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登安
(安徽省太湖县新城第二小学)
随着祖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由“一笔(粉笔)、一板(黑板)、一本(全国统一教材)”到“一笔(电子笔)、两板(黑板、电子白板)、多本(不同版本教材)”——“班班通”的巨大改变。那么由单一的教学模式到立体多维教学模式仅仅只是形式的改变吗?怎样让“班班通”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21 世纪的语文教师,又怎样发挥现代化设备在语文教学中的杠杆作用呢?
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中重要组成部分为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汉字教学主要是音、形、义的教学。字义教学并不难,相反,拼音及字形成为大多数中老年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情。而在“班班通”中,教师可以选择“聚焦”其生字来展开识字教学,例如,《尊严》一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6 个,有14 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教师只需要“聚焦”自己需要的生字教学板块,放大后便可灵活地进行字音、字形的教学了。这样的识字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我国幅员辽阔,方言区多,有不少地区的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规范语言——普通话学习不够,难以正确指导学生朗读。“班班通”给每篇课文的每个句子分别以“热区”的形式出现,并且语速、音量自动调节。以《尊重》课文为例,只需点击“热区”,教师便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还安排了字词测试板块,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组织朗读测试,情感朗读则在资源库中有现成的朗读视频,只需轻点鼠标即可观看。
我们大多数教师最头疼写字教学的指导,因为写字教学不仅枯燥无味,而且又耗时费力。在“班班通”中给每个难写的生字都有Flash 动画演示笔画过程,每一个笔画都可以拆开来读、来写、来看。以《尊严》生字中的“捶”字为例,只需要点击其下的Flash 动画,就会出示“读音”“笔顺”“部首”“结构”四个选项。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取组织教学,这样不仅正确、规范、节约了教学时间,而且让写字教学变得有声有色、图文并茂。
情感体验作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并不是很密切,学生也不可能做到“行万里路”。
语文知识点多,内容涉猎广泛,加之学生生活经历参差不齐。有一次,我在教学“雪中送炭”一词时,正想详解这个词的含义时,不料一个学生举起手来问:“老师,炭是什么?”这一问,也把我问懵了。这么简单的东西居然不知道?“百闻不如一见”,这时我连忙用“班班通”设备找了炭的图片及资料放映在电子白板上,学生饶有兴趣地看着。这样图片的感知效果就比我口述的效果强多了。像这样的图片在“班班通”课文资源上比比皆是。图片不仅免去了教师过多的口舌,而且在学生理解事物第一印象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学科,但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的。如何培育学生的听觉体验呢?正常情况都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范读等。“班班通”弥补了教材与教师的不足:不仅在课文编排上有朗读热区,在有些课文里还安排了音乐及视频等,如,在《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中,就插有《天亮了》这一音乐,在课堂朗读时若配此音乐,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就上来了。再如,在《触摸春天》一文中就安排了视频朗读,只需触动鼠标,学生就可以闭上眼睛感受盲女孩安静的聪明、活泼以及对春天的热爱等。在《生命 生命》一文中,可以一边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一边感悟生命的真谛!这些听觉体验的获得真实而又轻松,真正凸显了“班班通”的神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一个好习惯将决定一个人素质的高低,而好习惯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功不在“一曝十寒”,而在点滴培养。
首先,教师操作“班班通”本身对于学生就是一种操作习惯的培养。记得有一次,音乐教师来我们班上音乐课,看着前面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却不知怎么弄,班长小聂连忙上去操作演示。还真别说,他居然能准确地找到音乐教材。这不得不说是教师操作的引领作用。另外,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顺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书空”练习,“班班通”的有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规范意识自然也就跟上来了,也就自然明白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在“班班通”,教师用得最多的工具要算电子笔了,电子笔极其敏感。在电子白板上板书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有一次,我写个“口”,用笔一圈居然出来个“△”。学生在下面哄堂大笑,这时,我说:“同学们,你们平时写‘口’时不也这样吗?为什么你们可以,而我不行呢?”“因为老师是在电子板上写,我们是在纸上写呀!”学生说。“这就对啦,这说明纸对我们同学的要求太松了,你一笔写个‘口’也毫无怨言。但是这样做对吗?”学生立刻明白了不是电子白板要求严格,而是他们平时对自己对写字规范意识太薄弱了。
正所谓“人强不如物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教育用品的发展,逐渐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让学生的“学”更愉悦、轻松,让教师的“教”更轻松、更有实效。“班班通”正如杠杆一样翘起了沉重的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不仅看得见、听得见,更摸得着。
李胜利.“班班通”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J].青海教育,2007(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