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歌
(周口师范学院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周口 466001)
宋代广南西路的外来移民与地区开发
王丽歌
(周口师范学院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周口 466001)
宋代广南西路人口得到了快速增长,大量外地人因各种原因来此定居,并和当地人一起进行地区开发,从而出现了广西地区开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但受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广南西路仍未彻底改变社会经济落后、地广人稀状态。广南西路开发的经验与教训,有助于我们今天揭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道路。
宋代;广南西路;移民;开发
目前学者对宋代广南西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边疆管理、民族关系、社会经济、民俗文化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尤其是基于经济层面的考察,研究成果颇丰,①体现了人们对广西经济发展问题的关注。但大多数研究者是以宏观叙事模式进行的“自上而下”研究,往往忽略微观视角下社会民众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尤其是移民的到来,为广南西路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宋代广西的历史就是移民的开发史。笔者在这里以区域史视野,关注和研究宋代广南西路外来移民及其对地区开发的影响,并通过与周边其它地区进行比较,突显该路区域社会发展特征。本文还力图通过总结宋代广南西路开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天西部地区开发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探寻道路。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平定南汉,收复岭南。至道三年(997年),以云开大山为界,分广南为东、西两路。广南西路主要包括今天的广西全境、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因其位处我国大陆最南端,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中央政府疏于管治,导致这里开发时间晚,开发速度慢,地广人稀。从宋代起,广南西路人口数量显著增长,尤其是外来移民的大量入迁促进了地区开发,开启了广西人地关系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广西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生活在这里的主要是百越人。虽然秦统一六国时,派遣五十万士兵驻守五岭,魏晋南北朝起有汉人陆续来此定居,唐朝有发配罪犯于此,五代南汉国割据期间人口数量又有所增加,但就全国而言,这里人口增长缓慢,汉人数量不多。到了宋代,宋金战乱和南宋时期成都、江浙、福建等地人多地少矛盾,促使许多汉族人口陆续迁入广南西路。
由表1可知:从太平兴国年间到至元二十七年,几乎整个宋代,广南西路户数增长了近56万,约是宋初的10倍,除本地人口的自然增殖和非汉族人口的检括外,外来移民占有相当比重。虽然无法得知两宋广南西路移民的具体数量,但从户年平均增长率和部分府州人口密度两方面也足可感受到其规模。如果说太平兴国年间到元丰初年,广南西路户年平均增长率13.2‰有一半原因是少数民族人口编户著籍的话,那么元丰初年到绍兴三十二年户年平均增长率8.6‰的原因主要就是两宋战乱引起移民入迁的结果。并且据吴松弟先生研究,宋代广南西路移民数量的多寡往往与距离交通路线的远近成反比,越近越多,越远越少。桂州是陆路交通要道,琼州、雷州是沿海口岸,这三州人口密度分别由太平兴国五年的每平方公里1.4户、0.2户、0户上升到至元二十七年的每平方公里11.7户、9.5户、12.7户。[1]由此我们还可以发现,随着南宋以来海上航运业的发展,广西沿海州、军的外来人口数量会进一步增加,人口增长速度会有更大提升。据宋人周去非记述:“钦民有五种:一曰土人,自昔骆越种类也。居于村落,……二曰北人,……本西北流民,自五代之乱,占籍于钦者也。三曰俚人,……自蛮峒出居。四曰射耕人,本福建人,射地而耕也。……五曰疍人,语似福、广,杂以广东、西之音”[2]。他所指的“北人”和“射耕人”都是外来移民,也就是说在钦州的人口构成中,外来人口占了相当比重。
