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仁 王毅圆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江苏 南京 210046
间接言语的实质与动因*
——评Terkourafi和Pinker之辩
陈新仁 王毅圆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江苏 南京 210046
间接言语是日常语言使用过程中十分常见的现象,John Searle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以及其他相关理论深化了我们关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但对于交际中说话人为什么要使用言语、间接言语如何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等问题却语焉不详。Marina Terkourafi和Steven Pinker之间新近发生的一场涉及间接言语的实质与动因的辩论进一步表明:间接言语并非单纯的语言现象,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身份地位、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多元化的分析视角。
间接言语 言语行为 合作 礼貌 辩论
间接言语是日常语言使用过程中十分常见的现象,顾名思义,指的是一种非直接的、不作字面理解的迂回、含蓄或委婉的表达或陈述。近半个世纪前,美国哲学家Searle(1969,1975)就以英国哲学家Austin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为基础,基于命题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对应情况,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推动了人们关于间接言语的认识。其中,Searle(1975)对间接言语给出了更为学术性的定义,指出间接言语是“通过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他指出,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之所以能传达出有别于话语字面意义的含义,所依靠的是他和说话人之间的共有知识以及听话人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根据表达方式的规约化程度高低,他将间接言语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两种,前者指已经固化的言语行为,听者可以按照规约习惯和语言形式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如C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I wonder if you could close the door;后者相对复杂、不确定,听者必须依赖语境推测话语的意义,如It’s cold in here/You don’t want others to know you’re with me,do you?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言语的字面意义与言外之意并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而可能随着语境而有所不同(何自然和陈新仁2004)。但是,从言语交际的经济原则角度,间接言语似乎是一种不经济的交际方式(陈新仁2004),而按照Grice(1975,1989)的会话合作原则、新格赖斯会话学说(见Huang 2007;陈新仁2009),Sperber&Wilson(1986,1995)的关联原则,说话人使用间接言语又应该是一种默认的交际方式。既如此,人们为什么要如此颇费周折地使用语言?间接言语又是如何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的?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从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中找到答案(何自然和陈新仁2004:69-70)。很自然,这些问题引起了学者的长期关注,先后产生了一些解释性的理论(如Leech的礼貌原则、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但有关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2010年,《语用学学刊》(Journal of Pragmatics)第42卷登载了一组论文(Kiesling 2010;Kiesling&Johnson 2010;Morgan 2010; Philips 2010;Tannen 2010),以专刊的形式从语言人类学的角度深入讨论了言语间接现象,认为该现象不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而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种族、权势、面子、身份等因素,其产生的根源也许与社交面子和身份策略有关,也可能与权势不平等有关,并开始从听话人角度来考察间接言语问题,认为说话人和听话人的相互作用会影响间接言语的解读。对于该专刊的相关评介可以参见王雪玉(2011),笔者这里不再赘述。
对于间接言语的探讨并没有就此打住。2011年,来自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的Marina Terkourafi和来自哈佛大学的Steven Pinker两位学者之间还就此话题发生了一场文辩,发表在同一刊物上。本文的主旨即在于审察这一场辩论,旨在深化关于间接言语的理论思辨和认识。
