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区土地利用:环境与历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5-03-20 20:08高国荣
古今农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生态

高国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

“干旱地区土地利用:环境与历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高国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

2015年7月4日,“干旱地区土地利用:环境与历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召开。会议由“1930年代以来美国大平原草地退化及其治理研究”课题组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博物馆、南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大自然保护协会等机构的3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强调了跨学科研究对环境问题探讨、对世界历史学科的重要意义。这次研讨会为探讨干旱地区土地利用提供了跨学科的交流平台,与会学者在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中各抒己见,讨论热烈而富有成效,重点讨论了以下一些问题。

(一)国内外干旱地区开发史

草原开垦常常会导致土地沙化,这在中外历史上都不鲜见。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是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他作了题为“热浪袭人:全球变暖与美国中西部的未来”的主题报告,阐述了1930年代美国大平原的生态灾难及其对当前的启示。沃斯特教授指出,1930年代尘暴重灾区的形成是一场人为灾难,尽管与干旱有关,但主要是过度开垦草原、涉险逐利所带来的苦果。那场灾难导致了惨重的社会经济损失。在1930年代以后,大平原的农业借助于联邦补贴、深井灌溉而获得很大发展。这种高能耗的农业随着地下水和化石能源的耗减将面临困境。沃斯特指出:气候变暖会使大平原和美国西部在未来更加干旱,美国应该汲取历史教训,建立一种新的生态文明,避免尘暴重灾区的灾难重演。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高国荣博士结合《美国大平原的未来》(1936)这一政府文件,探讨了1930年代美国的土地资源保护政策。《美国大平原的未来》对1930年代尘暴重灾区的形成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倡导各级政府积极行动,缓解社会经济危机。该文件显示,联邦政府在1930年代推行“限制生产、保护环境”的沙化土地治理政策,通过国家干预、综合治理促进生态恢复。1930年代的资源保护政策此后在一定程度上被沿用,为防止尘暴重灾区的再度出现发挥了积极作用。

气候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不容忽视。北京师范大学方修琦教授讨论了气候冷暖变化对农民起义的影响。他按照冷暖→粮食丰歉→饥荒程度→农民起义的路径,对中国过去2000年(公元前210-1910年)的气候变化以30年为单元进行探析,将粮食丰歉分为歉收、常年、丰收三种情况,饥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农民起义分为多、少、无三种情况,探讨冷暖、饥馑及起义的联系。研究结果显示:冷暖变化与粮食丰歉呈显著正相关,与饥荒呈显著负相关,与农民起义呈显著负相关,而饥荒轻重与粮食丰歉、农民起义频次之间的相关性很低;冷暖变化影响的传递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随着社会层次的提升,冷暖变化的影响由直接变为间接,而且逐级衰减。

近代以来内蒙古草原的开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曾经草原网站陈继群先生将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内蒙古草原的生态与游牧文化变迁分为三个阶段:1850-1910年为第一阶段,此间内蒙古多个地区出现私垦,清廷于1902年实行蒙地官放,移民实边,引发抗垦斗争;1910-1960年为第二阶段,内地农民大量进入,日本公司大肆开垦草原,到1960年,农耕人口在内蒙古干旱草原已占多数,游牧民迁往北部边境地区;1960-2010年为第三阶段,1969年成立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984年牲畜、草场分配承包到户,导致草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耿晓明博士探讨了民国初年内蒙古农垦政策的实施与修正。她提到,民国初年,政府出台了《蒙古待遇条例》和《垦辟蒙荒奖励办法》,蒙古贵族利用这些政策追逐经济利益,成立了蒙古实业公司。但由于蒙古贵族执行中央政策不力,政府不得不修改垦荒奖励办法,禁止违例私放蒙荒,以缓解蒙古贵族之间的垦务纠纷。舒建军依据其在内蒙古太仆寺旗某移民村的两次调研,勾勒了当地在20世纪的经济及生态变化。20世纪上半期,草原深处出现了移民营子,多为来自山西、河北的农民所建。直到20世纪中叶,这里的人口密度较低,耕地不多,没有灾荒。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集约化农业,灾害时有发生。随着1980年代土地承包到户,民众生活渐有改善,但90年代后环境退化明显。受近年干旱的影响,人口持续外移,外来资本开始涌入。