表1 宋元时期广南西路户数和垦田情况
下面我们就此探寻一下广南西路的移民来源。
第一种,军事屯田和募民垦荒所得人口,这是广南西路外来移民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西南门户,广南西路军事位置非常重要,政府在这里常年驻兵。如南宋时李曾伯在奏议中所言:“今广西见(现)屯驻戍诸军实在计二万五千余人”,[3]除去本籍兵将,外籍军将及其家属就成了移民的重要构成部分。葛剑雄等学者曾根据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的记载,推测说宋代广西军人及其家属当有4万人左右。[4]这对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此外,朝廷还不断通过募民垦荒政策招募人口来广西耕种。如开宝四年(971年),朝廷颁布废除苛政,罢兵为农,招抚流亡人口的诏书。[5]嘉祐七年(1062年),广西转运使李师中又以“县置籍,期永无税,以种及三十顷为田正,免科役”[6]等优惠条件为诱饵,募民垦荒。乾道六年(1170年),孝宗试图劝诱鄱阳近地的过剩人口前来耕种;[7]景定三年(1262年),朝廷因在静江府屯田有效,又在邕、钦、宜、容、柳、象、浔州布置屯田。[8]纵观整个宋代,政府从未中止过对广南西路的招垦工作。
第二种,湖南、广东、江西、福建等地前来寻找生活出路的人口。荆湖南路、广南东路都与广南西路接壤,所以两宋越岭居住者应该陆续有之。只是由于史料限制,难以举例论说。而对于相距较近的福建路、江南西路这些生存压力较大地区的人们来说,地广人稀的广南西路无疑是他们谋求生存出路之地。北宋中后期,福建路已经人多地少,估计前来寻找耕地的移民就出现了,到了南宋,福建籍移民数量更是有增无减,在钦州、雷州、琼州、廉州多有闽人耕种。据周去非说:“钦州民有五种,……四曰射耕人,本福建人射地而耕也,子孙尽闽音。”[9]在廉州,“俗有四民……其一曰东人,杂处乡村,解闽语,业耕种”[10],所谓的“东人”,应该也是福建或者紧邻福建的广东、江浙之民。相距较远的北方或者两浙人口向广南西路的迁移,大多发生在靖康之乱后,移民多是从荆湖南路逆湘水进入广西境内。“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11]工商士庶散居其地。
第三种,躲避战乱的中原士大夫。宋金战争,中原一片战火,江淮地区人口流失大半,许多士大夫为躲避战乱举家南迁。虽然广南西路瘴疠肆虐,“世传十往,无一二返也”,[12]但为了免受战争造成非死即伤的残酷结果,同时为了保留中原传统文化,坚守气节,有些人宁愿冒着感染疾疫的风险,纷纷迁到福建和两广。“时中原士大夫避乱者多在岭南”,[13]在容州、梧州等地,因为北方人口的到来,使当地出现了类似于中原地区的衣帽服饰、礼仪法教、社会风气。[14]
第四种,定居的商贾。南宋以来海上贸易发展促进了广南西路的对外交流,奇货异宝吸引着众多商人前来贸易,有些人多年来往经营,便将家眷也迁于此。钦州、廉州、高州、化州、雷州及海南岛上的沿海州县都存在这样的定居商人,如化州“以典质为业者十户,而闽人居其九”[15]。而琼州、昌化军、万安军、吉阳军户数,从元丰元年到至元二十七年,分别增长了746%、1152%、2461%、410%,[16]可以说海上商业贸易的兴起有力促进了海南岛上人口的增长。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也曾记载:闽商经常去琼州贸易,在海上遇到风险,货物尽失无法回家时,便“多入黎地耕种不归”[17]。
第五种,朝廷流放的官员和犯罪潜逃人员。因为此地气候湿热,在人口稀少、开发不足状态下,受瘴气影响,生存环境不佳,所以从唐朝起,就有将获罪之人发配岭南的惩罚,这种方式到宋朝一直沿用。其中一些有识之士在广南西路的开发中起着领航者的作用。如李光被贬琼州后,在《儋耳庙碑》中载:“近年风俗稍变,盖中原士人谪居者相踵。故家知教子,士风浸盛,应举终场者凡三百人,比往年几十倍”[18]。他们往往携带家眷一同前往,几十年过后,许多人因无力北归便定居岭南。此外,那些触犯大宋律令的人口,为逃避官府追缉,也纷纷远逃至岭南。[19]
外来移民不仅为广南西路增添了开发所需的劳动力资源,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许他们的目的只为谋求生路,并未认识到自己正在用智慧和汗水,进行着一项对后世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活动。
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地区开发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上。因此,移民对广南西路的开发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的进步。
