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英
(周至县第三中学,陕西周至710405)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对我们从事语文基础教育工作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王丽在引发语文教育大讨论的《中学语文教学手记》中说“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1]。的确如此,语文来源于生活,当然也应该回归生活,而不是高高在上,被封闭在象牙塔内,与世隔绝。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许多教师功利思想过于严重,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语文课堂人文精神严重缺失。这样培养出来的僵化的“人才”怎能满足正处于快速、剧烈、深刻变革之中的社会需求?又怎能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生长活力[2]。
因此,笔者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坚决摒弃闭门造车,“闭塞眼睛捉麻雀”的做法,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随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课文是社会生活实践的反映或总结,我们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让学生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更深刻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一文时,我不仅让学生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如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方法等方面加以引导,还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扩展视野,放眼全球。使用多媒体展示几组风格不同的建筑图片,把中国古代建筑和西方古代建筑,以及东西方的现代建筑作比较,在比较中轻松地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些特点,进而引导学生概括出中国建筑的其他特点。然后就从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特点——木材梁架结构切入社会,给出学生四组资料:
①紧贴岩壁而建的已有1300年历史的文成公主庙,在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后,外观没有明显损坏的痕迹;
②占地2.7万平方米、建于1460年(明天顺四年)的古建筑群落——报恩寺广场,历经1536年、1618年、1657年、1786年以及1976年的数次大地震,在2008年5月12日又一次的大地震后,墙体开裂,但没倒塌,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成了平武县城居民的临时避难所。
③天津蓟县独乐寺:经历28次地震不倒,主要是斗拱起了作用,观音阁的斗拱设计十分巧妙,在没有一颗钉子固定的情况下,通过七层木块的相互交织,达到了相互连接固定的作用,这样在地震出现时能及时减缓外部的压力,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
④比较一组资料: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级:8.0级 ,汶川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震级:9.0级,最强烈海啸,最高达10米,福岛核电站爆炸。日本9.0级地震是汶川地震的30倍,致8928死、12664失踪,死亡人数或超1.8万(2011-3-22前 )
从几组材料的比较中,引导学生讨论,可以明确两点:一是地震死亡人数多,与建筑结构有关;二是中国很多建筑,质量存在问题。
中国:现在的建筑结构大都是砖混结构与古代的木材框架结构不同,没继承古代的建筑特点。古代的木材梁架结构良好的抗震性是历经历史检验合格的。(所以,2008年后新盖的楼房大都采用框架式结构,砖混楼房已经很少见了。)
日本:房屋多为高抗震的木结构及轻钢结构。在经历了9.0级地震及大海啸后,人们惊异地看到日本的多层、中高层甚至高层建筑物居然完整地挺立着,很多房子虽然被汹涌的海浪挪出很远,但全然没有散架。
建议:建房不要采用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的预制,应该采用高抗震的木结构及轻钢结构。(台湾、加拿大及美国也多采用这种结构)
这样,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们不但知道了古代建筑的结构特征,也知道了那些古建筑在历经地震后仍然屹立不倒的原因,更意识到了现代建筑在抗震方面应努力方向。这样的教学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树立了科学意识;培养了正确的审美观念。
课后,还布置学生实地观察村镇邻近的古建筑遗迹,或仿古风格的建筑,用所学知识对这些建筑进行解读,拉近书本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文化科学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手里、心里。
延伸扩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提升环节,是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课堂中,教师力求在知识的扩展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例如,在学习《咬文嚼字》一课后,用幻灯片补充了几组练习题:
①对下面文字进行对比,体会其思想感情的不同。
A.“敢于这样做的人,肯定是个英雄。”
B.“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内蒙访古》
②填词
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限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③阅读下面文字,进行对比,体会科学语体与文艺语体的表达和语感上的差异。
A.银杏,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片扇形。种子椭圆形,外面有橙黄色带臭味的种皮,果仁可以吃,也可以人药。木材质密,可供雕刻用。是我国的特产。也叫公孙树。——《现代汉语词典》
B.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洁,多么的精巧呀!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笼而没有你的庄重。……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桠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隐遁。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郭沫若《银杏》
④比较下列句子的内涵:
A.屡战屡败 B.屡败屡战
A.吃在中国 B.在中国吃 C.在吃中国
⑤调整语序,使之变得文雅:“不可随处小便”。
当堂训练,学生积极思维,踊跃讨论,既巩固了课文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味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和趣味无穷的奥妙。字词句上面小小的变动,就可以让思想感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引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最后,让学生趁热打铁,用教师所给定的思想感情写一段话,效果很好。课后,笔者鼓励学生处处留心,记录语言运用方面典型的例子,增加积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受到,一定要信任我们的学生,只要耐心地加以引导,他们的思维火花一定会迸发出来!
在学习《先秦诸子选读》中的《〈论语〉选读》时,笔者有意设定学习目标:除对经典本身的解读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强化之外,必须结合社会现实和自身现实探讨古代文献的现实意义。所以,在进行了必要的经典导读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提出了以下问题:
师问:孔子明知天下无道,却还要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宣传他不可能被接受的思想主张,这是不是有点傻呀?
