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培育的思考——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导向

2015-08-15 00:46刘晓芳
黄山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廉政培育建设

刘晓芳

(安徽医科大学 公共基础学院,安徽 合肥230032)

众所周知,廉政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廉政文化,是指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在其指导、影响下的廉政组织、体制、社会风气和相关的制度,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价值观念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1]廉政文化培育是廉政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基础性工作。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摇篮,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能,必须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把高校廉政文化培育纳入到高校改革和党风廉政建设中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腐败呈抬头趋势,并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尤其在招生录取、物资采购、财务管理、基建项目、科研经费、论文抄袭和学术诚信等环节极易产生腐败现象,对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公正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高校之所以成为腐败现象的新灾区,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廉政文化培育上的弱化。因此,在现阶段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坚持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对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培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根本的指导价值。

一、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导向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培育的路径

(一)强化“分”“合”教育,注重针对性

高校廉政文化培育必须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统领,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从教职员工的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着手,循序渐进,增强高校廉政文化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分”、“合”教育。 所谓“分”是指实行分层次教育,确立各自的廉政文化培育内容。可大致将高校人才分为三层,即领导干部、教师和大学生。高校领导干部是党的教育事业的核心骨干,作为廉政文化培育的领导者和参与者,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廉政文化培育的重点;教师作为高校廉政文化培育的主导力量,在廉洁教育中既是教育的实施者又是受教育者,加强优良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培育的关键所在,真正体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道德情怀;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要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的优良学风,为今后的廉洁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分层次地开展高校廉政文化培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所谓“合”是指高校各部门与廉政文化培育相互结合的原则,能为更好地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培育搭建平台。主要有以下四种结合:一是与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相结合,加强廉政文化理论研究,把廉政文化培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通过开展各类廉政文化专题教育活动,形成崇廉尚洁的校园风气;二是与高校师德师风教育相结合,在推进廉政文化培育的同时,大力提倡师德师风与学术风气教育,营造出公平、公正、和谐的育人环境;三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举办廉政文化讲座、廉政报告会、廉政演讲比赛、廉政文化知识竞赛、廉政书画展等一系列增强校园廉政文化艺术与趣味的活动,把廉政文化培育渗透到高校党建、思政、教学和行政管理的各个层面,建立廉政文化的培育机制;四是与校园网络相结合,利用现代化高科技传媒工具,开发廉政文化培育网站,广泛宣传廉政文化,传播廉政文化知识,弘扬廉政文化精神,使网络成为高校廉政文化培育的重要思想阵地。

坚持“分”“合”教育原则的运用,这样既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又切实增强了高校廉政文化培育的针对性,对于新时期高校廉政文化培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正”“反”典型教育,注重可接受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各种思潮泛滥。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摇是腐败分子堕落的一个主要原因,正是理想信念的缺失才导致了党内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2]42-45当前高校出现的一些腐败行为不仅破坏了和谐的校园环境,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而且严重损害了高校的教育形象和声誉,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廉政文化培育的效果。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承担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职责,因此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培育是新形势下高校反腐倡廉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首要任务。

高校廉政文化培育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领会,通过正面典型人物和事例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正面典型人物和事例富有感染性和可接受性,会使受教育者感到亲切、形象、生动,对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培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利用正面典型的教育案例进行廉政文化教育,旨在以事实来感染和震撼受教育者的心灵,对于规范高校师生员工的自身行为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与震慑效果,对于培养他们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更好地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大意义。

与之相反的是以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使受教育者深刻认识到腐败的危害。高校应通过组织广大师生观看各类反腐倡廉的视频,举办各种反腐倡廉主题教育和预防权力犯罪的法制教育课程,使他们能区分个人需要的合法性和违法性,慎重对待自己的言行。“前车之鉴,后车之师”,通过真实的犯罪案例警醒和威慑那些有贪污腐败之心的人,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最大程度地减少和杜绝贪污腐败案件的发生。

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导向开展“正”“反”典型廉政文化培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主动认识到廉洁守法是拥有健全人格、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要求,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自由发展的基本道德底线。

(三)确立“内”“外”互动教育,注重协调性

高校廉政文化培育还应强调内外结合,注重协调性。所谓“内”是指校内廉政文化培育,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廉政文化培育的浓厚氛围。通过举办廉政书画展、廉政征文比赛、廉政演讲比赛、廉政文艺汇演、廉政文化节、廉政艺术节等师生喜闻乐见、参与性高、教育效果显著的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党的廉政文化,让廉政文化知识在各项活动中得到传播,使受教育者在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培育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亲身体验廉政文化的感召力和渗透力,促进师德师风建设,达到惩治腐败、净化风气的效果。

所谓“外”是指开展向校外宣传廉政文化知识的校外廉政文化培育活动。2005年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指出:反腐倡廉要面向全社会,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3]97-98利用教育的双向性,把高校廉政文化培育与进社区、进家庭等结合,达到与家长、教师、学生及社区工作人员的互动,扩大高校廉政文化培育的影响力和社会效应。

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导向,开展“内”、“外”互动教育,可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和接受监督的意识,引导高校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努力营造“勤政廉政”、风清气正的和谐校园环境,不断增强高校廉政文化培育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四)形成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指导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高校的环境,高校部分领导利用职权贪污腐败、教学科研作假、大学生价值观混乱等现象日趋严重,这些都是由于高校内部权力失衡、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竞争加剧、拜金主义泛滥、信仰缺失等因素造成的。现阶段绝不能弱化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意义,而应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充分利用商品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减少不正当的恶性竞争,消除贫富差距,反腐倡廉,走向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科学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15年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4]因此,新形势下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性,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来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培育。