第一,荒地得到了大面积开垦。宋代广南西路军事屯田对于开荒辟地来说效果应该还是不错的。北宋元丰元年,广南西路垦田不到五百顷,[20]到南宋初年,桂州一地垦田数就达一万多顷。[21]景定三年(1262年),静江府屯田因为小试有效,朝廷命令邕、钦、宜、融、柳、象、浔诸州守臣,相互仿效,措置屯田,同时上报具体施行情况。[22]由于史料缺失,我们无法得知两宋广南西路具体垦田数量。但移民在两广荒地开发中所起的作用却不可小视。
第二,水利设施的修建。两广地区炎热多雨的气候和喀斯特地貌,给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只是农业生产,就连人类生存也受到严重影响。在当地官员的组织下,外来移民和当地人民一起修建了诸多水利工程。仅嘉祐年间,广西转运使李师中组织对灵渠重辟,就发动了千余民夫;[23]绍兴年间,雷州太守何庚兴修水利,建造堤堰,使四千余顷东洋之田变成膏腴沃壤;[24]还有海南岛澄迈县主簿纪应炎“募民塞其港口,得田千亩,附学为诸生费”[25]。这些水利设施的修筑,保证了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第三,农作物品种的丰富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岭南地区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水稻种植,前些年在桂北晓锦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晚期(距今4000-6000年前)的碳化稻米,专家认为这是长江流域稻作文化向岭南传播的标志。[26]经过水稻品种的不断改良以及水利工程的修建,宋代广西的水稻复种指数增加。除双季稻外,在钦州“地暖故无月不种,无月不收。正二月种者曰早禾,至四月五月收;三月四月种曰晚早禾,至六月七月收;五月六月种曰晚禾,至八月九月收。而钦阳七峒中,七八月始种早禾,九十月始种晚禾,十一月十二月又种,名曰月禾。”[27]到了南宋,广南西路的稻米产量有了大幅提高,已经有余粮输出,是福建粮食的主要供给地之一。豆、麦等农作物随着北民南迁也被带到两广地区并得到广泛种植。海南岛居民还根据当地的独特环境,实行稻粟轮作制度[28]。棉花、苎麻逐渐成为经济作物被种植。荔枝、茶叶品种日益繁多,产量有所提高。
第四,生产技术的进步,由原始农业转向粗放耕作型农业。来自福建和中原地区的移民还将精耕细作技术带到广南西路,带动当地人一起精心致力于农业生产,培育秧苗,改变以往种子破土点种,“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籽耘,一任于天”[29]的状态。在当地官吏倡导下,“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30]的陋习被制止,为农业生产保存了大量耕牛。因此,牛耕得到推广,与踏犁并行,大部分地区刀耕火种状态被打破。南宋时期,张孝祥途经广西兴安县时还见到当地使用水车。[31]
移民集中的地带,也就是岭南农业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宋代广南西路开发不只表现在农业生产上,在移民的刺激、拉动下,商业、手工业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从邕州横山寨、永平寨和钦州三大博易场的设立及海南岛作为转口贸易场所的发展,便可看出广南西路商贸繁荣情况,②已经非前代所比拟。米酒盐茶、布锦紬绫、漆瓷银铁、香药珠宝、鱼虫花鸟、鸡牛马象……种类繁多的商品促成了各地商人之间的交换贸易。
此外,入迁移民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广南西路的社会风气,提升了民众文化水平。例如前面所说,在容州、梧州等地,因为生活了大量避乱的中原士人,使当地礼仪风气和中原地区极为相似。南宋时还建置了九所书院,昌化军“家知教子,士风浸盛。应举终场者凡三百人,比往年几十倍”[32]。
虽然外来移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带动了广南西路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许多不利因素的存在,却制约了地区开发进程。
