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翠芬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迪庆 674400)
艾滋病——是一种特殊的传染性疾病,对于这种疾病医学界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对于这种疾病采取有效的方法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香格里拉县位于我国云南省西北部,是滇、川、藏三省交汇处,该地人员复杂,艾滋病发病率较高,且当前香格里拉县对于艾滋病的防治措施并不完善,从而艾滋病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1]。因此,在香格里拉县研究积极有效的方法预防艾滋病显得至关重要。为了探讨香格里拉县五年来艾滋病的发展趋势及其预防效果。对香格里拉县2010年1月到2014年10月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对香格里拉县2010年1月到2014年10月发现的56例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在(20-56)岁,平均年龄为(40.3±1.6)岁,感染者及病人对其治疗方案、防治措施等完全知情,感染者及病人的性别、年龄等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代表性。
1.2 方法:研究中,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56例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相关资料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如下:患者性别,艾滋病感染途径、患者年龄、民族、职业以及居住在香格里拉县位置等。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数据采用SPSS16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实验结果采用(n(%)或)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中,56例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中47例异性接触、占83.9%,9例静脉吸毒,占16.1%;按民族分类,其中藏族22例,占39.2%;汉族15例,占26.8%;纳西族9例,占16.1%;傈 傈 族3例,占5.4%;彝 族7例,占12.5%;按照职业分类:27例农民,占48.2%;干部、导游10例,占17.9%;工人8例,占14.3%;11例为商业服务、教师、家务等,占19.6%;56例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均分布在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小中甸镇、上江、三坝、尼西、格咱等乡镇。
艾滋病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从香格里拉县近五年艾滋病发病情况来说加强艾滋病防治刻不容缓,为了降低香格里拉县艾滋病发病率必须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进行预防,其具体如下。
3.1 完善卫生政策与组织管理体系:香格里拉县地广人稀,在艾滋病的防治过程中需要政府的介入,加强其宏观调控,加强基本公共卫生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并且制定或出台艾滋病防治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规范中要善于吸取、采纳群众的意见,这些制定出的相关法规才更加符合民意,贴近民心,针对建塘镇、小中甸镇、上江、三坝、尼西、格咱等高发乡镇必须加强整治,调动人们对于艾滋病防治的积极性和艾滋病防治途径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发挥政府在艾滋病防治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调发展中的作用[2]。
3.2 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分类指导:艾滋病防治工作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协调发展过程中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具体如下:(1)对于艾滋病高流行乡镇,由于这些乡镇疫情比较严重,对这些乡镇艾滋病的防治要有丰富的经验与配套的机制,所以对这些乡镇艾滋病的防治要将其纳入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去,加强两种工作间的合作,并定期进行岗位培训等。(2)对于高流行乡镇,这些乡镇艾滋病的疫情潜在风险很大,再加上人们的的防范意识不强,因此,在这里应该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3)对于在低流行乡镇,这些乡镇疫情比较轻,工作比较少。
3.3 加大政府投入,提供坚实的软硬件保障: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主要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而在香格里拉县更多的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综上所述,香格里拉县艾滋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相关部门、领导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并加强政府投入等,降低香格里拉县艾滋病发病率。
[1] 熊燕华.加强艾滋病全民健康教育有效控制其传播和危害[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2):333-334
[2] 江启成,王丽丹,方桂霞,等.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进展与建议[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7):52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