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珍明
(江西省上饶县望仙中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实现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帮助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过分夸大该目标的实现,对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本文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注重对字、词、句的学习,按照知识点将一篇文章进行肢解。该教学方式死板、单一。教学过程以老师的教授为主,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理解文章,不仅枯燥乏味,而且教学效果甚微。在教学中渗入情感目标,能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比如,在学习到《花生》这篇课文时,通过花生外表丑陋、内心实在的描述,进而联想到做人也要像花生一样实在,不能做一个华而不实、徒有虚表的人。因此,情感目标是学生体验人生、丰富内心感受的有效方法。
传统的教学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辅。因为学生没有参与到教学中,导致兴趣低下,教学效果不佳。情感目标的引入,通过讨论、质疑、联系实际等,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与教师进行积极互动,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情感目标教学中,能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支持,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最终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情感教学目标,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前面提到语文教学有三个教学目标,分别为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前两个教学目标,对于知识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存在以上问题往往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不能真正参与到教学中。与此同时,情感目标的范围比较大,没有规定的标准与答案,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内心感受畅所欲言。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言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对字、词、句的讲解,将情感目标作为重点。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虽然收获到更丰富的体验,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却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写作文时出现错别字,语句不通,结构混乱,这些问题大大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应该值得重视。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一章节都要讨论情感目标,容易导致模式化的教学方式。语文知识的美体现在多个方面,有些鉴赏性的文章没有必要一一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发现语文的美,如果通篇都在讲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感性,未免太做作了。
情感目标的实现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的实现能够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本文根据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特点,讲述了初中语文重视情感目标实现的有利方面和弊端,希望能在语文教学中起到参考的作用。
王丽.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