自然环境是制约广南西路地区开发的主要因素。这里常年高温潮湿,尤其是夏季炎热多雨,动植物繁茂,苏轼言:“岭南天气卑陋,气蒸溽,而海南尤甚,秋夏之交,物无不腐坏者,人非金石,其何以能久?”[33]除桂州外,其它各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瘴毒威胁,医疗水平又很落后,人类生存实属不易。同时,飓风、暴雨、洪涝等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加剧了人们生存的难度,可谓“山居者,苦瘴疠。滨海者,多潮汐以疏其恶”[34]。“人生其间,率皆半羸而不耐作苦。生齿不蕃,土旷人稀,皆风气使然也”[35]。常年潮湿炎热的生存环境影响了人口繁衍,造成了当地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调。“南方盛热,不宜男子,特宜妇人。……余观深广之女,何其多且盛也!男子身形卑小,颜色黯惨;妇人则黑理充肥,少疾多力”,正因男子数量稀少,身体羸弱,一夫多妻制非常盛行,也形成了独特民风,“城郭虚市,负贩逐利,率妇人也。而钦之小民,皆一夫而数妻。妻各自负贩逐市,以赡一夫。徒得有夫之名,则人不谓之无所归耳。为之夫者,终日抱子而游,无子则袖手安居”[36]。男性强壮劳动力不足,又存在不耐劳作之风,长久下去肯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地开发难度系数太大。广南西路平原面积非常有限,基本上都是高山、深谷,河流冲击的溶岩地貌,即使借助于现代先进机械设备来开辟荒地,也绝非易事,更何况是宋代。因此,宋代广南西路的开发主要限定于交通较为便利,生产条件较为优越的河谷平原上。直到明清,移民的大量涌入和高产、耐旱的玉米、番薯等农作物的传入,才使部分山区得到开发。时至今日,广西的一些深山地区仍然闭塞贫困。例如桂西南的天等县大石山区,因为土壤和水源异常稀缺,人们世代与遍地山石做斗争,在石头缝中寻找土地,借助一年为数不多的几场降雨点种玉米,是国家级贫困县。
边疆政治环境复杂,影响社会发展。广南西路地处边疆,少数民族众多,地方割据势力多有存在。朝廷在此惯行羁縻制度,一直以安抚为主。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侬智高起事,波及邕、横、贵等八州,致使“农者辍耕,商者辍行”[37]。之后,仁宗为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下诏禁止广南吏民与周边少数民族人口进行买卖交易,有违反禁令者,“斩讫以闻,仍徙其家岭北”[38]。这种通过禁榷来保证边区政治安定的方法,虽然有利于边区和平,但其弊端也很明显,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
赋税沉重。从南宋中期开始,贪官污吏横征暴敛,“私立税场,算及缗钱、斗米、束薪、菜茹之属,擅用稽察措置,添置专栏收检。虚市有税,空舟有税,以食米为酒米,以衣服为布帛,皆有税。遇士夫行李则搜囊发箧,目以兴贩。甚者贫民贸易琐细于村落,指为漏税,辄加以罪。空身行旅,亦白取百金,方纡路避之,则栏截叫呼;或有货物,则抽分给赏,断罪倍输,倒囊而归矣”[39]。为逃避赋税,人们或潜入蛮黎,或避居深山,如“宜、融之民逃入蛮峒,廉州之民,燔屋而逋”[40]。宝祐六年(1258年)五月,广南制置大使兼静江知府李曾伯奏曰:“广西多荒田,民惧增赋不耕”[41],可见重赋造成了田地抛荒现象。
广南西路与广南东路紧密相邻,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相似,开发时间与方式也大致相同,都是在宋代因为外地移民的入迁而走向开发,但广南西路的发展速度却比广南东路慢了半拍。广南东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南宋时开发已经初具规模,广州不仅是广南东路陆路和水路交通枢纽,更是岭南的政治中心和国内外商品集散地。但广南西路,终宋一世也没有哪个府州的发展势头赶上或者超越广州。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两路历史发展如此差异呢?除了前面所分析的地区开发不利因素外,地理位置应该是造成发展差距的关键因素。虽然都位居岭南,并且沿海,但广南西路更为偏远,陆路和水路交通都没有广南东路便利,这些阻碍了地区开发的顺利进行。
以上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了宋代广南西路的开发速度,到南宋后期嘉定十六年(1223年),该路人口密度约为9口/平方公里,只相当于成都府路的8%(成都府路当时人口密度全国最高,为111口/平方公里),不及与它相邻的广南东路(广南东路当时人口密度为14.7口/平方公里),仅略高于夔州路(夔州路当时人口密度为6.75口/平方公里)。③广南西路仍是地广人稀之地,“旷土弥望,田家所耕,百之一尔。必水泉冬夏常住之地,然后为田,苟肤寸高仰,共弃而不顾”[42]。直到清初,广西垦殖面积还不到可耕地面积的31%。[43]
