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辉煌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黄山245000)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在高职基础文化课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积极调整课程结构,深化课程改革,针对职业院校学生认知特点,加强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改革学科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公共基础课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1]
高职学校的专业基础课一般是在完成公共文化课程学习后,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前的一类必修课程。该类课程侧重基础理论知识讲解,又针对专业课的专业性,为学生转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鉴于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加之目前高职学生入学起点低,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如何讲好专业基础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摆脱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的尴尬困境已成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所面临的教改课题。[2]
近些年来在茶叶化学这门茶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其与茶学专业课程模块的紧密相关性,注重职业元素,从对接职业标准、贴近岗位工作、更新课程内容、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方式及创新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
茶叶化学教学以茶叶为研究主体,研究茶叶中的化学问题。实际上茶叶生产与茶叶化学紧密联系,可以说化学渗透到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渗透到茶树栽培、茶叶加工、茶叶审评及茶叶包装贮运等几门主要专业课的内容中。[3]123-124
茶树是活的生命有机体,其鲜叶内含物质含量和组成状况是构成茶叶品质的物质基础。通过茶树栽培的学习,了解鲜叶内含物质在茶树机体内代谢状况及茶园栽培管理知识,这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化学问题。[3]123-124
茶叶加工的实质是利用茶叶生化特性,通过不同工序,促使茶叶的内含成分和外形发生相应变化。如绿茶通过加温破坏酶的活性,终止茶叶生化反应;红茶发酵则是充分利用茶叶生化反应;而利用粗老茶及茶的废弃物如茶梗、茶末、茶渣等提取可利用的活性物质和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等功能性成分;进一步研究开发茶功能性新产品则主要靠的是化学、物理的方法和技术。
茶叶品质优劣的评定涉及茶叶的色、香、味、形等指标,面对工业发展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离不开常规理化检验。
此外,除了产品推介宣传,包装最主要的功能是防止茶叶贮藏、流通过程中品质的劣变。茶叶具有陈化、吸湿、吸异、易脆等化学物理特性,与茶叶本身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有关系,而包装用的材料也是化工产品。
在茶叶化学教学中,应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茶叶化学知识,熟悉茶学专业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并能够在茶树栽培、茶叶加工、茶叶审评及包装贮运方面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工作任务。学生要明确职业能力、职业场景和必备的职业知识,[4]207-208这就需要将这些职业元素渗透于茶叶化学的教学中。因此,在茶叶化学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茶学专业教学的专业性,在教学中注重职业元素,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活动的灵魂。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教学必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关联、与职业能力培养相沟通的教学切入点显得尤为重要。如茶叶生产与化学紧密相关,发展绿色化学就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使其变为安全、清洁的生产,而茶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则必须走清洁化生产之路。因此,可以借鉴和利用绿色化学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实施茶叶清洁化生产技术,发展绿色茶、无公害茶、有机茶,做强做大茶产业。又如目前茶与人体健康的研究方兴未艾,茶既是饮料,又可用来防病、治病,集药、食于一体,两种功效兼备。茶叶作为丰富的天然药物和保健食品资源,开发前景广阔,茶叶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利用正是当前茶叶化学、生物化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这样就从意识上端正了学生对茶叶化学学习的态度;而教师在明确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学所设计的方案才能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才能避免盲目性,增强针对性。[5]
茶叶化学主要教学任务之一是关于茶叶内含物化学。内含物包括酶、多酚类、糖、氨基酸、咖啡碱、维生素、矿质营养元素、香味物质等,教材编写侧重于其结构、性质和生理功能。虽然内容理论性强,条理清晰,但难度偏大,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基于此,在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法,设定角色,比如让学生扮演茶叶生产员工、茶营销商、茶专家、茶企业家、顾客等不同角色,以此出发来设计课题,如六大茶类的区别,真假茶之鉴别,新、陈茶之鉴别,茶与健康的关系,泡茶水的选择,茶叶的贮藏保鲜,如何选好茶,如何购买新茶等。依据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活动的典型情境为导向,对教材内容结构进行了重整,将课本知识和职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5]如在学习对茶叶内含物多酚类物质、茶叶类脂类章节时,以《茶叶审评》中职业技能鉴定评茶员工种的要求,以茶叶的颜色为中心,优化教学内容,梳理茶叶中的色素知识点,这就大大增强了学生职业(专业)的适应性与针对性。学生以评茶员的身份与要求来学习该章节知识,条理清楚,思路明晰,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被大大激发。