根据Grice(1975)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意理论,当说话人出于某种原因使用间接言语时,虽然表面上会不同程度地违反合作交际的四条准则,即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但深层信息加工仍符合合作原则的假定。听话人在理解过程中,借助语境,依据说话人对特定准则的公开、刻意违反情况,推断出间接言语的话语含意。Grice的合作原则为解释话语的字面意义和言外之意提供了依据,但并没有说明间接言语本身为何是必要的,为何说话人在遵循合作原则的同时又会故意违反其下属准则而使用间接言语(何自然和陈新仁2004)。
对于合作原则留下的这一问题,Leech(1983)提出了旨在“拯救合作原则”的礼貌原则,对间接言语的使用动机进行了解释。他指出:说话人之所以不惜违反合作原则的(相关)准则,把话说得间接,乃是出于礼貌的考虑。在后期不断成熟的面子理论(Brown&Levinson 1987)中,间接言语被视为一种消极面子策略。例如,说话人通过规约性和非规约性间接手段提出请求,就是为了缓和对受话人的消极面子的威胁。此外,Miyahara(1999)指出,在相互依存的人际关系中,间接言语是出于说话人的利他考虑,人们可以通过间接言语维护集体和谐(Gudykunst et al.1996;Triandis 1994;Singelis&Brown 1995)。
针对上述学者的观点,Lee&Pinker(2010)在其关于说话人策略的研究中,发现间接言语的使用并非总是出于礼貌,相反,间接言语时常伴随着说话双方的冲突和矛盾。Pinker从进化社会心理学(evolutionary social psychology)的角度对间接言语提出了解释,认为人际交往的实质并非单纯的合作,而是合作与冲突并存。在人类交往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间接言语交际方式正是人们面对冲突交际的策略选择,主要源于其三个特点:1)间接言语模棱两可的特点为说话双方提供了语言回旋空间,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采取不同的回应策略;2)间接言语可以用低成本(只有情感成本)悄悄调整说话双方的社会关系,从而构造利益最大化的社会关系;3)间接言语保证了语言在传播过程中的阐释空间,符合语言的进化规律。
Pinker对于传统结论的否定(另见Pinker 2007;Pinker et al.2008)很快遭到了Terkourafi的质疑,而Pinker对相关质疑也立即作出了回应。相关质疑及回应发表在2011年5月《语用学学刊》第43卷讨论区。在题为《间接言语的谜题》、《间接言语、礼貌、模棱两可和关系协商》和《为什么直接言语不是默认言语》的三篇文章中,Terkourafi和Pinker两位学者围绕间接言语现象针锋相对,你来我往,二者的辩论为揭示间接言语的实质与动机提供了多维的视角。
概括地讲,Terkourafi和Pinker两位学者的辩论主要是围绕下列四个问题展开的。
3.1 使用间接言语是否是一种合作行为?
传统上,关于言语研究的研究一般以Grice的合作原则为前提:交际双方相互配合,朝共同的目标努力,进而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Pinker首先对这个前提进行了否定。他指出,我们应该认清社会交际中合作与冲突并存的客观情况,现实生活中的交谈双方事实上不可能始终处于完美和谐的合作关系,相反,利益冲突和内在矛盾时有发生。在面对诸如行贿、威胁和性诱惑等场合下,说话人往往不能确定听话人会采取何种回应,于是经常会根据语境的具体需要,使用相应的非规约的间接言语。这样的非规约性的间接语言模棱两可,可以为说话双方提供更大的诠释余地和回旋空间,从而获得某种交际上的“利益分配”。因此,Pinker认为,间接言语是人们应对复杂的人际冲突关系时的策略需要,不可以用单纯的合作加以解释。
Terkourafi不赞同Pinker对合作理论的否定,认为Pinker混淆了“以言指事性合作”(locutionary cooperation)与“以言成事性合作”(perlocutionary cooperation)(见Attardo 1997)这一对概念。Terkourafi指出,即使是说话双方存在利益冲突,也必须依赖交流中的有效合作,保证信息沟通,才能采取进一步行动。以行贿交警为案例,违规司机在面对品行未知的交警时,使用间接言语创造回旋空间,即让腐败的交警察觉其行贿意图并受贿,但却不让正直的交警因行贿而将其逮捕。但交警必须遵守“言内合作”,正确理解违规司机的真实意图,才能选择接受贿赂还是坚持惩罚。Terkourafi强调,不论说话双方的社会关系如何,会话合作仍是间接言语的理解基础;基于“以言指事性合作”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意理论对于解释间接言语具有重要意义。
3.2 使用间接言语是否出于礼貌需求?
用礼貌原则解释间接言语已经得到大量实例证明(Fraser 1990;Paton&Wicks 1996;Holtgraves 2002)。研究发现,间接提出请求比直接提出请求更加礼貌,而且,间接的程度往往与礼貌程度相关,受到说话人和听话人的社会距离、权力差距和侵犯程度等影响。Brown&Levinson(1987)认为,非规约间接言语的礼貌程度最高,适合用来缓和最高程度的面子威胁。
但是,Pinker在研究中发现,在需要表达礼貌的情况(如寻求帮助)下,人们并不会总是使用间接言语;而在使用间接言语的场合,人们也并不总是传达礼貌,甚至传达礼貌是不合适的。没有人会认为用“非常抱歉,警官。请收下我的钱,放我过去好吗?”会是得体的,相比之下,间接言语“对不起,警官,我愿意为我的错误付出代价,你看我该怎么做呢?”则更具策略性。同样,间接言语也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符合礼貌要求,如“我昨天没有告诉你要锁门吗?”这样的询问会导致听话人觉得自己显而易见的能力和意愿受到公然质疑,反而显得不礼貌。而且,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受说话人操纵,需要听话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本身就是 “更不礼貌”的要求。
Terkourafi仍然维护传统研究中礼貌原则对于间接言语的阐释作用,认为这是多数情况下人们使用间接言语、尤其是规约性间接言语的原因。间接言语的优势在于能让人们在不破坏社会关系的情况下进行有效交流,如妻子会说“我感到有些冷”来委婉表达让丈夫关窗的请求。Terkourafi指出,礼貌原则符合人际交往的动机,即人们会尽可能地避免威胁说话双方关系的因素,而只有在紧急情况、发号施令等特殊情况下,才会违背礼貌,选择直接表达。
3.3 使用间接言语对社会关系有何影响?