通过对宋代广南西路移民与地区开发的研究,值得我们重视的经验、教训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口问题。人力资源多少和人口素质高低是影响区域开发进度的决定因素。传统农业社会,一切生产活动都需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撑才得以实现。隋唐以前,广南西路的外来移民数量稀少,他们不但没有起到促进地区开发的作用,甚至有些人反而被当地土人同化,放弃农耕,进入深山老林过上原始生活。从宋代开始,持有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外地移民陆续入迁,不但充实了劳动力数量,还促进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外来移民带领当地民众一起推动了广南西路社会经济发展,清代人口的迅速增殖,又一次提升了广西地区开发速度
第二,资金和技术问题。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人类的开发活动无法顺利进行,尤其是像广南西路这样位置偏远、生存环境欠佳之地。在广南西路开发过程中,除了官府多次提供种子、耕牛、农具外,开展屯田和水利建设,还需要巨额资金,不是一般民力所能支付的,只有政府有能力和财力担当起组织和开发的重任。先进的科学技术更是地区开发的法宝,广南西路炎热多雨、河网密布的地理环境,在今天看来是发展农业不可多得的优越条件,可是在刀耕火种的时代,生产技术落后却延缓了农业发展。
第三,政策制定和官吏品质好坏问题。政府方针、政策是地区开发的导向,方针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开发成败,同时官吏品质好坏直接影响政策执行效果。例如,政府推行减税招垦政策为广西开发招徕了众多劳动力资源;还先后多次赐予医书、资金、医药,建立惠民局等医疗机构,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并在政和五年(1115年),令诸州县设置医学,[44]加强人们对医疗的认识。广南西路因为环境恶劣、地处偏远,中央官员大多不愿在此任职久居,以致管理松弛,无勤政之心,与闽蜀相比,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正如曾巩在送李材叔知柳州序中云:“谈者谓南越偏且远,其风气与中州异,故官者皆不欲久居,往往懈驰,无忧且勤之心。然越与闽、蜀始俱为夷,闽、蜀皆已变,而越独尚陋,岂其俗不可更欤?盖为吏者莫致其治教之意也”[45]。但也有一些尽责职守官员,为广南西路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例如陈尧叟在任转运使时,通过“集验方刻石柱”,又“植树凿井,每三二十里置亭舍,具饮器”等举措,帮助百姓解决疾病和饮水问题。[46]桂州知州曹克明见到当地居民习惯用茅草建屋,容易引起火灾,便挑选有技能的军人向居民传授烧瓦建屋技术,并堵截江水入城来防治火灾。[47]
第四,与少数民族关系问题。和平的政治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广南西路分散着瑶、僚、蛮、黎等众多少数民族,因此处理好民族关系对地区发展尤为重要。宋朝廷在此实行羁縻制度,以招抚为主,镇压为辅。虽然前面讲过羁縻政策对地区发展的消极作用,但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维护地区和平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不可小视。崇宁年间,广西经略王祖道在海南岛招抚黎族907峒,[48]加强了宋廷对海南岛的统治,这是处理民族关系中最成功的一个事例,不仅将生黎熟化,还带动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第五,交通问题。交通顺畅是促进地区间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对地区发展至关重要。据张锦鹏研究,除邕州、海南岛外,宋代广南西路大部分地方都存在交通条件差,交通网线少的问题,表现为“隙地”特征,从而约束了地区经济发展,并用史料证明了“交通达,区域兴,交通闭,区域弱”的规律。[49]就是今天,在广西博白市的一些乡村,仍存在因为交通不便制约地区发展的问题。
第六,生态环境问题。人口大量增加和土地开发一定会对环境造成压力,原有生态平衡会被日益深入的开发所打破。例如靖康元年(1126年)蔡绦在谪居岭南博白期间,注意到当地老虎习性的改变,“吾以靖康岁丙午迁博白时,虎未始伤人,村落间独窃人家羊猪,……十年之后,北方流寓者日众,风声日益变,加百物涌贵,而虎始伤人,今则与内地无殊,啖人略不遗毛发”[50]。从村人视虎如犬到虎侵伤人,仅仅十余年间,因北方流离人口的大量涌入使老虎习性发生了变化。
