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少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2012 年11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刚刚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展览之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对中国梦做了全面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就其概念自身而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讲,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在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遭受的侵略屈辱中奋发图强,毅然崛立的姿态,以及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优秀传承和三十多年改革发展历程的实践总结; 从个人与国家的角度讲,它代表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的由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到国家的富强兴盛的梦想。
中国梦的这种具象化的表述关乎发展民生、服务社会从而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最终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中国梦的内涵中我们能够发现一种与社会建设契合的维度,中国梦与社会建设在内容和价值指向是相通的,都指向了关注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从一种社会建设的视角去阅读,更能切近到中国梦的内涵实质和理论旨趣。
中国梦概念所蕴含的社会建设内容并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党的社会建设理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党进行社会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同时开始探索和实践如何走一条涵盖社会建设内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段时期内,对旧的教育体系进行了接管和改造,确定了人民教育为人民的指导方针,开展了任务艰巨的扫盲运动,坚持向工农开门,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不断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与此同时,在医疗方面有效贯彻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四大方针,建立起了覆盖省、市、县相对全面的公共卫生体系,尤其是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效提高了各种重大疾病的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将人均寿命从1949 年的35 岁提高到1976 年的65 岁。在社会分配方面,更趋公平和公正,收入差距水平控制在合理区间内。诸如农田水利、路桥交通、居民住房等关系和保障民生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基本结束了新中国成立前种地靠天、出行靠脚、衣食无靠、居无定所的生产生活状态,人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
在经历“文革”十年阵痛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建设也随之取得很大的进步。在收入分配方面,确立“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积极性。在教育领域,1977 年9 月,中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 年的全国高校招生考试,人民再次获得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科学和教育备受重视并被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得到大力支持。随着经济的好转、医药科学的进步以及“公费医疗”的推行,全国卫生体系的治疗水平和就医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社会建设既在经济建设的推动下向前发展,同时也对经济建设的快速平稳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行了更多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具体实践。江泽民同志提出进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目的在于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成为指导我们社会建设实践的重要原则。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使科学技术的经济和社会功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使广大群众分享到科技进步促成的社会各领域事业发展带来的福利。医疗领域推动医疗改革,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公费和自费治疗,改成了以医疗保险“统账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模式,向市场化全部自费加社会统筹保险方式的迈进,有力地改善了就医环境。同时着力改善下岗职工再就业环境,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共同筹资,保障下岗职工的切身利益。
2005 年,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格局。社会建设作为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在教育领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教育发展,同时给予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千方百计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在社会分配领域,党和政府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企业离退休人员工资实现了制度化的连年增长。在社会保障领域,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步提高。医疗卫生领域,社区医疗服务逐步完善,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自2007 年起,全国2448 个县(市、区) 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数以亿计的农村居民受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战略构想,“中国梦”既是综合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进行社会建设成就后的科学构想,也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将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整体推向了一个新维度。截至2013 年年底,全国已有15 个省份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在医疗保障方面,医疗卫生体制深化改革,逐步取消“以药养医”的旧模式,加快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农村医疗保障进一步完善,20 种重大疾病全部纳入大病保障范畴,报销比例不低于90%,缓解了一些家庭“因病致贫”的局面,改善了医疗成本过大的现象。随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棚户区改造的大规模实施,我国住房保障取得长足进展,房地产市场价格初步得到有效遏制,越来越多的住房困难家庭得以实现自己的安居梦,“十二五”前三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开工建设2490 万套,已完成“十二五”建设目标的近七成。在教育方面,全国各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陆续出台; 电子学籍系统建立,一人一号,终生不变。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从2007 年尚未开通高铁到如今“四纵四横”的高铁布局的基本实现,全国间的互联互通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尤其随着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利影响,缩小收入差距和贫富差异,建立并完善了全社会各个阶层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有条件的地区形成了新农保、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提出建立各级服务、阳光、高效政府,设立权力清单,约束自身行为; 完善基层综合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高社区治理服务水平。
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梳理和归纳的过程中不难看出,中国梦战略构想秉承了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历史使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同样致力于推进社会建设,继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解决发展带来的隐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民生。
中国梦始终秉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传统,同时,在社会建设层面上,中国梦有了更为具体的内涵,在以往理论和实践探索基础上,中国梦更加关注以民生为核心的社会建设领域。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人民幸福和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梦的价值指向。这既是我们党历来关注民生、民本的传统,也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现实传承,还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中国化和具体化。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必然要求和必行举措,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民生思想一直是他们所探求的主题。关注人的解放和发展,最终价值导向则是人的自由全面和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著作中都能看到以关注民生、关注人的生存发展状况为意旨的哲学阐述。
马克思在青年作文中就确立了为“全人类的幸福”奋斗的目标。在莱茵报工作时期,马克思发表《关于林木盗窃法案的辩论》一文,严厉斥责莱茵省议会为了捍卫地主阶级的利益,将捡枯树枝也列入林木盗窃法案的做法,捍卫贫穷百姓的利益。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创造的产品越多,他自身所占有的劳动产品就越少,最终造成工人与他生产的产品之间的“异化”状态,即“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2]。因此,马克思在这里提出的走向共产主义的路径是“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和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合乎人性的复归”[3]。马克思站在人本学的立场上对资本主义现实的非人的状态进行批判和否定,表现出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文关怀。随着《德意志意识形态》确立新的唯物史观原理之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正式确立。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指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共产党宣言》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视一直延续到《资本论》,马克思在其中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对人的概念的关注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重要主题,为全人类事业奉献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奋斗一生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民生观既是我们党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或者说是哲学基础,又对当前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5]。民生问题首先关注的就是人的现实存在和发展问题,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加快和推进社会建设,通过社会建设,使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合理配置。我们党从建立之日起,就把民生问题的解决作为奋斗目标。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争取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而奋斗;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我们在进行社会建设的时候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在领导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始终秉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推出了扩大城市基础建设、完善医疗社会保障、推进教育公平、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等惠民措施。我们党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改善民生,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使人民利益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建设得到充分重视和体现,真正让中国人民“幸福起来”,才能把党锻造成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6]。
