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外国语学校(212000) 刘 冉 ●
合作学习,作为现在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内涵是很丰富的,既有组内合作和组间合作,也有课内合作和课外合作.无论是组内还是组间,抑或是课内还是课外,小组合作学习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合作不仅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分组合作真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近两年,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对小组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小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分组和讨论,在课外学习方面也要求教师有更强的课程整合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学生有更强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
化学学科有天然的小组合作的需求和优势,在化学实验等环节中,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是教学的必然要求.学生在化学课堂上也更易于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更好的融入到小组合作中去.合作学习作为初三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实践和运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无论是分组本身的科学性还是合作内涵的拓展上,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即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组和在此基础上课内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
按照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不同学生在不同的智能方面可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分组之前要对学生的不同智能的相对优势和劣势有清楚的了解,这样才能分出相对平衡的小组,这种平衡不仅仅存在于各小组内,也存在于各小组之间.通常情况,小组合作有以下四种分组方法:均衡型、分层型、自主型和任务型.合理的分组将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
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在目前的初三化学教学中,任务型和均衡型的分组模式采取较多,而限于学生化学基础和其自身的探究欲望和能力,以及教师实际的控制能力和难度等因素考虑,分层型和自主型的分组模式则基本没有得到运用.所谓任务型分组,即围绕一个具体的任务或问题,由学生按照兴趣进行组合,任务之间可以有一定的难度差异.所谓均衡型分组,即班级内部的各个小组的水平相当,这样的分组方式有利于公平竞争.笔者的研究主要针对任务型和均衡型的分组模式.
1.从合作的角度来说,语言智能和人际智能是必备的,前者要求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后者要求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并且这两者有相通之处,当一个小组展示成果时,必然要求有学生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因此,无论是任务型还是均衡型,都要求组内至少有一名学生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带动组内其他学生通过更好的语言表达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样的,具备一定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学生也是每个小组所需要的,尤其是课外的小组合作,在老师的指导之外,更需要学生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
2.从化学学科本身来说,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来进行实验,同时也需要一定的逻辑和运算能力来进行推导和计算.尤其是在以实验任务为中心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如果没有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那么任务是无法很好完成的.并且动手能力只是一方面,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以及公式的推导计算等方面,每个小组同样需要这方面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来完成.从多元智能的理论来说,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即熟练的处置物品的能力,还有逻辑-数学智能在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中也是很重要的.
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为例,了解气体制备的原理和装置,与实际的实验操作用到的是不同的智能,有的学生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在分组中他们就适合进行原理的表述和实验总结,如概括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原理;有的学生操作能力更强,他们就适合完成仪器的连接、检查气密性、装药品、收集气体、气体性质的检验等步骤;有的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较强,他们就适合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如产生气体的速率、发光、变色、放热等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1.无论是均衡型分组还是任务型分组,分组只是形式,其根本目的还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进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这种能力,不仅仅局限于化学本身的学习和考试能力,更包括与化学有关的智能发展,即更好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的逻辑计算和身体运动能力等.
2.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结合现在的微课、慕课等教学形式,以任务为驱动,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增强信息检索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进而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增强.
同样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为例,课堂的实验结束之后,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进行及时的总结,还可以给学生拓展性的任务,还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加以指导,如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思考除了课堂实验方法之外其它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方法和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举一反三,通过自由组合,由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负责表述,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演示实验,在课堂上完成小组拓展任务汇报.
3.无论何种智能,归根结底是综合处于人的个体当中,不能单独片面的看待智能的种类.学生之间的不同智能虽然有客观差异,但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智能的优势和劣势,认识到不同的智能只会影响学习的进度和速度,但并不妨碍学生有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对化学学科的“学困生”的关注很重要,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学习面临的困难,不能因为某些方面智能的差异而否定自己,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与他人学习进度和速度的差距.
1.每个小组的人数不宜多,以4-6人为主,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任务要求,根据其不同的智能特点来给予其相应的任务,通过这样的分组方式来保证组与组之间的平衡.
2.每个小组需要动手能力、运算能力、表达能力这三个方面较强的学生来拥有初步完成任务的能力.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这三方面的智能相对较弱,但也要在某个方面起到辅助作用.
3.无论是均衡型还是任务型的分组都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小组运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变化,即从组长到组员,以及组员分配的任务都处于相对的动态,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学习他人优点的同时自己也得到锻炼和提高.并且,这种变化不仅仅在于分组构成的变化,也包括任务的变化,即课内任务与课外任务相结合.
如同多元智能的七种智能分类只是相对而言,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一样,小组合作学习也并不遵从绝对的教条.在初三的化学教学中,因材施教,在承认学生之间存在与化学相关的智能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小组合作让每个学生的化学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发展,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这才是小组合作的根本目的,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