Terkourafi和Pinker尽管都认为间接言语的选择和使用并非人人平等,会因双方身份地位、文化观点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两位学者对社会关系如何影响间接言语使用动机的分歧却贯穿于双方的辩论。在Pinker给出的冲突性对话中,说话人往往是出于对当前社会关系的不满,使用间接言语进行调整,为争取自身利益提供便利,如没有预订座位的客人使用间接言语和服务员套近乎,其目的乃是希望改变双方当前的生疏关系,让服务员能给予特殊照顾。因此,Pinker认为,间接言语的意义在于重构社会关系。Terkourafi没有直接反驳Pinker所举的例子,而是另外给出母女、夫妻间的对话,指出间接言语的理解需要说话双方共享大量的背景信息,如彼此的言语习惯和认知水平。一方面,这一过程本身依赖双方当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回顾双方共有信息本身亦可加强彼此社会关系。
当说话双方社会地位明显不对等时,社会地位高的人具有更大的使用间接言语的选择权。Pinker以上司和下属的谈话为例,表明作为上司的说话人会通过使用间接言语,试图摆脱自己的身份属性,与作为下属的听话人进行平等交流,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针对这一说法,Terkourafi指出,在间接言语的使用中,说话人比听话人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但说话人会出于巩固自身身份地位而使用间接言语。3.4 使用间接言语是否是一种低效交流方式?
在与Pinker的辩论中,Terkourafi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即不赞同传统研究中将直接言语视为默认言语,进而人们必须出于某种原因才会放弃这一“默认”交际方式。她认为,间接言语既符合礼貌原则,又更加简洁精练,更能满足现代文明交流的需要,也应该被看作是交际的默认言语方式。Terkourafi还从语言习得的角度分析了间接言语作为默认言语交际方式的优势所在。习语初期的儿童没有能力完成信息含量多的直接表达,只能使用间接言语,并依赖看护人的阐述,达到言语交际的目的。对于Terkourafi的说法,Pinker表示反驳,指出间接言语信息模糊,容易产生误解,导致低效交流,因而不能看作是默认言语方式。人们只会出于某种需要,才会牺牲准确的直接表达方式,使用间接言语。针对这一反驳,Terkourafi给出了夫妻晚宴讨论的例子,说明了间接言语的传递可以依赖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和语境信息,并不会阻碍理解,反而促使说话双方同时参与会话含意的构建,保证了交流的有效进行。她指出,传统的礼貌原则和面子原则以及Pinker提出的策略需要,其实只是人们使用间接言语的部分原因。言语本身具有多功能性,间接言语理论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综合考察Pinker和Terkourafi的辩论,笔者认为双方的分歧主要源于两人的不同分析视角。
Pinker的研究基于进化社会心理学的观察角度。根据该研究范式,人类作为复杂的交往动物会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适应环境,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他们会发展出各种有利于实现这一根本目的的社会关系(Buss 1990)。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iske提出的人际关系模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为四类:1)共同分享,团体间人我不分的共享关系,如家庭;2)平等匹配,相互间的平等互惠关系,如平级同事之间;3)权威排序,阶层间不对等的差级关系,如上司和下属;4)市场估价,根据损益比例计算的交易关系,如买方和卖方。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每一种社会关系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交际规则。Pinker发现,当人们所期望的关系与当前实际交往的关系匹配时,往往是于己有利的关系;而当所期望的关系与实际交往中的关系不匹配时会对自己不利。在后一种情况下,人们会使用间接言语进行回旋调整,为自己争取利益,这是人类社会交往方式进化的结果。以违规司机和交警为例,两者本来是权威排序的关系(交警高于司机),司机试图通过间接言语旁敲侧击,调至平等匹配的关系,期望以行贿换取免罚。正是出于这样的观察视角,Pinker将间接言语,尤其是非规约性间接言语的使用视为人类为了适应环境需要而发展出来的一种语言策略。话语双方构建会话含意的过程实质上是双方人际关系的博弈。
与Pinker不同,Terkourafi的观点根植于认知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视角,侧重交际双方的信息传递和表层交际意图,而非与人类关系发展相关的深层交际动机。根据Grice的推理交际模式,说话人给自己所意欲交际的意图提供证据,听话人结合语境推断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当丈夫对妻子说“明晚有个酒会”时,他希望妻子能够依赖共有知识和语境理解言外之意,如“我可能会晚点回来,你去接下孩子。”丈夫的话并不是为明晚酒会提供直接证据,而是为以言行事的交际意图提供直接的证据。但是,至于丈夫这样说的真正目的为何,是否是因不愿回家而编造理由,则不属于传统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因此,Terkourafi将间接言语视为一种语境依赖性较高的交流方式。话语双方通过“言内合作”保证信息沟通。