民生问题是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问题,也是广大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在践行“中国梦”的伟大构想的道路上,我们始终关注民生问题,把民生改善作为工作的起点和中国梦实现的最好诠释。通过改善民生问题,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确保每个人的权利得到公平实现,调动大家参与中国梦建设的热情。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绩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现实,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战略构想,并指出,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7]。每个人为梦想实现而努力,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梦的实现则为每个普通人梦想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建设和中国梦所具有共同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内涵决定了他们拥有共同价值目标,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努力。正是出于对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关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社会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建构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同志提出要随时随地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同时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8](P6)。这些论述阐明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凸显出“中国梦”是对公平正义的向往,是以坚持公平正义为原则,以实现公平正义为基础,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具体表现的中国梦。
只有通过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解决民生问题。处理好教育、就业、养老、医疗、收入分配等方面的问题,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使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享受共同发展。只有这些得到妥善解决,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因此,社会建设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社会建设从狭义上说,是指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子系统并列的社会子系统的发展、建设和管理[9],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保障就业等方面,这些涉及民生事业的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因此可以说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指向和必然要求,也是对中国梦最好的诠释。同时,社会建设的有效展开和落实离不开社会管理的不断完善,做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更好实施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管理是加强社会建设的两翼,在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紧密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两翼强、两翼飞”,从而带动社会建设整体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由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是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过程中所要面临的大问题; 是检验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与红利是否由人民共享的大问题; 是考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能否真正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大问题; 是涉及社会长治久安、国家安定团结的大问题; 是关系到以公平正义为基础的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的大问题。民生问题解决得好则国泰民安,解决得不好则民不聊生,甚至亡党亡国。
社会建设的目的就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此我们要通过实施优先发展教育; 采取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措施,大力改善民生。将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头等要务、长抓不懈,并以此作为检验社会建设是否取得成功和进步的重要标准。
社会建设的另一个重点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是指作为主体的政府和社会组织对社会系统的不同部分、社会领域的不同方面进行规划、组织、协调、管理的过程。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同样伴随着发展而来的各种社会关系愈加复杂、社会矛盾凸显,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中央提出了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新方向。
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要求我们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更新管理理念,开发社会管理资源,形成党委、政府、社会、民众共同参与的管理格局,使各利益相关群体参与到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来,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同时要不断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通过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来化解社会现阶段的矛盾,激发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从而提升社会建设整体水平。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一个连续性的以人为本的过程。从传统型的带有强制意味的管理转向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治理,更能体现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依靠群众的方针。政府部门在完成自身管理社会职能的同时,调动社会力量,倡导社区自治、公民参与,使社会建设从一个单方向的自上而下的过程逐渐变为政府和社会双向互动、共同参与的社会事业。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在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每个人的共同梦想,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加强社会建设来实现。社会建设是为人服务的事业,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体现。在这一点上,社会建设与中国梦的根本宗旨和实现途径高度契合,社会建设既涵盖于中国梦之中,又是中国梦实现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
回首过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在百废俱兴的基础上重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更多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创业梦、安居梦。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改革使无数人受益,几千年来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农民种地享受补贴,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占GDP 的比重不断增加,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费、杂费,更多的人有了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收入分配不断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凝视现在,与过去相比,虽然我们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现阶段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和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是主要矛盾,我国目前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数量依然庞大,社会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依然不能满足人民需求,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仍然是在社会期望线以下,人民盼望着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医疗服务、生活环境等,因此,社会建设任重而道远,永远在路上。
展望未来,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成为真实的社会场景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我国社会建设各方面的举措在一步步满足人民的需求,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并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并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党的领导下,随着社会建设的有序推进,社会民生将会有长足的进步,全体人民将会拥有一个学有所教、劳有所保、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环境。
加强社会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社会建设为中国梦提供保障,夯实基础,大力加强社会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必将早日实现!
[1]苑芳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3 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苑芳江,王婷.论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13(2).
[6]王婷,刘春玲.改善民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J].科学社会主义,2014(2).
[7]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人大,2013(6).
[8]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郑杭生,杨敏.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兼论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时代内容[J].学海,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