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达默尔的“理解”真理观

2015-08-15 00:53
关键词:伽达默尔理解艺术作品

李 芳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安徽 合肥 230000)

真理作为西方哲学史上一个古老的概念,意味着对存在的解释。在古希腊之后,真理论一直是认识论的根本问题。伽达默尔通过重新发掘古希腊的真理论源泉,颠覆了传统真理观,建构了本体论基础上的主客统一的真理观。

一、“理解”的真理

伽达默尔对真理概念的考证回到了古希腊的源头,明确指出“aletheia”的原意就是“去蔽”。在他看来,真理就是对“理解”的“去蔽”,而这种“理解”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在探索“理解”的真理之路上,伽达默尔先后从美学领域、精神科学领域和语言学领域着手考察与分析,逐步回答了“理解何以可能”的问题。最终,伽达默尔在建构解释学本体论的同时阐明了“理解”的真理观。

1.审美理解与艺术真理

伽达默尔对于“理解”的真理观进行探索的第一步踏进了美学领域,他首先考察了这一领域的理解形式即审美理解。通过对科学经验和艺术经验的比较与分析,伽达默尔提出,所谓科学经验就是通过某种方法实现对客体甚至主体(也就是人) 的控制,而艺术经验则不同,它同人对存在的理解密切相关,是人生在世的一种体感与经验。伽达默尔认为,审美理解是在美学领域内对存在的理解,这种理解以艺术作品(其本身正是存在的显现) 为对象,构成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社会生活经验的重要基础,人们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了解,正是自己通过艺术作品所能够看到的景象,从这一意义上说,艺术作品是向每一个人开放的。

在明确艺术作品的开放性之后,伽达默尔进一步指出,由于面对艺术作品的个人都处在特定的时代,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自的文化历史传统和个人境况的影响,因此,在对艺术作品进行理解的时候,每个个体都会留下自己存在的印记。换言之,由于主体的参与性和历史性,审美理解作为体验与理解的过程毋庸置疑地具有主观性的意味。要想实现既无主观性又无偏见的“理解”,彻底消除主体性和历史性的烙印,在伽达默尔看来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仅如此,伽达默尔还特别强调了审美理解的主观性,认为这一主观性带来了创造性,使艺术作品本身在理解中生发新的意义、展现新的价值。“理解”的生成性也由于这种新的意义与价值而得到很好的说明。这种生成性决定了审美理解实质上是一个不断演化、没有止境的动态过程。在这样一个无限前进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理解者和作为对象的艺术作品同存共生。

基于以上的认知和分析,伽达默尔借助审美理解明确了“理解”在美学领域的本体论地位: “理解”作为主体的选择,它绝非与对象的完全符合,而是人存在的本体性活动。也就是说,人的存在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是在“理解”中得到充分体现的。正是在人的主观性之中,艺术作品本身被作为本体的“理解”所照亮,其意义也在理解者的不同感悟和体验中被充分地揭示。伽达默尔表示,人存在于世间的基本模式就是不断地去追寻这些作品原初的意义,这种活动体现并拓展了人的精神生命的存在。

由此,伽达默尔开始重新审视艺术真理的问题。他指出,在主体不断地、无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过程(实质即是一种参与性的体验式的活动过程) 中,艺术的真理性已经蕴含其中了。当然,这种体验应当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体验,它既超出创作者的体验,也超出欣赏者的体验。在伽达默尔看来,真正的艺术必须是能够不断被理解、被接受的艺术,只有在被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中,艺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才能很好地体现,因此,艺术真理存在于特定的“审美理解”的活动之中,它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具有审美意识的主体之上,也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对艺术真理的把握需要从作为本体的“审美理解”出发,而不能仅从审美意识或者艺术作品出发。伽达默尔认为,在“审美理解”的活动中,理解者能够以对艺术作品本源意义的理解为起点,逐渐形成对整个世界以及主体自身的理解,最后达到对“存在”之意义的理解。在这一逐步深化的理解进程中,“理解”之真理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得以在艺术领域内构成。