不难看出,两位学者的讨论都展示了对间接言语互动本质的关注——分析的对象从以往的说话人单方转至说话双方——在言语媒介两端的说话意图和听者理解的共同影响间接言语的使用和效用(Philips 2009)。二者的分歧其实是表面性的而非实质性的,原因在于他们关注了间接言语行为的不同维度和不同功能。Pinker从人类关系的进化角度出发,自然更关注间接言语行为使用的交际深层动机及其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关系的历时影响,如利益交换、逃避责任;Terkourafi则侧重从共时的交际行为本身出发,关注信息传递和会话理解。两位学者选取的例子体现了他们分析视角的差异:Pinker的例子来自利益交涉场合,如行贿、敲诈和性骚扰等。在这样的关系中,说话双方的沟通具有明显的目的性,说话人不得不斟酌言语,为自己争取利益。Pinker因此得出结论:间接言语是人类冲突交际的产物,间接言语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在冲突中获利。相比之下,Terkourafi所选取的例子多源于生活,如母女、夫妻之间。在这样相对轻松的关系中,说话人往往只是为了信息沟通,很少处心积虑琢磨言语,更不存在改变现存社会关系的动机。间接言语以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和交流默契为基础,达到沟通的目的,同时,省去了背景信息的间接言语更加简洁。正是基于以上优点,Terkourafi认为间接言语应该成为默认言语。显然,就间接言语行为而论,两位学者由于各执一端,虽各有道理,但都难免会失之偏颇。
纵观上述辩论,结合此前有关间接言语的研究,笔者将不同研究者对于间接言语的动机归因概括为下列三种原则,认为这三种原则结合在一起,似乎可对间接言语的形成原因和交际功能做出更为全面的阐释:
1)礼貌原则。主要以倡导人际修辞、提出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的Leech(1983)和带有人类学倾向、提出面子理论(Face Theory)的Brown&Levinson(1978/1987)为代表,间接言语的使用是出于礼貌的需要,受社会距离、权利差级和任务强加幅度的影响。如图1所示:在此坐标图中,原点代表言语间接需求零点,在社会距离、权利差距和任务强加幅度的共同作用下,实际需求点与原点的距离越远,礼貌的需求越高,言语的间接性也越强。根据礼貌原则,间接言语的使用有助于避免人际冲突,缓解面子威胁,提升人际和谐,是交际者具有理性的表现。
图1 间接言语的礼貌解读
2)默认原则。这一原则与Terkourafi将间接言语视为默认言语方式的理论主张一致,说话双方的共有背景知识是间接言语使用的基础。如图2所示:
图2 间接言语的默认性解读
两个圆代表分别代表发话人和受话人的背景知识,两个圆的重合度越大,说明双方的共有背景知识越多,则言语的间接性越强。说话双方依赖背景知识进行言内合作,保证沟通的有效进行。因此,默认原则可以用来解释高效的言语交际。
如何控制中药挥发油的质量是一直以来未能解决的大难题,充分发挥中药挥发油临床疗效、保证用户安全与适应性,保证其质量稳定则是前提。中药挥发油质量难控的原因有许多,如中药材产地与品种的多样性、药材前处理的多样化、提取工艺与设备的差异性及《中国药典》中有关挥发油质量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性等。本文通过查阅近期文献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就中药挥发油的质量控制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对挥发油在中成药中的应用现状及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中药挥发油及其中成药的质量能得到有效控制提供参考。
3)策略原则。该原则以Pinker为代表,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冲突与合作并存,间接言语经过长期的进化而发展成为冲突交际模型下说话人进行言语博弈、获得利益的工具。以如下博弈矩阵为例:
表1 交际博弈
以交警受贿的例子解释该博弈图,违规司机(即发话人)有行贿和交罚金两种应对策略,会应交警(即受话人)的不同意图,产生不同结果。当交警是品行正直(即不与司机合作)时,违规司机的有利选择是直接缴纳罚金,否则会因行贿而受到比缴纳罚金更严重的处罚。当交警品行腐败(即与发话人合作)时,违规司机的有利选择是行贿,用低于罚金的行贿款免除惩罚。在交警意图不明确时,违规司机可以通过间接表达,为自己争取受益可能性的同时规避风险。上述做法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违规司机和交警之间长期博弈而发生的形象。
笔者认为,间接言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用-语言现象,具有使用场合的广泛性、使用动机的多样性、意义解读的开放性。任何一种试图捕捉间接言语使用动因及实质的单一解释都难免有“盲人摸象”之嫌。Pinker和Terkourafi的观点都不是关于间接言语使用动因的终极、全部解读,即使考虑到Leech、Brown&Levinson的观点,也未必能穷尽所有的可能,因此可以预期,学界对于该现象的探讨甚至争论仍将继续下去。