二、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导向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培育的体制思考

(一)完善机制,推进体系严密的廉政文化培育制度建设

健全的制度和机构是预防和惩治高校腐败行为的重要保障。高校廉政文化培育工作涉及行政、纪检、党风、学风、教风、学术等多个领域,为了能及时预防、惩处各类贪污腐败行为,切实减少甚至杜绝高校长期形成的忽视廉政文化培育的弊端,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制度和机构来提供保障和监督。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培育工作得以常态化开展,应当建立高校廉政文化培育长效机制,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高校行政权力的分权制衡机制,落实高校决策的民主集中制。为进一步强化民主集中制原则,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应当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招生录取、基建项目、物质采购、财务管理、科研经费、校办企业、学术诚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堵塞容易产生腐败的漏洞。[5]189针对高校的重点部门和关键领域,建立健全高校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凡涉及重大决策,须经学校相关部门领导和校党委会集中讨论决定,广泛征求全体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科学合理、制约严密的权力运行机制,从源头上防止高校腐败行为的发生。

第二,积极推进高校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机制,保障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对广大教职工关注的重大决策和事项采取信息公开机制,这样不仅扩大了校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而且促进了民主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能尽早消除腐败滋生的温床。

第三,建立健全高校廉政文化培育奖惩机制。定期召开廉政文化培育工作会议,检查廉政文化培育效果,保障高校廉政文化培育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廉政文化培育业绩、自身廉洁从政表现等方面的民主评议和考核,逐步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廉政文化教育评价机制,使廉政文化教育工作更具活力,更具实效性和持久性。[6]108根据考核结果确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及时改进廉政文化培育形式,始终保持反腐倡廉的常态,做到规范有序地开展高校廉政文化培育。

(二)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构建廉政文化培育的思想基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金钱、权力的追逐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弱化,人们的道德意识缺失,价值取向扭曲,理想和信念模糊,信仰及社会责任感淡漠。这些消极因素的产生与高校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严重相悖。因此,必须坚持在高校廉政文化培育主体中推行针对性的教育机制,根据每个主体在廉政文化培育中的不同作用采取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第一,对高校领导干部开展廉洁从政教育。高校领导干部作为 “廉政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只有将廉政文化的精髓融入领导班子建设之中,深入推进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廉政文化才能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环境育人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7]26通过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世界观和地位观;通过党务、政务和校务“三公开”的形式,进一步规范高校领导干部的权力使用;利用党校培训、廉政主题教育、岗前谈话、与领导干部签订“廉政承诺书”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廉政文化培育手段,提高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思想意识,形成自觉勤政廉政、爱岗敬业、坚守清贫、抵制诱惑的德政风气。

第二,对高校教师开展廉洁从教教育。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培育革命接班人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使命。“身教重于言教”说明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重大。因此,高校应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平台,在教师中开展学术道德培育活动,倡导“严谨治学,廉洁从教”的教风导向,拓展高校廉政文化培育的广度与深度。高校领导要加强教师的教风建设和学术道德教育,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通过组织开展学习模范教师无私奉献、廉洁从教的先进典型事例活动,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意识,积极营造爱岗敬业、修身立德、学术自律的良好师德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水平来影响学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第三,对高校行政人员开展廉政文化培育活动。高校要加强廉政文化培育,必须对党政关键职责部门工作的行政人员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主要工作职责权力的范围,如采取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风廉政宣传活动、纪委监察机构的工作例会、廉政培训与谈话等措施,不断推进和完善高校廉政文化培育内涵和实质建设。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的合作,对处在关键岗位的行政人员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在高校基建工程方面,做到宣传教育在前,加强对财务、审计的培训与管理,严明财务法制要求,发现问题绝不姑息;在高校招生方面,对涉及到的相关行政人员加强招生纪律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纪委、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廉政预防、警示教育在先,有效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

第四,对高校大学生群体开展诚实守信、树立良好学风的廉政文化培育活动。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生力军和栋梁之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培育工作必须有广大在校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参与和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学生处、团委等有关部门应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为出发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高校廉政文化培育活动结合起来。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树立良好学风,培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高尚人格。

(三)积极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创新廉政文化培育的传播载体

高校首先要充分运用现有的廉政文化培育宣传载体,通过学校广播台、校团委通讯社、宣传部校报、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开辟廉政专栏,丰富廉政文化培育形式,大力弘扬和传播廉政文化,培育崇尚廉洁的道德理念;其次,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文艺活动,创新廉政文化培育的传播载体,增强廉政文化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大力营造廉政文化培育氛围,形成反腐倡廉的思想意识;再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反腐倡廉专题座谈会、中心组学习会、民主生活会、形势报告会、廉政教育展览会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廉政文化培育活动的热情,扩大校园廉政文化的内涵,提升校园廉政文化的品位,形成风清气正的和谐校园环境。

三、结 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领导干部、教职工和广大学生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抵制高校腐败行为、繁荣校园廉政文化的使命。[8]20-21因此,研究高校廉政文化培育,必须以上述四个基本路径为着力点,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予以新的理解和思考。这既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需要。

[1]叶帆.发展廉政文化: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话录[N].人民日报,2009-01-14.

[2]任兵.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视域中的廉洁教育[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4).

[3]董启.关于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唐山学院学报,2009(4).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2015-04-26].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5-01/19/c_1114051345.htm.

[5]朱晓梅,扈航.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2(8).

[6]舒婷玮.关于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4).

[7]王志龙.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2).

[8]李冰水,谢一锋.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4).

猜你喜欢
廉政培育建设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廉政之歌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