2.历史性的理解与精神科学真理

如果说对艺术真理的研究只是一个重要的开端,那么,对精神科学领域内真理问题的研究使得伽达默尔关于“理解”的真理观构建实现了由点到面的突破与飞跃。

当然,在范围广大的精神科学领域内考察真理问题需要选择一个切入点。在伽达默尔看来,历史性是精神科学最典型也是最根本的特征,因此,对历史性的分析是首先要完成的工作。如前所述,伽达默尔在发掘艺术真理的过程中,已经充分肯定了一点,那就是作为理解主体的人和作为理解对象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历史性。而恰恰正是这双重的历史性使得审美理解具有生成性、无限性、多样性,使得艺术真理能够显现出来。在此基础上,伽达默尔提出,所有的精神科学实际上都存在历史性问题,凡是在精神科学领域内发生的理解过程都不可能摆脱历史这一中介,因为理解的对象正是那些不在科学认识范围之内的历史流传物。而精神科学真理要得以展现就必须对这些历史流传下来的东西进行历史性的理解与解释。

当然,伽达默尔对历史性的理解有自己的看法,他把历史性看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认为人的存在具有不可消除的历史局限性和特殊性。因此,对于在传统哲学中受到否定的“偏见”这一范畴,伽达默尔反而表示应当肯定。在他的观念里,“偏见”形成于传统和历史之中,由于人与历史的无法割裂的关系而最终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它是构成理解前结构的积极要素,自然也就是进行历史性理解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也就是说,既然理解者不可能超出历史之外、流传物不可能与历史无关,“偏见”就是不可消除并且无法回避的,它存在的这种必然性使得作为理解主体的人不能完全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不能超越历史进行理解活动,并形成纯客观的结果。既然如此,伽达默尔旗帜鲜明地指出,要想达到对流传物本身的真正理解,不在于所谓的抛弃偏见或者说是克服历史的局限,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地区分能促进本源理解的正确偏见与会导致歪曲理解的错误偏见,进而正确地评价并适应历史的局限。

在给“偏见”正名之后,伽达默尔创造了“视界”这一概念,以进一步分析历史性的理解。所谓“视界”就是对真理的一种预期,一种敞开运动着的前理解。由于理解过程总是发生在理解者(主体) 与理解对象(客体) 之间的,因此,从理解的层面说,二者分别具有自己的“视界”: 进行理解活动的人具有“现今的视界”,这是由其所在的特定历史阶段以及特定时代氛围决定的;理解对象则具有其创作者的“原初的视界”。在伽达默尔那里,由于时间上的间距和历史情境的不同,任何理解者都不可能消除这两个视界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于是,伽达默尔又提出了“视界融合”的观点,就是在理解过程中使这两种视界得以交融。这种融合基于但又超越原有的两个视界,是一种全新的视界。不难发现,这一视界融合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理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主体的理解者和作为客体的各类历史流传物达成统一,精神科学的真理也自然得到揭示与展现,正如伽达默尔所申明的那样,对精神科学领域内的各种流传物的去蔽构成了历史性的理解,这一去蔽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成为理解的真理。当然,也正因为历史性理解同审美理解同样具备的生成性、无限性、动态性,它完全不同于以知识面目出现的自然科学真理,呈现出一种可以无限接近但却无法真正到达的特征。

3.语言——理解——真理——游戏

在回答了精神科学真理就是历史性理解的“去蔽”过程之后,伽达默尔完成了从美学这一特殊领域到精神科学这种一般领域的真理问题探索,得出了真理就是“理解”本身的结论。但是,伽达默尔的思考并未止步于此,他开始深入探讨“理解”这一过程本身是如何进行的这一更为核心的问题。换言之,为了使“理解”的真理真正得以成立,伽达默尔试图找到一种理解者和理解对象的中介,以解决理解者“理解”理解对象的方式问题以及理解对象展现自身的形式问题。

由于受到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响,伽达默尔认为语言就是这一中介, “语言是理解本身得以实现的普遍媒介”[1](P407)。有别于传统语言观以及现代分析哲学中的语言,伽达默尔所说的语言是一切理解和解释的结构要素,而非作为事物表达形式的符号。在对语言的这种认知的基础上,伽达默尔提出,“理解”从本质上说就是语言的。对此,伽达默尔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第一,理解对象通过语言才能表现出自身的存在,亦即作为理解对象显现出来; 第二,理解过程作为一个生成的过程是通过语言并在语言中实现的; 第三,理解模式是一种对话模式,理解毫无疑问地发生在理解者与理解对象的对话过程之中。正是在理解者与理解对象的不断对话中,“视界融合”得以实现,语言的使命及成就也就蕴含在其中了。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分析说明,伽达默尔最终确立了语言的根本性地位: 只有通过语言这一媒介,一切理解才能进行。语言既是理解者的语言,也是理解对象表述自身的语言。简言之,理解就是以语言为媒介的理解。语言使得理解成为可能,那么,真理的答案也就随之显现出来: 真理是以语言为媒介的“理解”的去蔽过程,也就是不断进行从而不断生成对话模式的“理解”活动本身。