发生在Pinker和Terkourafi之间的这场辩论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于间接言语的认识:间接言语并非单纯的语言现象,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身份地位、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对于间接言语需要引入多元化的分析视角,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家之言”带来的认识上的偏颇。
作为一种社会实践,间接言语灵活性极强,说话双方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有效有利的回应。另一方面,间接言语易滋生误解,意图解读不当反而会弄巧成拙。如何有效地利用间接言语的“双刃性”,值得研究者进一步探讨。
此外,如何加强间接言语的实证性研究,开展基于丰富语境信息的定性分析,可以避免现有研究中过多依赖研究者主体能力与经验而可能存在的主观性问题,从而为间接言语的理解及相关理论的建构提供更多客观的证据。
Attardo,Salvatore.1997.Locutionary and perlocutionary cooperation:The perlocutionary principle.JournalofPragmatics27:753-779.
Brown,Penelope,&Stephen Levinson.1978.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Politeness phenomena.QuestionsandPoliteness:StrategiesinSocialInteraction,ed.by Goody Esther N.,56-289.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wn,Penelope,&Stephen Levinson.1987.Politeness:SomeUniversalsinLanguageUs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uss,David.1990.Evolutionary social psychology:Prospects and pitfalls.MotivationandEmotion14(4):265-286.
Chen,Xinren(陈新仁).1994.Shitan jingji yuanze zai yanyu jiaoji zhong de yunxing试探经济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行[The operation of the economy principle in verbal communication].WaiyuXuekan外语学刊[StudiesinForeign Languages]1994.1:8-12.
Chen,Xinren(陈新仁).2009.XinbianYuyongxueJiaocheng新编语用学教程[ANewCourseBookinPragmatics]. Beijing:Waiyu Jiaoxue yu Yanjiu Chubanshe.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Fiske,Allen P.1992.The four elementary forms of sociality:Framework for a unified theory of social relations.PsychologicalReview99:689-723.
Grice,Herbert P.1975.Logic and conversation.SyntaxandSemantics(Vol.3:Speech Acts),ed.by Cole,Peter& Jerry Morgan,41-58.New York:Academic Press.
Grice,Herbert P.1989.Logic and conversation.StudiesintheWayofWords,ed.by Paul Grice,22-40.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udykunst,William,et al.1996.Theinfluence of cultural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self-construals,and individual values on communication styles across cultures.HumanCommunicationResearch22:510-543.
He,Ziran(何自然),&Xinren Chen(陈新仁).2004.DangdaiYuyongxue当代语用学[ContemporaryPragmatics]. Beijing:Waiyu Jiaoxue yu Yanjiu Chubanshe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
Holtgraves,Thomas.2002.LanguageasSocialAction.Mahwah:Erlbaum Associates.
Huang,Yan.2007.Pragma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iesling,Scott.2010.Introduction:Rethinking indirection and the indexical cycle.JournalofPragmatics42:279-282.
