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捷
(广东广播电视台对外传播中心 广东 广州 510066)
作为“一种反映人类历史,并真实再现人类在自然历史进程的影像方式,去实现人们对过去事件与事实的影像阅读”[1],历史题材纪录片如何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效应,已经成为摆在创作人员面前的重要命题。对于正在加紧实施“走出去”国际传播策略的中国而言,“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是国家对外文化传播整体战略的重要部分”[2],这个问题的探索实践尤其意义重大。
《回家的百年老照》是广东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于2014年9月制作的纪录片,影片主要讲述居住广州的美国青年乔治,克服重重困难,把远在新西兰的2000张广东历史照片带回广州的故事。
该片时长仅32分钟,耗时240天,堪称小作品的大制作,为将这部广州地方特色鲜明的纪录片打造成精品,创作团队为这部作品付出了外人难于想象的辛勤劳动。作为该片导演兼剪辑,笔者对本片创作倾注了大量心血。本文旨在通过这部作品创作心得的初步梳理,寻找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实现国际传播效应的行进路径,探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创作《回家的百年老照》,我们首先面临的课题就是叙事策略的调整。“中国的纪录片讲故事大都娓娓道来,叙事的节奏也相对缓慢,国外的纪录片叙事方法更加灵活,常常奇峰突现,不墨守成规。”[2]如何生动有趣地讲述一段被遗忘百年的历史,需要我们大胆转变思维,跳出传统的窠臼,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布局和谋划,将本土化与全球化进行恰到好处的文化杂揉,从而实现跨文化无障碍交流。
该片大胆借鉴了电影大片的表现手法,它的叙事架构可以概括为两个词:“悬疑”和“穿越”。可以说,这部作品每个段落都挂满了悬念,实现了古今中外的穿越。“从文化策略层面来看,纪录片应该挖掘既具本土性又可以为全世界所理解的地域文化,在保持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兼顾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沟通”[3],应该说,作品的题材是引人入胜的,既有风格独特的岭南韵味,又有鲜明的国际化元素。自一百多年前开始,广州就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赋予了广州最早的中国跨国历史,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自己的过去,虽然这些过去到了今天大多仍是不解之谜。这样的一座城市至今仍吸引着许多外国人,美国80后乔治就是一个活脱的例子。他热衷广州的历史与文物保护,在电台主持一档用英语讲述广州历史的节目。在准备新一期节目时,乔治在新西兰达尼丁市一家基督教长老会档案馆的网站上,发现一批新西兰传教士在广州拍摄的老相片,以及广东矿工在新西兰淘金的身影。这些相片什么时候拍摄的?究竟谁拍的?为什么相片会离开广州?这些广东矿工和相片拍摄者又有什么关系?当年新西兰传教士在广州建立的传教士村今天是否依旧存在?……接踵而至的问号拉开影片悬疑的序幕。
为了追寻这一历史谜团,乔治拿着相片开始了一段按图索骥之旅,让他惊喜的是,在珠江口、圣心大教堂、镇海楼、沙面、荔枝湾等广州著名景点,乔治都能找到老相片拍摄原地,风景依旧相似,只是光阴已过百年。不仅在广州,摄制组远赴新西兰奥塔哥,也在克伦威尔、箭头镇等地找到了相片中来自广东禺北地区矿工挖矿的场景。
乔治这位在做操心事的边缘人,拿着老相片积极奔走广州各方,寻求感兴趣的组织机构举办相片展,让老相片重归广州市民的视野。最终在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馆和广州图书管鼎力协助下,乔治的愿望终于如愿以偿。
资金有限、人力不足,这个做操心事的边缘人又能否克服困难,如愿以偿?这些相片出自谁手?又是因何离开广州尘封他乡?沧海桑田,百年已过,相片背后的历史故事能否因为偶然的机会重见天日?……纵观全篇,这部片子虚实变化交替,叙事富有强烈的悬疑色彩,同时时空交错,场景不断“穿越”回环,整个作品既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又有良好的收视体验。
《回家的百年老照》主要讲述一段“回家”的故事,而“回家”有两层意思:表层意思是让这批飘洋在外一百多年的老相片重返广州市民的视野,让相片上的风景回到拍摄原地;而更深层的意思是,让这段不为广州人所知的历史,重归这座城市的编年史。“一直以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跨越文化的差异而得到对方的理解。”[2]该片的主题及选材都是经过精心遴选的,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观都是人类共性的普世价值,而“跨文化美学研究以‘求同’为主体诉求,在充分承认和尊重各国家和民族美学的特殊性、差异性的基础上,通过沟通和对话使美学具备更强的普遍性和人类性。”[4]因而作品能够跨越文化藩篱获得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高度认同。
这个作品的叙述主体是照片,一批老相片成为串连整个作品的主线——这样的一批老相片,曾不被任何中国人知晓过;这样的一段历史,尘封了百年终重见天日。影片中当摄制组到访达尼丁诺克斯学院长老会档案馆一睹相片真迹的时候,馆长说,你们是百年以后第一批亲眼目睹这批广州相片的广州人——这种跨越文化界线的质朴话语令人不禁唏嘘!