出于对传统的主客分离式的真理观的反思与批判,伽达默尔的真理之旅并未到此结束。为了说明真理是主客体的统一,伽达默尔阐发了一个可以融于真理与理解之中的概念——“游戏”。他指出,“游戏”的真正主体就是游戏本身而非游戏者,“游戏”的本质是由游戏本身而非游戏者决定的。所谓“游戏”就是一个由游戏者和作为游戏对象的观赏者所共同参与的具有统一性的过程,是由于将游戏者纳入自身而使自己得以成为游戏主体的过程。从这一点说,游戏本身的自我显现才是游戏的本质意义所在,而这种作为本体存在的“游戏”消融了游戏者、观赏者及游戏行为三者之间的界限。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实质上就是“游戏”: “理解”的本质意义在于“理解”本身的自我显现,也就是“理解”这一活动过程,它并不在于作为游戏参与者的理解者,也不在于作为游戏观赏者的理解对象,当然,“理解”这一游戏本身是在询问和回答的过程中,也就是在以语言为媒介的对话中体现的。因此,真理作为“理解”之去蔽就是这样一种“游戏”,在这种“理解”的“游戏”过程中真理逐步显现出来。这样的真理观完全不同于以往那种由科学方法推导而来的真理观,它借由“游戏”实现了主体(理解者) 和客体(理解对象) 的统一,实现了“理解”本体论真理观的构建。

二、“实践”的真理

通过理解本体论的构建,伽达默尔的真理大厦也建立起来了。但是,让伽达默尔感到不尽满意的地方是,由于语言的晦涩难懂以及表现方式的思辨抽象,真理观的普遍性似乎有所欠缺。因此,伽达默尔在其后期真理观问题的研究过程中着重强调的是对人生、社会、文化、教育等现实问题的考察,力图通过通俗易懂、直白明了的语言来展现“实践”的真理。

1.实践哲学: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伽达默尔对“实践”的真理探索建立在对“理论”和“实践”两个概念的分析基础之上。同考察“真理”的概念一样,伽达默尔对“理论”一词的解释也是基于古希腊语的原初含义: “理论”是人作为团体成员参与供奉神明的祭祀庆祝活动。在演化过程中,“理论”具有了观察、沉思(作为人的一种活动方式) 的内涵。但是,在近现代视域中,“理论”逐渐成为工具论意义上的概念,这就失去了作为人的参与活动的意义。相应地,“实践”的概念在古希腊语中是指人类对于自身行为活动所进行的理性思考,以及在思考基础上制订计划、付诸实施、加以应用的过程。但是,由于工具论的盛行,在近现代的词典之中,“实践”变成了用来指称技术性的工作或生产活动的概念,并作为“理论”的对立面而被理解和应用。

分析之后,伽达默尔明确对近现代关于“理论”与“实践”的认识提出了反对意见。他强调“理论”绝不仅仅是纯粹的知识,“实践”也绝不仅仅是科学技术这一领域内的生产性运用,他申明要实现这两个概念对原初意义的回归,要恢复古希腊哲学对于二者关系的深刻理解,即“理论”和“实践”同样作为人的活动方式在本质上是具有统一性的。在确立这种统一性之后,伽达默尔进而提出,“理解”既然是人的存在生活模式,也就是“理论”和“实践”得以统一的基础: 理论是“理解”的理论,实践是“理解”的实践。人之所以能够体现自身存在的意义也正是由于“理解”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当然,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论”和“实践”二者相较,“实践”更为根本,二者的统一最终也应当归结于实践。他认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实践”就是人类生活,实践哲学也就是要为人类生活服务的哲学。实际上,此时的伽达默尔已经将“理解”在现实生活转换成“实践”。尽管二者同等地具有本体论上的意义,但比较而言,“理解”更为抽象,“实践”则因其生活气息的浓厚而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从这一层面来理解,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伽达默尔关于实践哲学的构建并不是中断了对哲学解释学的研究,恰恰相反,他致力于使解释学不再囿于理论领域,而是使其走向现实世界、走进人的生活,这是一种更深层面的承接和延续。

