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

2015-08-15 00:45钱海婷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学历人才

钱海婷

钱海婷/西安财经学院人事处副研究员,硕士(陕西西安710061)。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曲折有序的过程,其发展呈现出波动性和趋势性。本文着重分析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的趋势性,即动态时间轴上的变化发展趋势,用宏观的眼光看待教师队伍的动态变化,这有助于将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预测统一于现代高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紧迫,不管是从社会的需求角度,还是综合考量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都表明改革迫在眉睫。从传统意义上说,高等教育应主要为本国服务,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特别是各国高等教育机构为了创造经济收入或吸引更多优秀生源,展开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如降低学费、设置奖学金、提供便捷的服务、为留学生提供语言培训等。这种竞争简化了国际学生流动的成本,但也给教育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优质生源的减少影响本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学生将大量的学费带出境外,客观上减少了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学费总收入;一些留学生学成后留在国外就业,削弱了优秀人才的成果转化力。面对诸多挑战,高校必须认真反思。长期来看,高等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出波动性和趋势性,所谓趋势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周期性变化。我国高校的发展波动具有一定的类似性,高校教师队伍数量增长率和长期发展趋势之间有着周期性偏差。因此,本文在分析全球化背景的前提下,剖析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导致高等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内一些有实力的大学将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在追赶、打造世界一流大学上,政府也为此付出了一定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对于我国众多大学来说,实现一流大学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世界发达国家的知识大潮大有淹没落后地区或发展中国家本土文化、知识的趋势,因此,高等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势在必行,一些具体的目标更加明确。如,为民主社会培养富有民主精神的公民;调整专业设置以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信息化、数据化时代的发展;提高人才素质的培养,倡导科技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创新。

(二)高校师资力量薄弱问题普遍存在

有专家认为,从国内外高校成功案例来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之一就是制定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努力将规划确定为高校的不变传统和规定。依据规划,坚持动态性、整体性、时间空间相统一、宏微观相统一原则,从整体性、战略性、系统性的视角建设教师队伍。

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

(一)教师培训终身化

由于经济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校教师的学历水平不均衡,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教师的培训方式主要是学历补偿,即教师进行学位进修。但在新时期,高校以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为改革目标,其专业调整也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对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培训应一直持续下去,以克服教师知识面窄、专业单一、知识老化等问题,因此,教师培训终身化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大趋势。国家应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经费,保证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有固定的培训资助。为此,不管是提高教师的工作适应性,还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必须放弃“一次教育观”,确定“终身教育观”,将教师培训长久且有质量地持续下去。

(二)教师学历高层化

在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中,高层化趋势明显,即学历层次呈上移趋势。教师的学历结构即具有不同层次、不同学习经历的教师分布,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水平及发展潜力。理论上讲,教师的学历越高,其科研能力、专业知识理论水平越高。目前,高校均重视教师提高学历,鼓励教师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同时注重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将来,高校教师的最低学历应为硕士研究生。在海归人士的选择中,也应考虑国外高校的层次及专业排名,保证教师的整体学历不断提高。有学者认为,一所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高校,教师中硕士的比例应达到80%—85%以上,博士应占20%以上,才能适应高校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需要。

(三)教师来源多元化

学缘结构是指不同岗位、不同职务的教师在学习经历、毕业院校上的比例关系和分布情况。高校中曾经出现的“师徒同堂”“近亲繁殖”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不利于教师的多元化发展。一些高校注重多渠道引进教师,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水平的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吸引国内优秀人才,有规划、有层次、有目的地接收不同高校优秀毕业生,以达到教师多元来源的目的。同时,各高校共享国内外优秀智库,聘请一流大学教授兼课讲学,博众家之长,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不断改善整体教师的学缘结构。

(四)教师素质综合化

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学科、专业层出不穷,学科分裂、技术综合的趋势让人应接不暇。任何一门学科、技术的发展,都涉及诸多学科和技术,综合性的学科交叉推动着跨学科、多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发展,各种横断学科、边缘学科出现。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大力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倡导教师跨学科进修,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师必须是复合型人才。笔者认为,需培养具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具有科技与人文、广博与精深相统一的知识基础,具有对集体民族社会有高度责任心,具有创新和应变能力,具有竞合精神,具有较强的人际组织协调能力的综合人才。

由此可见,综合化趋势刻不容缓,它将决定着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教师需要最基本的三个通行证:学术通行证,即具有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社会的知识理论水平;创新精神通行证,在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基础上,具有积极进取的创新性;职业通行证,即具有适应快速变化的劳务市场的本领、技能和能力。

(五)教师管理契约化

高校教师队伍管理方式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已是必然趋势。改革编制管理,合理开发高校教师的人力资源,引进市场竞争、激励、目标管理、利益驱动等机制,实现高校的“去行政化”,打破人才的所有制,将教师与学校的“隶属关系”改为“契约关系”,学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选择教师,教师自由地选择学校。只要有符合“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人才,都可吸引来为高校服务。可以预测的是,将会有一定的教师中介机构,结合各用人单位的需要,提供不同的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智慧和潜力,为高校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教师聘任浮动化

现阶段,教师的聘任权一般在高校,要完善改革教师聘任制。以前一旦聘用了教师职务,似乎默认了职务、职称的终身制,评审组只负责评审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任务,这不能有力地促进教师的积极进取。本文认为,可建立一个全球教师就业信息库,为人才的不断开拓、完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聘任教师是否需要评审固定的任职条件、任职条件的有效性问题,仍将是未来的研究课题。

高等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摇篮,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是实现高校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中华民族实现人才强国夙愿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在掌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做好高校人才引进工作,为教师营造更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扩大资源的引进,避免人才的流失。

[1]夏仕武,毛亚庆.基于战略要素整合来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J].现代教育科学,2005(4).

[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27.

[3]马莉.从“学缘结构”看高校人才流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1(2):124.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学历人才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人才云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