该片的镜头语言是精致唯美而撼人心魄的:千帆竞发的珠江口,百年屹立不变的圣心大教堂和镇海楼,洪水齐腰的广州街道;广州上空呼啸而过日军飞机,来自广东番禺远赴新西兰淘金的华侨先驱者;两千张连广州本地人都没看到过的黑白照片,安静躺在新西兰达尼丁市诺克斯学院的基督教图书馆里不为人知;伴随着相片展在新西兰的成功举办,相片拍摄者亚历山大的曾曾孙的出现,他所讲述家门口那颗当年由亚历山大从广州带回、如今已成参天大树的龙须柳;闻讯赶来广州相片展的80岁卓姓老人,也带领着我们和乔治前往按图索骥的最后一站——广州传教士村,一个他在14岁时到访过的地方……随着一系列充满戏剧性的“巧合”,这个故事的所有悬念水落石出,故事起伏跌宕,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影片的解说辞十分出彩,比如:
“这段由百年前广州与新西兰初次亲密接触发展而来的两地羁绊,就像这颗大树一样已经成长至枝繁叶茂。百年前挖矿劳作的痕迹仍历历在目,矿区上空疾风呼啸而过,仿佛在唏嘘诉说百年前华人矿工所遭遇的艰难与不公。”
又如:
“这两千多张让人产生时间和空间错觉的广州黑白老相片,就这样链接南北半球、百年前后。让人有理由相信,这是来自一同葬在新西兰达尼丁南方公墓的亚历山大,与华人矿工,冥冥的祝福。”
整个作品的解说富有文学韵律美,通过配音员以厚实清正的嗓音深情演绎,很容易引发观众产生强烈共鸣。
《回家的百年老照》背后的故事,给早已习惯了繁华景象的当代都市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文化课。作品题材独特,故事鲜活,在历史的沧桑和社会变迁中,显示了重要的社会人文学价值,表达了强烈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反思。
《回家的百年老照》在寻找到有效传播渠道,合作共享借势传播,集中各方力量整合传播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积极努力,收到了良好效果,较好地实现了跨文化传播的策划初衷。
作为一部体现历史文化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这部作品先后荣获2014年广东省政府新闻奖二等奖、2014年四川“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评选人文类最佳短片奖、2014年中国南派纪录片评选最佳导演奖等奖项,获得了国内业界的高度认可,播出后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这与作品完成后我们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努力促成理想的传播效应有关。
2014年底广东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与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馆、广东地铁总公司合作,在越秀公园地铁站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大型图片展——“有朋自远方来”新西兰与老广州图片展,大量地铁乘客与市民通过在现场扫描二维码方式已观看该片。
随着广东国际频道在海外的传播,该片已登陆欧美主流媒体,覆盖当地主流与海外华人受众,并已成为新西兰奥塔哥大学诺克斯学院新西兰华人史课程参考教材,在新西兰奥塔哥华人社群中广泛传播。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电视媒体以提升国际传播力为主旨,以锻造国家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为诉求,近年来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国际传播策略,推进跨文化传播并主动参与国际竞争”[5],而“作为影视节目中文化含量高、美学特色鲜明的类型,纪录片在穿越空间、打通文化屏障方面无疑承载着构建‘文化版图’的重要使命”[6]。广东广播电视台精心打造的《回家的百年老照》以准确的受众市场定位,立足国际传播的全球化和本土化,通过叙事手法、价值定位和传播效应等一系列国际化策略的成功运用,实现了历史题材纪录片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效应。
[1]黄河木子杰.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文化梳理[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ca5ed01009o15.html,(2008-05-28)[2014-06-03].
[2]何苏六,李智,毕苏羽.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 [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5):22-23,35-36,90-91.
[3] 金震茅.地域文化在纪录片中体现[J].视听界,2011(2):37-38.
[4]陈晓夏.跨文化美学视域下中国纪录片的文化自觉[J].新闻战线,2012(2):86-87.
[5]叶国标,梁智勇.中国电视媒体对外传播新格局与国际化策略浅析[J].新闻记者,2013(5):66-67.
[6]陈晓夏.跨文化美学视域下中国纪录片的文化自觉[J].新闻战线,2012(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