2.实践理性: 通向真理的反思活动

伽达默尔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确立了实践哲学的意义,那就是要对人类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从人类生活本身而不是其他外在的方面去理解社会存在的价值以及人生追求的意义。那么,“实践”何以可能?伽达默尔提出,“实践理性”是人类实践得以可能的前提与基础。自然,伽达默尔的“立”都建立在“破”的基础之上,对“实践理性”的阐发也不例外。他指出,“理论”和“实践”之所以在近现代视域中内涵发生变化并成为对立的概念,与“科学理性”的扩张有密切关系。回顾历史,伽达默尔发现,在近代的唯理论者那里,理性作为一切知识的来源,几乎等同于人的一种对事物内在规律的认知能力,科学理性几乎完全取代了理性。对此,伽达默尔直截了当地进行了批判: “理性”的内涵绝不是如此狭隘,完整意义上的“理性”包含科学理性,更包含实践理性,后者才是更本质、更重要的。

伽达默尔批判的是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统治,是科学理性的绝对化与夸大化,而并非有意贬低甚至全盘否定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科学理性发挥的作用。与人类生活的现实状况结合起来看,伽达默尔认为,正是实践理性的缺位与失落导致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这种统治地位鲜明地体现在每一个人对自身行为的选择与决定当中,因为这些选择与决定都是在科学理性的指引下所做出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被科学理性渗透和占领了。伽达默尔倡导在全面的意义上理解和把握“理性”的概念,并将“理性”内在的力量通过实践理性发挥出来。他强调,真正的“理性”“总是被理解为经常对自身和自己的条件性进行自我解释”[2](P62),它不只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种能力,而更是一种基于反思的心灵特性。从根本上说,“理性”意味着自我反思、自我解释与自我理解。

由于“理性”的这一特质,它与人类的生活、人的存在的关联就是不可分割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将人类的生活、人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对象,理性的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也就是说,“理性”的作用在于对人的实践行为不断地思考,使得人类社会得以进步、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它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而不是简单地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并得出纯理论化的结论。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实践理性才是“理性”的实质,“理性”力量的发挥必须依靠实践理性含义的回归和实践理性地位的确立。

总之,“实践理性”因其心灵的反思性使得人类实践(理解) 成为可能,使得人类的实践知识与实践行为能够统一起来,这也就意味着“实践”的真理大门即将开启了。

3.实践的真理: 实践知识与实践行为的统一

人类的具体实践生活是实践理性批判性理解和反思的对象,实践理性要最大限度地释放力量就必须“实践”。在明确实践理性这一特性之后,伽达默尔明确宣称: 实践是“对人类具体实践活动加以理性反思,并反过来以此指导人类实践行为的人类基本存在活动”[3](P155)。对于这一概念,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人对实践活动所进行的反思,实践知识就是在这种实践理性的反思过程中得到的; 二是借助实践知识的指导而得以进行的进一步的具体的实践活动。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有机地构成了“实践”这个整体。在这样的“实践”的基础上,伽达默尔开始阐述他的“实践”的真理: 它既表现为实践知识(也可以被称为理论的真理),又体现为具体的实践活动(也可以被称为运用的真理)。

伽达默尔首先对理论层面的实践真理进行了阐发。实践理性和科学理性具有不同的特性,二者现实化的产物自然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在伽达默尔看来,科学理性所对应的产物是纯粹的科学理论知识以及某种技术知识,这种知识要么是精确的甚至是永恒不变的,要么是运用那些固定的、普遍的原理而形成的与某种具体的技术能力相对应的。而实践知识则截然不同: 人类首先对自身生活进行理性反思,当这种反思能够反过来指导人类的实践生活时,实践理性就现实化为实践知识。概而言之,实践知识就是实践理性对人类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后形成的一种行为指导性知识。这种知识会随着不同的实践情况而发生变化,会针对不同的问题、针对不同的情境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这种变化性以及随之产生的相对性、灵活性乃至适应性,是实践知识最为鲜明的特点。

当然,实践知识既然能够指导人类的实践生活,它就要在具体的不断变化着的实践行为过程中成就自身。在这样一个从一般到具体、从典型到特殊的过程之中,实践知识展现出自己的重要意义。判断实践知识是否正确就是要看实践的效果、要看它为实践指明什么样的道路和方向,而不是看推导过程的准确性。得到实践知识指导后的实践效果又成为新的实践知识的源泉,这种循环为统一实践知识和具体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实践”的真理也就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不断展现出来。

[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德]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伽达默尔选集[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88.

[3]张能为. 理解的实践——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伽达默尔理解艺术作品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内在话语
论伽达默尔的经典观
“友谊”作为哲学问题的深刻意蕴与当代意义*——伽达默尔实践哲学中的一种理解和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