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心理学史为例

2015-08-15 00:46张孝义汪海彬王瑞乐
黄山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讲授心理学理论

张孝义,汪海彬,王瑞乐

(黄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一、心理学史课程解读

心理学史纵向讲述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属于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心理学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1]376-378心理学史的发展见证了其他心理学课程的发展,所以学习心理学史也就了解了其他心理学课程的来龙去脉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心理学史的课程地位

心理学发展的最大挑战是心理学的发展倾向,即心理学的发展是趋向统一,还是趋向于分化、分散。学界担心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学最终被分化或被瓦解了,不再有心理学了。心理学史属于为数不多的心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在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心理学史都占有比较显赫的位置。

(二)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1.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培养历史思维

通过学习心理学史可以知道每个心理学流派的理论缘起,洞察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学科发展等对其产生的影响。例如,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就有不同的起源,有哲学的起源、生理学的起源、心理物理学的推动等,这些不同的起源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一起推动了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同时,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心理学理论,其实都有可以沟通和整合的基础。这些都需要建立在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之上。

2.心理学史的学习有助于培养理论思维

科学的心理学是实验、实证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实证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但是只有实验、实证的研究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理论思维的高度提炼与总结。恩格斯指出:“无论对一切理论思维多么轻视,可是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2]300心理学史是讲述心理学各种流派理论发展的历史,对于某心理学流派的来龙去脉、优缺点等内容的分析非常到位。因此,掌握了心理学史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3.学习心理学史有利于指导研究实践

心理学史看似一门理论气息浓厚的学科,其实与研究实践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任何研究实践都需要理论指导,构建一个好的理论对于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好的理论往往是比较实用的,理论知识往往是从实践中得来,并应用到实践中去的。

二、现阶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从教学内容来看,存在的两个问题是“两多两少”。一是西方多,中国少。西方的心理学知识讲授较多,48个课时能占到40-45个课时;中国的心理学理论讲授较少,大多只有3个课时。二是历史多,趋势少。针对20世纪的经典理论阐释较多,而21世纪心理学的新发展与新趋势讲授较少。

1.关于中西方心理学思想的融会贯通问题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也有独到的本土心理学。由于课程内容设置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中国本土的心理学发展,导致培养出来的心理学专业学生言必称“西方”、“欧美”,并能脱口说出1879年、莱比锡大学、冯特、弗洛伊德等西方心理学时间及西方心理学伟人,但较少有学生能掌握中国心理学的内容和特点。这种状况对我国心理学学科的传播和发展有负面影响。

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中西方心理学史的融会贯通。可以有先后,但最重要的是做到中西心理学历史、思想的比较。可以纵向对比,也可以横向对照,在中西心理学思想的融会中找到启示和意义。这不仅有助于中西心理学历史的融会贯通,也可以提升我国心理学历史的地位和影响。

2.关于古典心理学流派与现代心理学趋势发展的问题

科学心理学于1879年诞生,发展历史比较短,但从20世纪以来发展较快,新思想、新理论层出不穷。21世纪以来,一些古典的心理学流派如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已逐渐式微,而新思潮、新趋势正发展壮大。相比之下,大部分心理学史教材还没有反映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新思潮。

因此心理学史课程应重视对最新趋势的介绍。其中比较突出的有认知神经科学、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等新学科,它们丰富和拓展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模式。比如认知神经科学关于突触变化调节记忆的形成、记忆的分子基因研究、智能机器及机器人的制造,这些都是心理学最新的研究课题。

(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分析,主要问题是学生参与程度较小,教学中讲授较多,研讨较少。心理学史大多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解释来完成教学工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够,讨论几乎没有。实际课堂往往采取“教师悉心讲、学生认真听”的思路。教学方法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有针对性地分发给学生一些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往往是心理学大家本人撰写的论文,教师让其提前一个星期阅读。在下一周的课堂教学时,教师结合这些资料予以讲解,加深学生对心理学经典理论的认知。同时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开展课堂讨论,例如精神分析适合中国文化吗,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与孔子的人生六阶段有何区别与联系。讨论大多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点评,教师起到整合、管理的作用。这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效果也比较好。