Kiesling,Scott,&Elka Johnson.2010.Four forms of interactional indirection.JournalofPragmatics42:292-306.
Lee,James,&Steven Pinker.2010.Rationales for indirect speech:The theory of the strategic speaker.Psychological Review117(3):785-807.
Leech,Geoffrey.1983.PrinciplesofPragma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yahara,Ayumu.1999.Examining cultural boundaries in the communication studies:The case of Japanes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KeioCommunicationReview21:23-35.
Morgan,Marey.2010.The presentation of indirectness and power in everyday life.JournalofPragmatics42:283-291.
随着潮水的消退,我们移动到此时已经完全暴露出来的一块岩石上。Alyn在这里架好设备,拍摄了一张标志性自拍,就是把自己作为夜空下的比例参考对象。调整相机角度,使大熊座位于岩石后方,他爬上岩石,从距离约40米远处遥控拍摄。几分钟后国际空间站就会消失,所以Alyn赶忙跑到岩石另一端的位置,架设器材准备拍摄国际空间站缓缓划破夜空的超长曝光照片。
Paton,Lee,&Mark Wicks.1996.The growth of the hospice movement in Japan.TheAmericanJournalofHospice &PalliativeCare13:26-31.
Philips,Susan.2010.Semantic and interactional indirectness in Tongan lexical honorification.JournalofPragmatics42:317-336.
Pinker,Steven.2007.The evolutionary social psychology of off-record indirect speech acts.InterculturalPragmatics4: 437-461.
Pinker,Steven.2011.Indirect speech,politeness,deniability,and relationship negotiation:Comment on Marina Terkourafi’s“The Puzzle of Indirect Speech”.JournalofPragmatics43:2866-2868.
Pinker,Steven,et al.2008.The logic of indirect speech.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105:833-838.
Searle,John.1969.SpeechAc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arle,John.1975.Indirect speech acts.SyntaxandSemantics(vol.III).ed.by Cole,Peter&Jerry Morgan,59-82.New York:Academic Press.
Singelis,Theodore,&William Brown.1995.Culture,self,and collectivist communication:Linking culture to individual behavior.HumanCommunicationResearch21:354-389.
Sperber,Dan,&Deirdre Wilson.1986.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Oxford:Blackwell.
Sperber,Dan,&Deirdre Wilson.1995.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second edition).Oxford:Blackwell.
Tannen,Deborah.2010.Abduction and identity in family interaction:Ventriloquizing as indirectness.JournalofPragmatics42:307-316.
Terkourafi,Marina.2011a.The puzzle of indirect speech.JournalofPragmatics43:2861-2865.
Terkourafi,Marina.2011b.Why direct speech is not a natural default:Rejoinder to Steven Pinker’s“Indirect Speech,Politeness,Deniability,and Relationship Negotiation”.JournalofPragmatics43:2869-2871.
Wang,Xueyu(王雪玉).2011.Yanyu jianjie xianxiang zhi zai sikao言语间接现象之再思考[Verbal indirectness revisited].WaiguoYuwenYanjiu外国语文研究[StudiesinLinguisticsandLiterature]2001.1:197-203.
The Essence and Motivation of Indirect Speech:A Review of the Debate between Terkourafi and Pinker
Chen Xinren Wang Yiyuan
EnglishDepartment,SchoolofForeignStudies,Nanjing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46
Indirect speech is a very common phenomenon in daily language use.The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proposed by John Searle,among others,has thrown much light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on.However,the theory still leaves some questions unanswered,such as“Why do language users bother to use language in an apparently roundabout way?”and“How can indirect speech achieve efficient informational exchange?”.The recent debate between Marina Terkourafi and Steven Pinker concerning the essence and motivation of indirect speech seems to further suggest that indirect speech is a complex social phenomenon rather than merely a linguistic one,and that as an interactive effect from such factors as social identity,social relations and social psychology. Indirect speech needs to be approached from a multitude of perspectives.
indirect speech;speech act;cooperation;politeness;debate
H030
A
1671-9484(2015)05-0517-09
陈新仁,男,1967年生,江苏盐城人。博士,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语用学理论与应用、外语教育与教学、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
王毅圆,女,1989年生,江西宜春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用学。
2012年12月2日 [定稿日期]2014年12月7日
10.7509/j.linsci.201412.028050
*本文为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改革型项目(NJU985JD05)及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成果。感谢《语言科学》编辑部及匿名审稿人的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