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比旧时代的生产关系更能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性质,它与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适应是主要的,不适应是次要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代表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而不是对抗的阶级代表。因而,他们虽有矛盾,但不是对抗性的,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第四,毛泽东认为,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是相适应的,但不完善,因而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有矛盾的。在上层建筑领域,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但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缺陷的存在,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1](P215)毛泽东在这里分析了哪些适应、哪些不适应,指明了解决矛盾的着眼点和着手处。

第五,毛泽东强调指出,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要按照具体情况持续地经常地解决。“在解决这些矛盾以后,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又需要人们去解决。”“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1](P215,216)

毛泽东在写作 《正处》时有一个可贵的思想,那就是明确提出通过改革解决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他说:“我们国家要有很多诚心为人民服务、诚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立志改革的人。我们共产党员都应该是这样的人。在从前,在旧中国,讲改革是要犯罪的,要杀头,要坐班房。但是在那些时候,有一些立志改革的人,他们无所畏惧,他们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面,出版书报,教育人民,组织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我们的政权的建立还不过短短几年,人们可以看到,不论在经济方面,在文化、教育、科学方面,都已经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的。但是仅仅依靠我们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有一批党外的志士仁人,他们能够按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同我们一起来为改革和建设我们的社会而无所畏惧地奋斗。”[1](P275)他还指出,由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即使将来阶级消灭了,社会制度还要改革,还会用“革命”这个词。当然,“那时革命的性质不同于阶级斗争时代的革命。那个时候还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2]

总结起来,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基本是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因此,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二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之间还存在不适应的一面,而解决这个矛盾不能动摇或推翻社会主义制度,而只能依靠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来解决,即通过社会主义的改革来解决。三是社会主义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的办法,它不是阶级斗争,但也是“革命”。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坚持,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要改革。邓小平正是从这里出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明确提出:“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在这里说了很长的一段话,现在不重复。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3](P181-182)当然,在毛泽东晚年,由于他对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估计发生了严重的错误,他认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防止和反对资产阶级的和平演变,反对资本主义的复辟,离开了他深刻阐明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未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在《正处》发表20年之后,经过许多磨难和曲折,我们党在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总结了党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正处》中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为指南,由邓小平进行设计,实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才由理论变成实践,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不仅以社会主义改革家的伟大气魄,领导并且具体设计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运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并且,他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邓小平着重研究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状况,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是中心任务,这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点。

第二,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在所有制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纠正了长期存在的离开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高大全”观念。

第三,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与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体制的区别,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的优越性与不可动摇性,但具体制度、体制存在问题,它影响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优越性的发挥,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在《正处》中曾提出“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的缺陷的存在”,也是指具体制度。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又发展了毛泽东,把它作为改革的重要问题提了出来,这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提出来的,为社会主义改革找准了方向,明确了目标,社会主义改革不仅有了着眼点,而且有了着手处。

第四,大胆运用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手段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不仅指运用科学技术,而且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管理,还包括长期被视为“姓资”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制度是根本对立的,两种社会制度的基本矛盾性质也是根本不同的,但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很多都是相通的,这是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思想理论基础,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一个特征。

今天在回顾和总结我们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时,人们自然会提出三个问题:一是斯大林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为什么没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原因很多,但一个重要的理论认识上的原因就是斯大林不承认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不懂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二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为什么失败?原因是他的改革一开始就背离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是以动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来推动改革的,因此必然改革不成,反倒葬送了社会主义制度;三是中国的改革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在改革中得到了健康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便是邓小平及其以后的历届中央领导真正掌握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出发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理论成果。从中国国情出发,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但进入社会主义建设之后,由于国内外多方面原因的限制,我们被一种理想主义所支配,为了比谁先进入共产主义,甚至把还是很落后的中国社会主义夸大为已经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为了进入理想境界,急于改变面貌,用一天等于二十年作为行动口号,以“大跃进”的发展速度前进,社会主义的成分要纯之又纯,对资本主义要斩草除根,灭资、批修、斗私成为意识形态的中心任务。由于“急”就必然“左”,由于“左”就必然造成破坏性后果。在结束“文革”以后,我们党在邓小平领导下深刻总结了离开国情而“急”于改变面貌的“左”的教训,真正认识到中国搞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脚踏实地,不能企图在政治经济领域搞一两个“大跃进”就能实现超越式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总结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深刻教训的结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是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的根据。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将其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这一条极为重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说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是欠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设想”——经济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我国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就进入了社会主义,但经济比较落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因为革命已经完成,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搞经济建设,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对经济文化不断增长的要求与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正因为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道路,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但在指导思想上,在现阶段要干净彻底地消灭一切资本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这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为消灭资本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根据邓小平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结构,通过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功能,实现民富国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根据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化的现代化道路的指导思想提出来的。他在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破坏,使中国成了贫穷落后的国家。由于底子太薄,现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现在全国人口有九亿多,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农民。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要考虑的特点。1980年,邓小平在会见阿尔及利亚代表团时强调指出:“要充分研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现在我们正在总结建国三十年的经验。总起来说,第一,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第二,不管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3](P312)根据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现代化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要超越阶段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指出:“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否认这个基本事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4](P344)

