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脉络

2015-08-15 00:45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曲阜7365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民族主义思潮民族

文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曲阜 7365)

民族主义思潮是近代以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社会思潮之一,这一思潮对中国自近代以来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思想文化都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展示出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纵观整个中国自近代以来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民族主义思潮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的发展状况,本文则以晚清时期、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三个时间段为主要切入点,对近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发展脉络作简要的梳理与分析。

一、晚清时期:民族主义思潮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产生

尽管清政府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但是封建传统文化仍然在晚清占据主导地位。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数十年间,为了寻求救国之道,统治者内部的洋务派与顽固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而要不要引进西学成为了当时论战的一个焦点,双方的争论促成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但事实上,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仍然有着严重的局限性。近年来,一些学者就认为在洋务运动时期的许多官员只是借“中体西用”之名行“中本西末”之实,而戚其章更是在《从中本西末到中体西用》一文提了出了“中体西用与洋务派无涉”的观点。由此可见,封建传统文化在当时的地位是根深蒂固的,西学的引进必然会遭受巨大的阻力,即使被引进,也很难被国内社会所重视,这也就促使一些新型知识分子在引进西学时,极力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源,这就导致了“西学中源”说的产生。例如,章太炎曾就中国存在民族主义思想予以论证:“民族主义,自太古原人之世,其根性故已潜在,远至今日,乃是发达,此生民之良知本能也。”[1]对于民族主义,孙中山在其革命活动策划初期也认为:“盖民族主义,实吾先民所遗留,初无待于外烁者也。 ”[2]

中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与近代以来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想冲击下形成的民族主义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郑大华就指出,中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信仰“天圆地方”说为其认识前提的“华夏中心”观,二是坚信华夏文明以至中华文明具有中心地位的 “华尊夷卑”观;三是强调“华夏”与其他少数民族区别的“华夷之辨”或“夷夏大防”的观念。

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西方列强依靠 “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腐败无能清政府无力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苟延残喘的清王朝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近代国际条约体系,西方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与冲击由此开始。

然而,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在真正意义上传入中国,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的惨败告终,《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素来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政府被“蕞尔小国”日本打败,对国人产生了莫大的刺激,当时,面对列强瓜分中国的严重的民族危机,在一些有识之士积极引进西方近现代民族主义思想,并以宣传这一思想作为进一步唤醒国人民族意识,求得民族生存的重要途径。在这些新型知识分子怀着救国理想到处奔走呼号宣传西方民族主义思想,一些普通民众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感染。

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传入,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民族主义的“华夏中心”观、“华尊夷卑”观以及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之上的“华夷之辨”和“夷夏大防”的观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传统的民族观念,如华夏文化中心的地理观念、华夏文化的优越意识以及传统“华夷之辨”观念,由于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开始逐渐式微。而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国人逐渐萌发出新的世界观念和民族意识,使得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在中西思想的交融下逐步产生并发展起来。晚清时期,救国成为民族主义的主要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迅速出现并发展起来,而目前的国内学术界也将甲午中日战争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标志。晚清时期,中国民族主义表现为种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三种形态。种族民族主义又称为汉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以保持和鼓吹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特征。政治民族主义主要以建立民族国家为目标。

对于晚晴时期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状况及其原因,学者陶绪有着十分全面的见解:“一方面,传统民族观念在近代经历了一个复杂、渐变的过程,有的内容不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而被淘汰,有的则因新的历史条件而发生变化,就在这一过程产生了近代民族意识,从而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潮形成准备了条件。另一方面,西方民族主义思想对晚晴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

事实上,晚清时期,中国传统的民族思想虽然呈现出一种式微的趋向,但在当时社会仍然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力。梁漱溟在他1940年著作《中国文化要义》中就曾经指出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的一些优势:一、中国民族独自创发;二,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三、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历久仍存;四、同化力强,对于外来文化,能够包容吸收,而不为其动摇变更;五、民族融拓最大,能吸收若干邻邦外族,两千年来不复有何改变与进步;七、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4]相对来说,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在晚晴时期还并不是十分成熟,主要流行于精英阶层,与普通大众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的。然而,在晚清时期产生的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作为中西民族观念的最初结合方式,有着历史的合理性,但是,就总体上来看,晚清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想只是一种带有功利色彩、粗糙的、直接的文化整合或嫁接,没有得到更深入的研究,所以,中西思想文化在碰撞、融合产生之后,它们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没有被克服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