总之,虽然同样地处广义上的南方,但是,广南西路由于上述诸多不利因素的限制,使其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远不如福建、广南东路等地。移民的入迁和开发,虽未能彻底转变广南西路原始粗放、地广人稀状况,但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上却具有重要意义。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在宋代社会经济发展西不如东的论述中,谈到广南西路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宋代经济除在全国各地区继续发展外,有一个较为明显的趋势是向湘江以西的湘西和广南西路这一西南方向发展”[51],可以说构成了我国西部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从两宋全境看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江浙一带最为繁盛,而福建路也正处于突飞猛进的发展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广义上的江南地区经济腾飞给人诸多启示,相比而言,宋代广南西路外来移民与地区开发的经验教训,再次印证了人力资源、人口素质对地区发展的决定作用,区域地理位置对地区开发的重要影响作用,国家政策方针的有利导向作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作用,融洽民族关系对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协调的人口与环境关系对未来发展的保障作用。由宋至今,西不如东的差距依旧存在,面对经久难治阻碍开发的因素,更需要我们转变思想,趋利避害,转劣势为优势,才能找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之路。
注释:
①可参见陈伟明.关于宋代岭南农业生产的若干问题[J].中国农史,1987(4);吴小凤.试论宋代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4);张锦鹏.宋代广西的交通与区域经济[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4);朱文慧,范立舟.对外贸易视角下宋代广南西路社会经济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10(7);郑维宽.论宋代以来广西瑶族的山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业考古,2012(1)等文章。
②参见朱文慧,王元林.宋代广南西路的三大博易场和海南岛的对外贸易[J].海南大学学报, 2010(5),14-17.
③数字依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345-346.由户均五口计算所得。
[1]吴松弟.中国人口史[M].第三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567.
[2][宋]周去非著,杨武泉点校.岭外代答校注[M].卷3.五民.北京:中华书局,1999, 144-145.
[3][宋]李曾伯.可斋杂稿·续稿[M].后卷4.乞免兼漕事奏.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4]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中国移民史[M].第4卷.辽宋金元时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206.
[5]司義祖整理.宋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675.
[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197.北京:中华书局,2004,4768-4769.
[7][元]佚名.宋史全文[M].卷25上.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8][元]脱脱.宋史[M].卷45.理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6,881.
[9][宋]周去非著,杨武泉点校.岭外代答校注[M].卷3.五民.北京:中华书局,1999, 144-145.