人类对干旱地区的开发离不开水利建设。中国人民大学赵珍教授梳理了明清以来河西走廊灌渠的修建和绿洲农业的发展。她指出,河西走廊的灌渠在汉代就较为发达,唐代以后呈消退状态。明清以后,随着人口增长,灌渠修建臻于鼎盛,光绪以后下降,进入民国后,又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过程。灌渠的发展状况,与明清以来政区管理体制相一致,直接受到人口数量及灾害的影响,同时也与干旱半干旱区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联。河北师范大学刘向阳副教授探讨了1953-1978年河北省正定县的机井建设运动。他提到,正定县在1963年后遭遇连年干旱,因此大规模开展机井建设。但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管理,机井建设的实际功效大打折扣。在1978年以后,机井建设强调科技的运用,并引入了成本效益分析。他指出,“再造自然”与“再造社会”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方面,三者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沃斯特教授的《帝国之河:水、干旱和美国西部的成长》是关于美国西部水利社会的力作,出版于1980年代中期,中文译本有望近期推出。作为该书的译者,中国人民大学侯深博士阐释了该书对历史书写的意义。在她看来,该书是沃斯特解构传统西部史、建构新西部史的成功尝试。受魏特夫的启发,沃斯特阐释了西部治水社会的形成及其高昂代价。该书从生态的角度揭示了西部帝国的出现,并非人们所想象的民主自由和谐的传奇,而是一个由技术和资本主宰的专制社会。美国西部的水利工程引领了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书虽然是一本区域史著作,但其对现代技术社会的生态及伦理批判却具有普遍意义。

(二)中外干旱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草原游牧是与会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内蒙古农业大学易津教授依据多年来的实地调研,作了题为《中蒙比邻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草地的生态影响》的主题报告,对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的荒漠化原因及恢复进行了对比分析。易教授指出,在气候变化年差异较大的地区,以高度、盖度、产量为主要指标的生产性能评价标准并不能准确反映草原退化的程度,宜采用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生态学评价标准。易教授的研究表明:蒙古四季游牧、内蒙古两季轮牧草场退化较轻;内蒙古四季轮牧草场中度退化;而内蒙古定居放牧区草场出现重度退化现象。易教授认为,游牧文化在保护蒙古国的草原生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她指出,目前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实行游牧存在诸多现实困难,但草原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要求破除破碎化管理。为促进草原生态恢复,应该着力发展牧业合作社。中国人民大学夏明方教授认为,部分研究存在将农牧加以对立的简单化倾向,片面将农耕视同对草原的破坏,片面强调游牧世界的和谐;实际上,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在历史上从来就不是隔离的,农耕和游牧在某些干旱地区能有机地结合;游牧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历史上游牧部落之间争夺草原的战争非常残酷。夏教授认为,近年热销的《狼图腾》一书对农耕文化进行了深刻尖锐的批判,用于同农耕文化比照的那种文化只是一种想象而非内生的游牧文化,实际上是美国式民主文化,诚如沃斯特教授所揭示的那样,西方民主文化造成了诸多严重后果。沃斯特教授提到,城市居民往往会对农业有一种浪漫化的想象,农业的出现及其向干旱地区的扩张,实际上是人们的被动选择,农业扩张造成了很多问题;对传统的地方性知识也不能寄予过高期望,这种知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随着时代变化,全盘照搬传统知识肯定行不通,要将传统知识和现代科学结合起来,为可持续的未来服务。

国家政策对干旱地区的土地利用会产生显著影响。中国人民大学谭淑豪教授分析了草原产权制度改革对牧民生计的影响。她依据2005年以来多次在青海、内蒙古、四川等省区大范围的调研,运用国际发展部(DFID)1999年可持续生计的分析框架,指出1983-1989年、1995-2002年两轮草地承包削弱了牧户之间的合作,导致草地资源碎化,难以利用,牧民生计艰难等问题。她认为,要通过引导牧民开展合作,提高草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一观点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王晓毅研究员的看法不谋而合。王晓毅研究员指出,社区集体行动是抵御资源过度开发的有效途径。他以青海玉树云塔三社为例,探讨了公共资源的有效管理。云塔三社虫草资源丰富,该村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下,统一管理和分配外来村民采集虫草所缴纳的费用。这种集体行动有效地遏制了价格飙升通常会导致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云塔三社的集体管理行动表明:风险意识有助于抵制诱惑;社区公共性有助于抵御外来者的进入。王晓毅研究员认为,在探讨土地利用与管理问题时,需要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加以考量,不要片面强调单个因素的作用,要看到多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联及其综合影响。