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动态,关注企业发展是理论教学的第一手鲜活教学资源。[5]2010年黄山市谢裕大茶叶公司与安徽省内某高校、某光电技术公司共同研发出“茶叶品质分析仪”(俗称“生茶报价仪”),解决了茶叶生产中鲜叶收购的质量等级评价问题,具备客观、快速的优点;黄山满仓茶业有限公司与有关科研单位合作,运用高科技专利技术培育出“富硒猴魁”新产品,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太平猴魁茶的产品附加值;黄山歙县茶商徐清和花巨资请茶农移栽兰花入茶园,建立兰花茶基地,以兰香入茶,开发新品种;2011年日本地震造成核泄漏事故,茶学界捐赠茶多酚产品,帮助他们抵抗辐射,增强免疫力;2013年黄山茶叶质量安全研究中心通过能力验证,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被CNCA、CNAS等组织测量验证和审核通过,为黄山市本地区及周边省市茶叶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保证。在教学中及时补充这样一些企业信息,并结合实训带领学生深入到企业、基地去参观、见习。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理论知识,紧跟专业前沿动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对接企业要求,为今后顺利入职提供了有利参考。
教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一种重要教学资源,由于茶学专业的特色性,目前全国仅有为数不多的职业学校开设茶学加工生产及检验、营销等专业。中国农业出版社组织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及兄弟院校共同编写的“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虽未包含茶叶化学这门课程,但在几次编写组会议上参会同行对茶学几门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的编写均有积极的建议与思路,因此有必要在学校层面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对前期教学资源予以有效整理,完善课程资源的开发。基于此,参照《茶叶加工》中的茶叶成分、《茶叶审评》中的理化检验、《茶与文化》中的茶与健康等内容,并结合本科院校教材如《茶叶生物化学》《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等,教研组编写了讲义,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录制了影像视频,在教学试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基础课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企业,了解生产流程、企业文化、前沿动态、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整理、编辑教学素材或讲义,通过真实的案例去丰富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这是基础课生动活泼、学生易于理解的制胜法宝。
在高职茶叶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注重职业元素,有许多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申报院级课题“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课程改革探讨”,这有利于集中教研组同仁合力,集思广益,在院领导、科研部、教研室的支持下,发挥广大教师积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践,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上升到一定理论层次,为与之相关的基础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外,茶叶化学课程中丰富的茶叶内含物及其功能性成分知识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以此为线索,与学院医学系联合开展“茶与健康”研究课题申报,将其划分为若干子课题,如六大茶类的保健功能、茶的功能性成分开发、茶疗茶食与健康、茶文化与精神健康等。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茶与健康走近全院师生中,倡导健康饮茶和时尚礼仪。
以往的课程考核评价重点放在对本课程内容的记忆上,在对课程的理解及应用上存在很大不足,考试考不出学生的真实成绩,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在茶叶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采用阶段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试卷答题、小论文、企业调查等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手段,并尝试采用“后续性”的评价方式,结合随后进行的专业课程学习,由基础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共同给出综合评价。围绕茶叶各工种技能考核要求,特别是各工种理论知识考核中与茶叶化学相关部分出题,模拟技能工种考核的理论考核,加强了针对性与实战性。这样大大丰富了考核评价体系,在考核评价上达成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对接,促进了学生基础课程学习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基础课程教学中应注重职业元素,重在服务学生专业学习,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课程教学中,推动高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这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14-12-20].http://www.jyb.cn/info/jyzck/201204/t20120420_489295.html.
[2]陈祥德,邵斌飞.在文化课教学中强化职业元素[N].中国教育报,2011-06-06.
[3]徐奕鼎.从生产与化学的关系谈茶叶清洁生产[J].茶业通报,2004(3).
[4]仲崇奕.职业元素渗透教学模式的应用[J].北方经贸,2013(5).
[5]汪辉煌.在《茶叶化学》教学中强化职业元素的几点思考[EB/OL].[2015-01-16].http://teacherbeta.teacher.com.cn/Guopei Adnin/Homework/Showstudent Hoomework.asps.20110809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