二、民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与高涨时期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取代了大清帝国,民主共和政体在形式上得以的确立,中华民国的确立表明统治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崩溃。民主共和观念在精英阶层的积极宣传和鼓吹下逐渐深入人心,促进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解放,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为普通大众了解并接受,民族主义在民国时期的发展较之晚清时期可以说前进了一大步。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时期也已经意识到若想建立单一的汉民族国家,排满,反满等都是不切实际的,这使得孙中山修改了前面比较盲目的革命理念,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实现了由狭隘的小民族主义向大民族主义的转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首次提出了国内各民族平等和团结的主张,这一主张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中华民国的建立,以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标志着民族主义的目标已经达成,于是将重点转向解决民生问题,这种认识显然是脱离当时民国时期实际状况的。刚刚成立的中华民国更多意义上只是徒有虚名的民族国家,因为它“既不能提出一个新的、综合性的世界观,又未建立起一套可行的政治制度”,中国社会依旧是迷茫混乱,国内封建军阀阻的破坏和国外帝国主义的干涉表明刚刚建立的中华民国还是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内忧外患问题,所以,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的目标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

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政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最终为袁世凯政府所接受,这一行径使中华民族蒙受屈辱,国家主权遭受践踏,民族国家的存亡成为最大最根本也是最现实的问题。中国民众对依靠民族国家的权威来抗拒外来压力寄予厚望,然而袁世凯政府显然难以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免受损失,因而激起全国人民强烈的反日情绪,这种反日情绪体了出中国民众强烈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情感。

在“二十一条”中日交涉期间,民族主义激情成为群众反日运动的最主要动力。“市民爱国会”、“中华国民请愿会”、“国民对日同志会”等国内团体成立,向袁世凯政府表达“毁家捐躯,以纾国难”,并且发起抵制日货运动。反日运动迅速由国内发展到国外,留日学生在上海和北京刊出《泣告全国同胞书》,号召中国人心未死者,“坚持爱国之毅力”,团结一致以为政府后盾。为抗议日本政府,他们有四千多人集体归国。日本“二十一条”再次让中国人意识到帝国主义对华野心的残酷现实,激起了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新高涨。民国在袁世凯死后内部矛盾暴露无遗,军阀混战,政权更迭,整个中国政治社会都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之中。中华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实现为民众建构一个良好的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建立之初的民国与民族主义想要建立的独立富强的民族共和国的目标相去甚远。

美国华裔学者周策纵认为,“二十一条”在中国人民中引起两个重要后果:其一,在反日情绪的激荡下,新的民族主义逐渐形成,中国人的觉悟到如要生存就必须起来反抗外国的侵略。他引用当时西方观察者的话,“中国的青年眼见他们的祖国要被吞并,日本在二十一条所表现的态度,毫无疑问的显示出中国唯一的希望便是,采取强烈激进的民族主义政策。”其二,来自国外侵略的压力使中国全国在那一段时期产生了团结一致的精神,随着袁世凯帝制野心的暴露,中国人们尤其是新知识分子更加明确:要救中国,还必须铲除所有的军阀和卖国者。[5]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彻底毁灭了中国人民对以欧美为代表的国际社会所抱有的希望,引发了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国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怀也大大增加,其中,新型知识分子与现代西方文明有着较多的接触,因而他们对民族—国家问题有着较多新的理解,他们在推动西方民族主义思想中国化和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先导作用。他们奔走呼号,希望从思想和行动上团结大众,实现“救国”的目标,推动中国民族国家制度形态的确立与国家统一民族独立。如林长民在5月2日《晨报》上大声呼吁:“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这正是五四时期新型知识分子在民族国家面临危亡时一种急切救国情怀的表达。

五四运动所掀起的反帝爱国热潮迅速波及全国,“五四知识分子竭力主张采纳当时在中国所理解的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以及价值观念”,其原因是这些被认为“对维护和重建中国的民族—国家大有助益”。这也正是体现了五四运动时期精英知识分子阶层对于建立民族国家的追求。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情感的示威”,民族国家成为人民新的效忠对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号,猛烈攻击中国封建礼教等旧的思想传统,是一次彻底的反封建的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中国民族主义继“二十一条”反日运动后的一次更大的爆发,这场运动表达出强烈的救国意识和强国愿望,许多社会和政治团体也纷纷加入到运动中来使反帝爱国运动的力量空前强大,充分体现了民族正义的感召力。

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主义力量的展现,它体现了民族主义拯救危亡、动员和组织整个社会起来捍卫国家与民族利益、尊严的有效性,从而开启了现代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新高潮。郑大华认为五四运动时期民族主义发展迅速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二是俄国十月革命、列宁和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权”思想的影响。[6]五四运动的爆发也让孙中山等人重新审视民族主义,1924年,孙中山在题为《民族主义》的讲演中,对“民族做了明确的限定。”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明确了反帝主张,这也是民国时期民族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首要特色。此外,孙中山还提出要打倒反革命军阀,指出北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推翻军阀,更在于推到军阀所赖以生存的帝国主义。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战争逐渐演变成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也标志着民族主义精神上升到空前的高度。