生A:是挺傻的。做的都是些无用功。
生B:不,在社会混乱时,如果大家都像长沮,桀溺一样避世,不屑于作出任何努力,那么,这个无道的社会什么时候才能被改变呢?
生C:对,孔子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这正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精神。
师问:可以详细说说吗?
生C:虽然我们国家现在社会和平稳定,但是从上到下,从大到小还有很多难题难以解决,正需要一些敢想敢做的人。比如,社会上假药、假奶粉横行,问题食品无处不在,严重伤害人们的健康,如果没有勇士站出来,控诉揭露这一切,那这些不良现象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很善于思考。的确,我们常常认为自己的力量很微薄,对于一些不良现象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是发发牢骚。可是,看看孔子,尽管他的呐喊没有给当时的社会造成多么大影响,但是,他的学说最终成为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的正统。
近代中国社会,被鲁迅形象比喻为铁屋子,“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亡,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但是先生又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所以鲁迅先生开始大量撰写针砭时弊的文章,就为了那一丝可能出现的希望,而尽力唤醒沉睡的民众。我们崇敬鲁迅,更多的是崇敬鲁迅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推崇那份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
虽然我们的社会很和平,但在任何时期,社会责任意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责任有大有小,从我们身边的小事来看,大家再想想,我们身边有没有看不惯却又很无奈的事情呢?
生D:买饭时,有不自觉的同学趁老师不注意插队,我们只能生闷气。刚刚拖干净的地面,有人走过随地就吐口痰,我们也是敢怒不敢言。现在我想,如果面对这些不良现象,我们能勇敢指出来,应该是会有一些影响的。
师:非常好。肯定会有影响,社会需要多传递些正能量。吃饭排队仅仅靠几位老师维持纪律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大家都一起呐喊,揪出那个插队的,稍微有点羞耻之心的人一定不会再插队了。保持环境卫生也是一样的道理,之所以有人明目张胆地做一些违规的事,就是因为维护规则的人太少。人人都随地吐痰,见怪不怪反而成了正常现象,而去阻止随地吐痰的人,好像成了异数。如果我们把正能量传播出去,让大家都意识到“保护环境卫生,人人有责”,那么,习惯随地吐痰的人,也会收敛自己的不当行为。虽然,要看到好的效果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既然开始了,就会有美好的希望。所以无论身份地位,年龄大小,只要担当起社会责任,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不断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
随后,学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进行了整理归类,并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写出了自己的感悟和决心。这些讨论增强了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并增强了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和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健康的道路上昂首前行。
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编故事、网络拼凑、套作等现象盛行。于是,在作文教学中,笔者灵活指导、多方鼓励,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务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身边小事入手,吃饭、打扫卫生、抄作业、考试作弊、朋友之间的相处等事情无一不可写入作文,再扩展到家庭、朋友之间的感情,再扩展到社会、国家、国际、宇宙等,思维不断扩展延伸,视野不断开阔。通过努力,大多数学生能认真思考,独立写作,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优秀作文数量也不断增加。
比如有一个学生在电影《山子的一家》观后感写道:山子的遭遇和顽强的毅力让我深深地震撼,更让我反躬自省,如果我遇到山子所遇到的事,如果我现在离开父母,我能够独立生活吗?山子拼了命给母亲买来的好药被精神失常的母亲踩在脚下的情节,更让我想到了当母亲把精心准备的饭菜端到我面前时,我却挑剔地把饭菜推到一边说:啥饭嘛,我不想吃。我们缺少的不仅仅是吃苦,更是面对困境勇于担当的顽强精神和对亲人的至纯至亲的爱。还有一位学生写道:我总认为我们生存的社会非常冷漠,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坚硬而不可摧垮,但是看了《山子的一家》,我才领悟到:真正帮助别人的人,只是以帮人为目的,不求名和利,所以,他们默默地帮助别人,又默默地离开,没有人知道他们做过的好事。我们这些人就认为这个社会没有好人了,这部电影让我们重新找回了社会的信念,我们的社会毕竟还是充满爱的社会,让我们重新加入爱的队伍,把爱的正能量传播到无穷大。
我在评讲课中高度地评价了这些学生直面社会,积极思考的态度,热情鼓励其他学生向这些同学学习,作文不要只是重视华美的辞藻,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才是最可贵的。
经济时代呼吁更多思维灵活、品德优秀、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作为这个时代的教育者,“我们要从国家和民族兴盛存亡这个高度来认识,才能把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深刻意义和重要性”[3]。我们这些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一定要切切实实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戒骄戒躁,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真真正正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与时代同步,悉心培养出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真正的素质教育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创造性的劳动,既要科学面对传统教育的思想压力,又要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还要结合当时当地的教育现实,熔铸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只有具备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的人,才能在教育创新的道路上扬鞭策马。最后用泰戈尔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
[1]王丽.中学语文教学手记[J].北京文学,1997(11).
[2]国家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2003-03-31.
[3]陶学忠.创新能力培育[M].海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