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多次讲话精神和经邓小平确立,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通过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十三大报告拟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这里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一般泛指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的初级阶段,而是特指因中国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必须经历而不能超越的初级阶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资本主义,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产生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一系列特点。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仅与发达国家不同,而且与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不同,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模式,而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承认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明确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不能搞资本主义,全盘西化是害国害民的;二是明确指出我们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只能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急于求“纯”,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长期存在,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长期存在,必须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正确处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必须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有秩序地逐步开展。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立论,就能把必须避免“左”、右两种倾向这个大问题说清楚,也才可能把我们改革的性质和根据说清楚。这对于统一党的认识是有好处的,对国外理解我们政策的长期性、稳定性也很有好处。

邓小平完全同意对十三大报告的设计,肯定“这个设计好”。十三大报告把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了如下概括:“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5](P1216)邓小平非常赞赏,曾多次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讲得好。1987年8月在十三大即将召开时,邓小平向外宾介绍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6](P252)在十三大召开后,邓小平又向外宾介绍:“党的十三大的特点,一个是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坚定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6](P258)十三大以后党的历届中央都坚定不移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导下坚定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的十七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总依据”。

邓小平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并使之成为改革开放的一大理论支撑,是将两个重要认识作为前提条件的:一是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但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特点是穷、落后;二是如何改变“穷”“落后”的现状,只能通过社会主义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而改革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左”倾急躁推进是不行的,右倾保守也不行。应该说,在邓小平指导下,对这两点认识是很到位的,因而实践很有成效。这就是国情(穷、落后)→改革→发展的认识和发展思路。在认识和实践中取得这样的成功,跟邓小平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是分不开的。

历史并不遥远。毛泽东在“大跃进”年代曾经对中国国情的概括,就是“一穷二白”。“穷”就是经济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白”就是科学文化落后。应该说,这个概括抓住了当时中国国情特点——社会主义中国一穷二白。如何面对这个“穷”和“白”的国情,毛泽东是很急的,急于改变这个面貌,尽快让经济文化发展起来,迅速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另外,国际上帝国主义的封锁和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压迫,毛泽东誓要在很短时间内赶美超英,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争口气。因此,他提出 “三面红旗”,搞“大跃进”,想依靠干劲和意志的力量,实现中国经济的大跃进。由于违背经济规律,主观蛮干,结果使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从毛泽东的“一穷二白”国情认识到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并付诸实践,大致经历了25年时间,但却发生了如此大的不同结果。诚然,毛泽东和邓小平都看到了中国的“落后”“穷”的国情,都想改变这个现状,但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一样。毛泽东处在传统社会主义时代,他十分重视党和人民主观奋斗的力量,当他面对“一穷二白”的国情现状和外来压迫,就急于改变,他相信干劲、意志的力量,但却忽视规律的作用。这就必然会“左”,一“左”就“伤人”(阶级斗争扩大化)、“伤物”(破坏生产、经济困难)。因穷而急,因急而“左”,因“左”而坏事。二十几年后的邓小平经历并深刻总结了这一历史教训,认识到改变中国国情急于求成是不行的,我们吃了“左”的亏。特别经过“文革”,他认识到中国要改变面貌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由改革促发展,这就是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落后”,下决心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促发展,即“落后→改革→发展”的思路。问题在哪里?毛泽东有急于改变面貌的主观愿望,但缺乏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准备,而邓小平从“穷”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一整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支撑起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创造了改革发展稳定的社会主义崭新局面。

三、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论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强调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邓小平对世情作了精辟的分析,多次提出世界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6](P105)他认为,“当前世界上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和平是有希望的,发展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人们都在讲南北问题很突出,我看这个问题就是发展问题。”[6](P281)邓小平明确认为,世界的两大问题中发展问题更为突出,人们更关注发展问题。“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明了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6](P282)面对这两大主题,“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6](P383)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维护世界和平,在国际和平的环境下加速发展自己。为此,邓小平特别强调,“世界总的局势在变”,这是我们发展的机遇,我们抓住这个机遇、利用几十年和平环境使我们得到较快的发展。当然,不应固守成就,不应闭关自守,而应当实行两个开放:对内开放、对外开放。他指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6](P57)