生态治理工程及其影响是与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云南农业大学杜发春教授简要评述了西方人类学界关于国外和中国生态移民的研究现状及其特点。他指出,在过去30多年间,国外学界对生态移民的研究集中于探讨生态移民的逻辑和动因、后续生计、土地和环境问题、文化变迁和冲突等方面。他认为,西方对中国生态移民的研究具备三个特点:在术语使用上,ecological resettlement逐渐取代了ecological migration;国外学者的学科背景以人类学和社会学为主,与中国学界的合作较多;研究的主题集中于生态移民的社会经济后果。总体来看,西方学者对中国生态移民持否定态度。荀丽丽以内蒙古和宁夏的生态移民工程为例,将边疆地区的生态治理阐释为国家干预地方、推动边疆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种方式。她认为,生态移民项目的推行强化了资本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外来资本成为当地自然资源的利用主体,生态治理强化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张倩探讨了气候变化影响下内蒙古牧区的贫富分化。她发现,一些牧户由于经济和社会资源获得更多项目或经济支持,抗灾能力增强;而另一些牧户却由于基础设施差及资金缺乏等原因,抗灾能力不断减弱,导致牲畜越来越少,最终成为无畜户。她认为,贫富分化加剧是由贫困陷阱和精英捕获同时作用所导致的,单纯依靠项目补贴难以实现减贫目标。

(三)环境史理论与环境参与

环境史关注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以其独特价值受到了广泛关注。清华大学梅雪芹教授探讨了环境史学者“以自然为镜”进行历史评价的合理性。所谓“以自然为镜”,是指以自然变化是否更加有益于人类整体的利益来考量人类文明的成就及其利弊得失。这样一种倾向,部分源于人为导致的生态危机。环境史运用生态生产力作为新的评价标准,综合考虑人的需要和自然的需要,具体而言,要将动机和效果、短时和长期、近邻和远域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全面、整体的考虑。这种评价倾向促使人们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

中国农业博物馆的徐旺生研究员认为,环境史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学术热点,今天会议的主题“干旱化土地利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证明。但是他认为,历史时期作物在其中的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环境变迁的漫长过程中,农业发明之前,自然因素占有相当的比重,没有人类的干预,海水也会越来越咸,这是因为大气环流的作用,土壤中的各种元素,特别是矿物质带入海洋,促成了海水变咸。而农业产生以后,农业直接开垦土壤,加重了水土流失,河流逐渐变浑浊,流入海洋的矿物质更多,海水变咸的程度加剧。在农业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的过程中,其中作物的选择是一个很容易忽视的因素。我们知道,虽然中国是驯化作物的起源中心,但是历史时期引入中原外来作物很多,有三次引种高潮,汉代与明清时期为其重要的两个阶段。而小麦可能是一个更早的外来者。据曾雄生在“麦子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一文的研究表明,麦子虽然属旱地作物,但与原产中国北方的其他旱地作物相比,要求有较好的灌溉条件,在这个条件不能满足之前,一般都是选择低地种植。引入的外来作物在需水量方面比本土作物要高,而近代以来小麦、玉米成为华北主打粮食作物后,对华北的干旱化过程起了什么作用?特别是今天的华北漏斗的形成,到底有多大的作用,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曾经的华北土地盐碱问题不治自愈,这与1949年来,粮食生产导致对土地的超强利用,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密切相关。

南开大学付成双教授从历史学的角度对生态现代化进行了解读。他指出,该术语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是对六七十年代悲观的环境保护主义的修正。生态现代化试图弥合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冲突,乐观地认为两者可以实现双赢。生态现代化如今成为包容一切环境话题的流行术语,含义非常宽泛。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理论在环境主义时代的新发展,但它自身也存在诸多局限,实际上并没有突破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先义杰博士陈述了“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由来及其在中国的实施与推广状况。生物圈保护于1971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通过设立生物圈保护区,将其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实行相对开放式保护,综合考虑自然和人类需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样板。中国政府于1978年建立了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在该委员会的推动下,目前全国有33家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此外,该委员会还建立了“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创办了全球生物圈保护领域内唯一的一本公开发行的大众科普杂志《人与生物圈》,推动了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的林阔成先生介绍了TNC在全球的环保努力及其在内蒙古的生态修复项目。TNC于1951年由几位美国生态学家成立,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保护组织之一,拥有员工3500名,在35个国家保护具有独特生态价值的土地5000万公顷,河流约8000公里。TNC的环保项目强调以科学为基础,实行本土化管理,促进地方社区参与。TNC目前在内蒙古的和林格尔开展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清华大学梅雪芹教授提到,学者除了要推进环境问题的研究外,还要作为公民积极参与环保实践,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服务。

这次研讨会紧扣“干旱地区土地利用:环境与历史”这一主题,从中外不同时空维度进行了跨学科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对探索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利用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国荣,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世界史与环境史研究。

猜你喜欢
生态
持之以恒抓实乡村生态振兴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大营镇生态鸡
生态之旅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知”与“信”:《逃逸行为》的生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