[10][明]王士性.广志绎[M].北京:中华书局,1981,103.
[11][宋]庄绰.鸡肋编[M].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36.
[12][宋]朱弁.曲洧旧闻[M].卷4,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13][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卷6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一册831.
[14][宋]王象之.舆地纪胜[M].卷104.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3507.
[15][宋]王象之.舆地纪胜[M].卷116.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3757.
[16]吴松弟.中国人口史[M].第三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558.
[17][宋]范成大撰,孔凡礼校.桂海虞衡志[M].范成大笔记六种.北京:中华书局, 2002,159.
[18][宋]李光.庄简集[M].卷16.儋耳庙碑.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19][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卷18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三册673.
[20][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卷4.田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60.
[21][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卷2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一册400.
[22][元]脱脱.宋史[M].卷45.理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6,881.
[23][元]脱脱.宋史[M].卷332.李师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10677.
[24][明]李贤等撰.明一统志[M].卷82.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25][清]郝玉麟修.广东通志[M].卷39.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26]向安强,张文绪,何安益等.广西资源县晓锦遗址第三期出土古稻研究[J].古今农业, 2014(3),23.
[27][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岭外代答校注[M].卷8.月禾.北京:中华书局,1999,338.
[28]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248.
[29][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岭外代答校注[M].卷3.惰农.北京:中华书局,1999,146.
[30][宋]苏轼著,孔繁礼校.苏轼文集[M].卷66.书柳子厚牛赋后.北京:中华书局, 1986,2058.
[31][宋]张孝祥.于湖居士文集[M].卷5.过兴安呈张仲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48.
[32][宋]李光.庄简集[M].卷16.儋耳庙碑.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33][宋]苏轼.东坡志林[M].卷8.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系以涵芬楼五卷本为底本,无本条目.
[34]骆伟,骆廷辑注.岭南古代方志辑佚[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288.
[35][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岭外代答校注[M].卷4.广右风气.北京:中华书局, 1999,149.
[36][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岭外代答校注[M].卷10.妻.北京:中华书局,1999,429.
[37][宋]余静.武溪集[M].卷5.大宋平蛮碑.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38][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食货三八之三○,北京:中华书局,1987,5481.
[39][元]脱脱.宋史[M].卷186.北京:中华书局,1976,4547.
[40][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324.北京:中华书局,2004,7798.
[41][元]脱脱.宋史[M].卷44.理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862.
[42][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岭外代答校注[M].卷3.惰农.北京:中华书局,1999,146.
[43]李闰华.移民垦荒与广西经济的转型(1644-1949年)[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 (3),26.
[44][元]脱脱.宋史[M].卷21.徽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394.
[45][宋]祝穆.方舆胜览[M].卷38.南丰曾子固送李材叔知柳州序.北京:中华书局, 2003,693-694.
[46][元]脱脱.宋史[M].卷284.陈尧佐传附陈尧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9584.
[47][元]脱脱.宋史[M].卷272.曹光实传附曹克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9318.
[48][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岭外代答校注[M].卷2.海外黎蛮.北京:中华书局, 1999,70.
[49]张锦鹏.宋代广西的交通与区域经济[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4).
[50][宋]蔡絛.铁围山丛谈[M].卷6.北京:中华书局,1983,115.
[51]漆侠.宋代经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71.
On immigration in Guangxi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Song Dynasty
Wang Lige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Henan 466001)
The population in Guangxi in the Song Dynasty grew rapidly.Because of different reasons,a large number of immigrants settled here and exploited this region with local people.Immigrants promoted the loc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us arose the first peak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Guangxi region.However,owing to many disadvantageous factors,it is still hard to change the real condition thoroughly where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were underdeveloped,and the whole area was vast and sparsely populated.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Guangxi development in Song Dynasty is helpful to draw out a coordinated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day’s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ong Dynasty,Guangxi,Immigration,Development
王丽歌(1984—),女,周口师范学院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