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晨
(南京市玄武区特殊教育学校)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主要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接受外来信息和接受知识,按其比例: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触觉、味觉共占6%。从外界经5个感官接受到的信息传入大脑后,存储及运用这些信息需要内视觉(对应视觉)、内听觉(对应听觉)、内感觉(对应嗅觉、触觉、味觉等)的参与。培智学校的学生,由于先天不足,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去感受生活,他们更需要借助多种感官来调动学习的热情。培智学校的课堂必须以智障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中心,开展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课堂是智障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场所,因此多感官刺激,增强培智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显得尤为重要。
智障学生的思维多以直观形象为主,他们大多对图片、视频等信息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课堂上应当多采用“看一看”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醒他们内心的体验。
例如,在培智语文课堂上教授《美丽的花儿》一文时,用各种精美逼真的鲜花图片导入,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唤醒他们对各种美丽花儿的记忆。各种鲜花的图片还可以引导学生细细观看它们的特点和形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在培智数学课堂上教授《认识钟表》时,选取大小不一的各种钟表模具给学生看一看,不仅加深了他们对钟表的认识,还强化了他们珍惜时间的意识。在生活技能课堂上,教授《红绿灯》一课时,可以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视频,视频中是行人在过马路时的片段。当红灯亮时,行人停止了脚步,站在斑马线一端等待;当绿灯亮时,大家有秩序地过马路。这段视频让学生对红灯停、绿灯行有更直观的认识。
智障学生对音乐、有声读物等听觉材料也有浓厚的兴趣,比起普通孩子,他们更喜欢轻松活泼的音乐和简单直接的儿歌。在课堂上,适时播放与所教内容贴合的音乐和儿歌,不仅可以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还能有效增强他们的理解力。
例如,在培智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加减法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兴趣,开始出现注意力分散、眼神涣散的现象,就很有必要播放一些轻快的歌曲,特别是选取一些学生熟悉和喜欢的儿童歌曲,在课堂上让学生跟随音乐小声哼唱,舒缓他们的情绪,减轻他们的疲劳感。在培智语文的课堂上,有声读物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对于智障学生,简单易懂的儿歌是他们进行语言学习的一个很好途径,听儿歌,跟读儿歌,直到慢慢学会说儿歌。很多有声读物里面还加入了音乐的元素,伴着柔和的轻音乐,学生会更加放松地进入学习状态,并且能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激发想象力,进行创造性学习。
内感觉包括触觉、味觉和嗅觉。笔者认为培智课堂与普通学校课堂最大的不同可能就在于此。培智课堂应当更加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学生的情境学习。因此,在培智学校的课堂上,通过各种活动提升智障学生的内感觉能力非常重要,很有必要。
例如,在培智美术课堂上,绘画教学不再是简单涂色、画简笔画等,而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真切体验所画的东西。教授画苹果时,笔者带来了很多种类的苹果,让学生真切体验。学生一个一个地摸一摸,感受苹果的形状和光滑感,闻一闻苹果特有的芳香,最后让每个学生都尝一尝苹果的滋味。带来的苹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香脆有的酥松,有的酸有的甜。通过一系列内化体验后,培智美术课堂不再是单调的涂色和临摹,而是变成了有滋有味的生活实践课。学生对苹果有了真切的了解之后再进行绘画,结果大大超出了预期效果。笔者还将这种方法推广到生活技能的课堂中,把各种蔬菜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全面地认识了各种蔬菜。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甚至是洗一洗,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烹饪。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体验,很容易就记住了它们的名字,并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这些环节充分调动了智障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依据智障学生的特点,实践性是培智学校课程的重要特点。如何让智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更多的实践,在实践中升华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学习能力的目的?笔者认为,体验的产生,缘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了切身的感受,因此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对于体验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演一演,动一动,不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
例如,在培智语文课堂上教授《快乐的一家人》一文时,笔者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人物,直接让他们进入文本,演绎对话。这样也利于学生更好地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培智数学课堂上,笔者也会经常带着学生模拟超市购物,尽可能创造出贴近超市或商场的情景,引导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在角色扮演中,学会看价格,认识标签,学会计算找钱等。这些游戏很受学生的欢迎,在极高的热情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事半功倍。
课堂是智障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利用多感官刺激教学,能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和注意力,使他们的学习更加有效,让培智学校的课堂趣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