2.主题研究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心理学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未能解决,有些问题到现在依然没有完全确定的结论。例如身心关系,人性善恶论,遗传、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等。在教学中,把这些问题作为专题来让学生进行研究,鼓励学生查找资料,整理思路,制作课件,并进行短时间的课堂分享。这些措施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变压力为动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去。

3.学生试讲,辅以教师的点评与分析

心理学史课程教学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历史事件及其相关意义,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会更牢固。学生在课堂试讲,辅以教师的点评与分析。可选出几个重要的研究,如恋母情结存在吗,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学生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并要掌握精神分析的经典理论和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生在思考问题、查找文献、制作课件、课堂试讲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相关心理学流派的掌握,培养了自学、思考、动手的学习习惯。

(三)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心理学史以往的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占到70%,平时成绩为30%。该考核对学生的记忆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在考前突击复习、背诵,可能就会取得良好的成绩,而平时认真听讲的重要性降低。这导致了一部分学生不看重平时的学习而重视考前突击,使考试成为一种走过场的工具,忽视了学生真实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史课程的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兼顾课堂表现、期末考试、论文撰写等形式,改变为全过程、多样化的PSF考核方式,满分为100分。

P(participation)代表对学生课程参与度的评价,主要根据学生上课考勤、课堂回答问题积极性等情况综合评定,比例占10%。

S(serial process evaluation)代表对一个学生系列的过程评价,根据心理学史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适当安排多次考核,比例为50%。其中有三种考核方式,分别是读书笔记、课堂辩论、团队作业。读书笔记是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选一些心理学家的著作,请学生认真读并完成读书笔记,权重为15%。(并请读书笔记完成较好者在课堂中为其他学生分享)课堂辩论是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选取一些不同心理学流派的不同观点,请学生按照观点分为2-3个团队,查阅资料,认真准备,并按小组进行辩论,权重为15%。团队作业是对全部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性别搭配合适,每组学生6-8名。在心理学史课程讲授过程中,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学家,抽取他们的英文著作和论文,每个小组一篇论文,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每位学生翻译其中一部分,教师对论文整体进行打分,成绩也就是小组每位学生的成绩。权重为20%。(并请团队作业完成好的团队在课堂中为其他学生讲授论文的观点)

F(final examination)代表期末考试,考试试卷将由任课教师编制,考试由学校统一安排。心理学史逐步建立试题库,考试成绩权重为40%。

三、课程改革的效果及建议

心理学史课程的首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理论思维能力,并指导研究实践。检验学生能否通过课程改革真正达到或接近这一目标,应从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的认识、掌握、应用等多方面评价,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比较客观、准确的结论。通过《心理学史课程改革意见反馈表》,于2014年6月对黄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三年级学生进行开放式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以此做为效果检验的依据。

(一)学生对理论思维的重要性理解更深

理论思维是心理学研究较为重要的保障。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和质疑才能可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的惯性,使其对研究内容产生新的理解,理出新的思路。进行创新的科学研究,基础部分在于理论知识的储备,理论没有掌握透彻,理论知识就不能应用到实际课题中来。心理学史课程改革使得课题组加强了对学生理论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充分利用闲余时间查阅书籍,登陆知网系统,翻阅心理学相关期刊杂志,请教师长,以此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

(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心理学史课程改革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锻炼。实践机会有心理学辩论赛、外文翻译与分享、读书笔记分享。例如,在心理学辩论赛“青少年玩电子游戏是否产生反社会行为”中,参赛学生要查阅大量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认知主义的理论和文献,并互相配合,合理分工,整理分析。在该过程中,学生得到较好的实践锻炼。

(三)培养了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

课程改革中有两个需要合作的任务,第一是辩论赛,第二是团队作业。辩论赛四人一组,需要小组成员协作,发挥各自特长。团队作业是翻译一篇发布在国际权威刊物上的心理学研究论文,均是英文,长达十几页甚至是几十页。这些都需要小组成员分工进行,整合成一篇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完整讲述研究的前言、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三个部分。学生做到了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定期讨论、互相学习、彼此鼓励,共同提高了专业水平。

[1]申荷永.心理学史与“核心课程”[J].心理科学,1996(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讲授心理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