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琼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大连 1 16600)
据调查,近五年内,60%的高校发生过暴力、盗窃、火灾、自杀、他杀、性骚扰、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校园交通事故、绑架、学生失踪等危机事件,并且事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构建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预防与应急处置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大学生危机事件,是指以大学生为主体或涉及大学生利益的,主要发生在高校校园内的,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或潜伏尚未发作的,对学校的声誉、秩序或部分成员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1]大学生危机事件可分为政治性危机、社会性危机、心理性危机和自然性危机四大类。[2]大学生危机事件一般具有敏感性、危害性、群体性、突发性、传染性等特点。
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是指管理者对大学生危机事件的自然演进过程加以监视、预警、预防和控制的过程。[3]
目前,我国没有针对预防和应急处置大学生危机事件的专门立法。当危机事件发生后,通常依据其他相关法律指导工作,如《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对于高校来说,应公正、透明的处理危机事件,保护学生、学校、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和既定利益,将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管理纳入法治轨道。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出发,预防比处置更重要。
大学生危机事件预防首先要确立管理主体,校内预防管理主体一般主要由学校党委、学生处、辅导员、学生干部组成,或是以院系为单位,建立基层预防管理系统,一般包括分院领导、学办、班级导师、班委会。各主体应有明确的任务和责任,又要互相合作、沟通顺畅、协同管理。各级管理主体应通过学习交流、参加应急培训等方式提高危机事件管理水平。
辅导员作为一线的学生工作者与学生接触频繁,沟通密切,易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和思想动态,可以对学生中存在的危机隐患提前察觉和监测,从而有效地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因此,辅导员要做好以下危机预防工作:
1.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目前,“90后”是高校学生主要人群,从小生活在安定、和谐的环境中,缺乏危机防范、自我保护、辨别是非等社会经验。因此,应提高学生危机预防意识和能力,危机预警教育应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2.发挥学生干部作用。定期召开学生干部会议,尤其发生政治敏感事件或国内外局势紧张时期,更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以寝室为单位,建立信息员网络,自下而上,确保第一时间可以监控到潜在危机。
3.加强网络监管。越来越多的学生自由的在网络上发表观点、讨论问题、宣泄情绪,对社会热点、敏感话题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加强论坛、微信群、QQ群等开放平台的监管,可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有助于预防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
4.重点排查特殊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比如重点关注贫困生群体;重点关注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学生;重点关注新生环境适应问题;重点关注就业困难学生;重点关注失恋或家庭发生变故的学生,等等。
在他的童年时代,他就常常一个人蹲在小河边看河里游来游去的鱼,心中不住地想:我若是能变成一条鱼该多好啊!
大学的公共场所都有合理、明确的规章制度,比如在寝室不允许使用违章电器等。在要求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同时,学校要加强公共设施的安全,比如定期检查电源线路是否老化、墙砖是否脱落、逃生通道是否通畅等。周到细致的后勤保障工作,可有效避免意外伤害危机。
学校应每年邀请专业人员开展治安安全、防火防盗等知识讲座,并组织全体师生进行应急模拟演习,重点针对突发火灾、水灾、雪灾、风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的人员疏散和发生暴力、踩踏等人为危机时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大学生要独立面对学业、人际、就业、情感、生活等各方面压力,极易出现心理危机,此时进行危机疏导尤为重要。高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讲座,成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解决困扰问题,消除不良情绪。
高校建立各类学生组织、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大学生活的忙碌和丰富。通过锻炼学生组织协调、人际交往能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安全感和归属感,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积极的面对一切,以减小校园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科学的、高效的、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可对突发的校园危机事件做出快速的、有效的应急响应,做到层层上报、统筹安排、组织救援、控制发展,最大限度的减小危机事件给师生、学校、社会产生的危害及损失。
一旦发生学生自杀、他杀、突发疾病等死亡事件,知情人员立即向110或120报警,并对当事人进行劝说,或迅速实施抢救处理。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做好封锁现场、影像留存、确认目击证人等现场保护工作,配合公安机关做好侦破工作。辅导员及时通知家长到校,做好家长来校的接待和安抚工作,同时做好周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心理干预,防止谣言的产生和传播。
发现学生未经批准擅自离校不归,知情人员应及时将情况向学校报告。辅导员应迅速组织力量查找,同时立即与家长联系,寻找线索,必要时要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学生发生交通意外、溺水或其他重大恶性事故,辅导员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报警,并向校领导报告,同时赶赴现场进行营救或了解情况,积极配合医院和交警部门,做好对受伤学生的救治和事故处理工作,并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配合学校处理好善后事宜。
相关负责人员须在第一时间到达事发现场,了解事件情况,疏散现场,防止事态恶化和对其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并将情况及时上报校领导。学生疏散后,相关部门迅速采取个别谈心、小型会议等方式为带头者提供信访渠道,掌握问题症结,依据校规校纪对问题的合理部分给予解决答复或上报研究解决,对聚众滋事、煽动造谣、打砸抢烧者给予相应的处分。
学生打架或群殴、暴力伤害等恶性事件,辅导员和校警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控制局面,将参与打架的学生带离现场,疏散围观学生。视情况拨打110报警和120急救。事后对双方当事人展开调查取证工作,通知双方学生家长和亲属,并做好接待和安抚工作。
宿舍值班教师、辅导员接到报警,应第一时间赶到起火现场,迅速对火情做出判断。如是初期火情,应迅速切断火场电源,组织学生利用楼层灭火器具进行及时扑救,指挥火场的住宿人员迅速撤离现场。若发现火情失控,应遵循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拨打119火警电话并在消防人员到来之前,尽全力营救被困人员,组织人员疏散,在确保学生安全撤出火场后,再向学校报告情况。
辅导员在接到学生发生突发性疾病、食物中毒或发生疑似群体性传染病的报告后,应立即在第一时间到现场核实情况,做出初步判断。如果是突发性疾病或食物中毒,应迅速联系校卫生所,严重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是疑似群体性传染病,应要求宿舍管理员配合,迅速隔离患传染病学生和与其接触过的人员,并向校卫生所、学工部报告。联系家长做好接待安抚工作。
接到学生报案后,应告知学生要保护案发现场,并立即向学工办报告,同时拨打安全保卫部电话。配合安全保卫部调查取证,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做好登记,安慰被盗同学。安全保卫部视情况决定是否报警。
危机事件过后,重在消除社会影响,恢复正常教学状态。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消除影响。危机事件发生后,学生在心理或生理上都会受到影响,学校应尽快从医疗救助、安抚慰问、心理疏导、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复原。
2.恢复秩序。学校应对受危机事件影响的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或更换,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教学秩序。
3.责任追究。对危机事件原因全面展开调查,界定事件性质、起因、后果和责任,追究事故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做出相应处理。
4.善后赔偿。依据调查结果对受害人损失进行评估、安抚或提供司法援助。学校安排专人办理善后赔偿工作,包括联系保险赔偿。
5.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危机事件过后,学校应该从应急程序、应急处理、救援设施、逃生能力、各部门沟通协调等方面总结经验教训,加以改进,完善校园危机事件管理预案。
综上,建立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预防与应急处置体系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漆小萍.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2]耿依娜.近年来国内校园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3]漆小萍.中外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比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