总而言之,资产阶级革命派推动建立的民国的实际效果并不太尽如人意:对外,他无法组织、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力量抗拒外来干涉,捍卫国家主权,保护民族利益;对内,实质上的统一民族国家的符号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因而形式上的民国并不能给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以物质利益和精神安顿,这种虚有的符号难以成为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各地军阀只关注自身利益,置民族大义于不顾,这就使“反军阀”也成为现代民族主义的应有之义。

民国时期的民族主义相对于晚清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想更为完善也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民族主义思想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精英阶层,而是影响到普通大众,有着重要的思想解放与启蒙意义。纵览整个民国时期,政治民族主义在各种民族主义思潮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族国家形式上的建立,也促使中国民族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民国时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国民大革命以及抗日战争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主义向下层群众的扩展。特别是在八年抗战期间,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标志着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泛度。国民党在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将重点由抗战转移到加强建国和巩固自身统治上,从而表现出“上层的民族主义”的狭隘性,而共产党是始终维护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并积极宣传促使广大民众接受民族主义的主要力量,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打败国民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从狂热的民族意识到维护民族利益行动的开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利用国家民族主义建立独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任务基本完成,《共同纲领》规定“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和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和调动起来。随后,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开幕词发出“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的号召。至此,建设一个富强的现代化国家的任务成为主要任务,标志着中国国家民族主义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早期,民族主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巩固和维护新生政权;二是开展国家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推动中国的现代化。中国民众的民众的民族主义热情对我国国家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后来这种建设国家的热情有表现为意识形态的高涨,加上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清醒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社会缺乏准确的认识,对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民族主义越来越偏离民族国家建设的内涵,致使之前它对国家建设的积极作用大打折扣,但不可否定,意识形态诉求间接的体现了民族主义,使中国民族国家的身份得以强化。唐建兵就认为,冷战的开始在不自觉中将刚刚获得独立的中国推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增强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实力,凸显其重要地位,处处以社会主义“老大哥”自居,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这严重违背了新中国倡导的民族自决和国家平等原则,为抵制苏联的这种行为,以民族自决为目标的民族主义思潮再次在稚嫩的新中国勃兴,掀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中苏论战及争取民族自决的国际民族主义运动。[7]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开始甚嚣尘上,民族主义也在那个激情泛滥的时代逐渐迷失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整个国家和民族也陷入一种迷茫、混乱的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不断加强,民族主义思潮重新焕发光彩,发展迅速,各种表现民族主义、维护民族利益的事件层出不穷,这使得民族主义思潮逐渐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中不可忽视一种思想力量。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人民尤其是普通民众的各种表现民族主义心态、维护民族利益的行为不断增多,这些行为包括国人在“银河号”事件中积极维护国家主权;积极参与维护钓鱼岛主权的活动;积极参与谴责美军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行动;不断掀起反对西方文化的“国学热”运动。进入21世纪以来,类似的行动仍在进行,包括2001年的谴责美军撞击中国军机的行动;2003年由网友联合发起的要求日本赔偿在华遗留化学武器泄露所造成的损失的抗议行动;2005年广大民众抗议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以及拒绝日货的行动;2008年的民众反对 “藏独”等民族分裂势力的行动;2010年民众发起的维护中国在南海主权的行动;2012年以来具有全民参与性质的、不断深入开展的包围钓鱼岛的行动。可见,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正在推动中国在国际事务当中不断发挥作用,而除了国力的增长之外,不合理的国际利益格局及寻求政治正当性的冲动,[8]也是这一阶段中国民众不断参与争取民众利益行动的重要原因。

要理解今天的中国民族主义,我们必须要把目光从党派宣传转向体现中国人生活以及他们的现实情感。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人民革命,所以党和国家融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但在随后的时期,当下的大众民族主义者更多提到的是“祖国”和“中华民族”。因为这种人民民族主义的排外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国家民族主义相同的,西方的分析人士因此常常把时下的民族主义者看做是被利用的工具,这种观点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在今天的中国,民众的网络正在向国家对民族主义的垄断发起挑战,民众在与民族问题相关的国际政治中正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纵观整个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民族主义思想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始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首先,民族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其次,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强化民族整合性的作用;最后、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变化不断给人们以新的思想启示,即学习和引进国外的思想文化,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民族主义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不断适应当时的具体国情而呈现出不同的状况,充分显示出了民族主义思想极强的适应性与强大的生命力。

总而言之,探索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脉络对于我们是很有启发的,历史的实践证明,一种思想理论只有适合本国国情,同时能够与时俱进才能被国民广泛接受并得以发展,民族主义思想在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概况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1]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C].//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194.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七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60.

[3]陶绪.晚清民族主义思潮[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

[5][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9.

[6]郑大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过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7]唐建兵.刍议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嬗变与走向[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03).

[8]房宁,王炳权.民族主义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民族主义思潮民族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我们的民族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