邓小平关于和平和发展两大世界主题论的提出,一方面是他对世界总的局势的现实变化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不是从经典书本中得出来的,也不是继承传统观点或转达别人的观点,而是他自己从实践认识中得出的;另一方面是面对这两大问题的中国的国际责任是争取和平,加快发展。中国要抓住机遇实行对外和对内开放,在改革开放中一心一意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办得卓有成效。这就是邓小平提出当代世界和平和发展主题的根据和目的。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对内突出阶级斗争,在对外关系上坚持战争与革命主题论。对世情的认识,从列宁创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始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都坚持由列宁提出的这个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这个主题的基本内涵是:(1)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对外通过战争暴力进行残酷侵略,对内镇压本国无产阶级的反抗、斗争;(2)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到腐朽、没落、垂死的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本国无产阶级同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联合起来,必将很快使国际资本主义进入坟墓;(3)帝国主义本性就是侵略战争,战争必然引起革命,而世界上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战争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将不是遥远的事情;(4)在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就对着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体系,就是你死我活的;(5)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在本国要尽快彻底消灭资本主义,使它们的统治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同时要全力支持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的反帝反殖斗争,也同时尽可能支持各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反对本国的资产阶级统治,进行“革命输出”;(6)社会主义不仅要抵御资本主义的武装进攻,还要防止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和意识形态渗透;(7)战争引起革命,革命消灭战争。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就是用战争扑灭社会主义的革命,社会主义就是用革命对抗资本主义的战争。国际社会的一切活动联系都是由战争和革命这两大主题决定的,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很显然,战争和革命为世界主题,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跟资本主义斗争,尽快消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把资本主义看成势不两立的对手,资本主义国家也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敌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都站在这个立场上看国际形势和国际问题,社会主义当然不可能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不可能对资本主义开放;资本主义同样也不愿意向社会主义开放,除了赤裸裸的武装侵略,就是全面封锁,搞颠覆、和平演变。中国几十年的传统社会主义是坚定贯彻这个战争与革命的国际主题,主观上也不愿意对资本主义开放,客观上帝国主义的封锁也无法搞对外开放。仅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松动,中国进入联合国,中国的对外开放开始迈步,这是在“文革”后中国在国际上的空前孤立和苏联对中国的严重威胁下采取的措施,并且还是在革命与战争的主题观支配下被迫采取的策略。

邓小平奠定了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做了一篇大文章。他从资本主义在当代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国际形势出发,提出了当代世界两大主题:一是东西问题,这是和平问题;二是南北问题,这是发展问题。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人民最关心的两大主题,这实际上就否定了列宁以来几十年坚持的战争和革命的世界主题。邓小平是从实际出发得出的新的结论,并不是专为中国改革开放进行设计的。但他认为,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在国内进行改革,对外搞开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这个主题观的第一要义是:当代世界战争不是主要的,局部战争避免不了,但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和平是公意所归,革命不是主要潮流。尽管国际阶级斗争确实存在,但社会主义革命不是主流。全世界共同的目标是发展,发展经济、文化。第二,资本主义的基本性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依然在起作用,资本主义最终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但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资本主义还在发展之中,因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还要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第三,资本主义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会主义可以借鉴,资本主义有许多东西是与社会主义原则对立的,因此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共处中,既要摒弃资本主义的反社会主义因素,又要吸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中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因素。第四,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走出去、请进来,以国际先进经验弥补社会主义的不足,以对外开放促进对内改革。第五,经济全球化是和平和发展主题实践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进入到这个大潮流中去发展自己。同时,要坚持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民族特色。第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和平竞争是长期的,社会主义要以自己的优势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我们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用武力干涉社会主义,也绝不提倡用暴力去反对资本主义。明确地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战胜谁不是用暴力解决的问题,而是用和平竞争、发展加以解决的问题。第七,在世界范围内,坚持和平和发展的两大主题,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实行一国两制,在国内经济制度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都是邓小平关于当代社会主义的深刻认识。无论在国际范围还是国内发展中,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坚持,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因素要在长期共存中、在竞争发展中处理好“社”与“资”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的认识,那就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对“社情”“国情”“世情”作出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建立了支撑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三大支柱理论。所谓对“社情”的正确认识和判断,就是对社会主义的制度和现状的分析和判断。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走进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从社会主义实践的情况看,社会主义许多具体制度(体制)确实存在问题,影响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所以,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所谓对 “国情”的认识,就是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现在究竟处在什么发展阶段。邓小平的结论是,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但这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这是决定我们怎么进行改革、实行什么样的方针政策的总依据。所谓对“世情”的认识,就是对世界的主要矛盾(问题)和变化趋势的认识。邓小平的结论是,当前世界存在和平和发展的两大问题,全世界最关注的是这两个问题。我们也应该最关注这两大问题(而不是战争和革命问题)。这要求我们在处理对外关系中,要努力争取和平,对外开放,加快发展自己。由于对这三大问题的正确认识、科学判断,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世界和

平和发展两大主题理论,从而建构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三大理论基石,稳固地支撑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厦。

[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11月15日)[Z].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郭彦英]

A Study on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Proposed by Deng Xiaoping

LIU Lin-yuan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Jiangsu,China)

The theory of basic contradictions of socialism,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and the theory that views peace and development as major themes of modern world serve as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proposed by Deng Xiaoping.Basic contradictions of socialism determine the nature and orientation of the reform.The theory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serves as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starting point of reform.The theory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has illustrated the necessity and viability of the reform.

Deng Xiaoping;Reform and Opening-up;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ree theoretical basis

D61

A

1674-0955(2015)05-0034-09

2015-06-17

刘林元 (1941-),男,江苏靖江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资本主义矛盾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汉语初级口语词汇教学初探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