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薇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61)
在从事高校礼仪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应该倡导中华传统礼仪还是西方现代礼仪?中华礼仪是否过时了,能否继续传承?面对“文明古国不文明,礼仪之邦不礼仪”的说法,不少人对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产生了质疑。不可否认,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和局限性。而现代礼仪规范要求我们,应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中华礼仪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华与当代价值取向是一脉相承的。
我国古代常说“君叫臣死,臣不死,臣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 《二十四孝图》中“郭巨埋儿”的故事也被视为“大孝”而广为传颂。人原本应该孝敬父母尽忠国家,但是尽孝孝到埋儿奉母、卧冰求鲤、恣蚊饱血、尝粪忧心的程度,尽忠忠到国破时率领一家老小上吊投井的地步,如此孝心、忠心,岂不残忍到了违背人性的地步。
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人的膝盖是最软的,不仅向皇帝下跪谢主隆恩,还要拜孔子、拜关公、拜天土,似乎到处都需要下跪。究其本质,跪拜礼是封建等级制的反映。近年来,在一些所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名义下,“跪拜感恩”仪式开始屡见不鲜,甚至还有大行其道的迹象。如某书院开学典礼上学员跪拜老师,某校孝敬节800学生跪拜父母等等。人是充满感情和感性的高级生命体,如果出于对老师或者家长的培养抚育感恩,在某一个特定时刻“激情下跪”本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通过有组织的策划和现场鼓动,让孩子们这一群体采取屈膝跪拜的方式去表达情感,本身就是一种作秀或陈腐的形式主义,有悖于现代文明和教育理性。
旧婚俗中的父权、夫权、族权、三从四德等观念,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是站在男性及其家族的角度并维护其利益。女性的行为或身体状况若不能符合夫家或丈夫的要求,就要被“休掉”。如“无子”和“恶疾”,本丝毫无关妇女的品质问题,却被看得异常重要。这反映出旧时人道主义的普遍缺失,更无民主平等可言。又如“闹洞房”这一婚俗,带有封建社会对女人的歧视。男人利用这种仪式强行驯服女人,以便婚后会乖乖顺从他。这与“缠足遗老”一样是一种丑陋的风俗,是“男尊女卑”“嫁鸡随鸡”“夫为妻纲”等封建礼俗在女性身上的反映。可是“闹洞房”婚俗在我国不少地区还在沿用。有的以“听房”为名,行窥淫之实;有的以“调教新妇”为名,行借机揩油之实;有的以“捉弄新郞”为名,行人格侮辱之实……种种有违公序良俗的“闹洞房”习俗,其实是污风诡俗,必须摒弃。
在古代,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并由此引发对未来世界的神秘感,促使人们到精神世界、幻想的偶像中去寻求心灵的寄托与慰藉。从这个意义上讲,鬼魂祭祀也便成了一种人生的精神补偿,如此祭祀礼仪便产生了。但丧葬祭奠诸事礼俗繁杂冗长,有吊唁、设祭、出殡等几十项礼节,一场丧事下来往往搞得人身心疲惫;同时丧葬祭祀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的浪费,除钱财外,土地的浪费也是十分惊人的,如果继续让鬼居扩展下去,总有一天我们就会被挤出地球生活圈的。
在古代,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礼制,以此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可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 《弟子规》中说: “低不闻,却非宜。” 《养蒙便读》又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这些都是告诉年轻人,和年长者、年老者相处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而当今,弘扬中华民族的敬老爱幼精神,是创建美好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如齐桓公的“举火求贤”,三国时期的“三顾茅庐”。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的习俗,就是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
在古代,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式,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等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节日变得欢快喜庆,内容丰富多彩,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适宜,即把握好适度的原则。仪式并非越隆重越好,也不是越豪华越合乎礼规就好。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婚礼大操大办,摆阔攀比,造成巨大浪费,营造了恶劣的社会风气。
礼尚往来为古代待客之道,其中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其一,要有礼。无论交接、会见、拜访,为表达真挚的情谊要有礼奉上。其二,来而不往,非礼也。所谓“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其三,往来之礼适度为宜。所谓:“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送礼是为了表达尊敬答谢之意,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要建立友好互利关系,仍然需要遵循礼尚往来的交往礼仪。
1.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对现代人来说仪容仪表同样非常重要,良好的仪容仪表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自尊自爱的表现。这也正是我们现代礼仪规范中的重要内容。
2.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现代礼仪仍然要求人们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仪态是一种不说话的“语言”,包括人的站姿、坐姿、表情以及身体展示的各种动作。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微小的手势都可以传递出重要信息。这正是仪态礼仪在现代礼仪规范中的重要地位。
3.言语辞令。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云:“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孙子亦言:“赠人益言,贵比黄金;伤人之言,恶如利刃。”俗话也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表情达意、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所谓“言为心声”。所以现代人必须要遵循正确的言谈礼仪规范。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我国古代用餐无论从邀客、迎客、入座、敬茶酒、用餐顺序到用餐的细节都有很细致严格的规范。比如用餐过程中讲究“食无声”,即不讲话、嘴不要发出各种声音、筷子不要和碗筷碰触发出声响等。现代礼仪中的中餐礼仪,一方面进一步发扬光大了古代用餐礼仪,同时借鉴西方礼仪,融入了西餐礼仪规范。博古通今洋为中用,更加适应了新时代的礼仪要求。
不可否认,西方礼仪作为现代礼仪的主流已成为国际惯例。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和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对于西方礼仪原则我们应给予正确评价,并选择其适应主流社会的规范内容为我所用。
日常生活中的拜访要事先预约,成为“不速之客”是不礼貌的。约好的时间一定要遵守,过早过晚都不符合礼仪规范。失约、不守时是人际交往中的大忌,也是失信于人的表现。
女士优先原则是西方传统礼仪规范,其核心是要求男士在各种社交场合,都要在言谈举止上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保护妇女。这对于我们有着“男尊女卑”封建礼教的国人是一种挑战。
西方人说话虽然直率、坦白,但交谈中对涉及个人隐私问题非常谨慎。如年龄、收入、住房、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及宗教信仰等。
西方人在商务、社交等正式场合,无论是衣着、言谈举止等都有严格的礼仪规范,否则被视为没有教养。如着正装、人们见面打招呼和介绍的规范、用餐规范等。
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是盲目崇拜,更不要东施效颦。切勿陷入两个误区: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比如现在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却不知端午节、清明节的礼俗由来。二是把礼仪教育形式化,甚至急功近利。我们的礼仪教育要从儿童抓起,而不是把礼仪搞成简单的培训,这样才能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丰富精神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还是文化,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中华礼仪文化的精华要传承,也有必要融通古今中外,推出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中华礼仪规范,以实现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