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广播电视戏曲节目的发展轨迹和传播优势

2015-08-15 00:43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戏曲广播

陈 欣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形成以来,它便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至皇亲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雅俗共赏,戏曲艺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艺术本身,成为一种影响人们精神生活的文化现象。而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特别是当广播电视成为主流媒体走进大众生活时,大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人们不再拘泥于戏曲这个古老的文化活动,转而选择接收更有新鲜感的广播电视。有数据显示:“全国50岁以下的没有进剧场看过一场戏曲剧目的人约占80%。”[1]一大批传统戏曲的忠实受众正在老去,对戏曲不感兴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传统戏曲的辉煌一去不复返了吗?如何在现代社会求发展?这一切变化告诉我们,传统戏曲的现代发展需要大众传媒,广播电视是戏曲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电视戏曲发展轨迹

虽然广播电视的发展是传统戏曲衰落的原因之一,但两者并不互斥,这还要从电视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开始说起。这时期依靠电视转播的戏曲有“梅兰芳先生特意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而排演的大戏《穆桂英挂帅》、有尚小云先生的代表剧目《双阳公主》等”。[2]由于当时节目制作技术的欠缺,戏曲这一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成熟艺术形式是电视吸引受众的最佳选择,这和现今戏曲发展需要借助广播电视的局面恰恰相反。

早在1951年毛泽东就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方针,戏曲电视节目在曲折中不断创新,节目种类层出不穷。山西师范大学的王玉坤博士以节目功能为划分标准将现在的戏曲电视节目划分为四类:“欣赏类戏曲电视节目”“竞赛类戏曲电视节目”“专题类戏曲电视节目”“晚会类戏曲电视节目”。这其中,戏曲欣赏是最早出现的节目类型,上文提到的《穆桂英挂帅》可谓是戏曲欣赏节目的雏形,代表性的戏曲欣赏栏目还有中央电视台2003年开播至今的《空中剧院》,戏曲电视剧也属于此类节目;70年代末,“文革”结束的大环境下,电视艺术表现手法增多,戏曲节目主动寻求新形式,戏曲专题随即产生。“专题类戏曲电视节目是指纪实类型的戏曲电视节目,对戏曲艺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以报道、评论、访问或综合的形式,进行深入的报道,既包括电视专题节目,也包括大型的戏曲电视专题片。”[3]90年代开始,如果说戏曲晚会带领老百姓更加走进戏曲这门艺术,倒不如说戏曲艺术在戏曲晚会的带领下更加走进群众当中,这是由于“电视戏曲”在过去二十多年发展中沉淀了大量的作品,新一代的戏曲演员已成熟,急需要一个表演平台,当然这也与戏曲的仪式感密不可分。从90年代末至今,我们称之为“戏曲电视”阶段,因为在这一阶段,“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戏曲与电视‘联姻’后所出现的各种问题”。[4]从受众角度来说,前三种戏曲节目类型的受众以戏曲专业人士和有一定戏曲知识基础的戏迷为主,而新一代的年轻观众却始终难以接近这门艺术,戏曲电视节目始终收视低迷,可谓是曲高和寡。这时出现的竞赛类戏曲节目适时地挽救了这种尴尬的局面,根据王玉坤博士的阐述,现如今遍地生花的戏曲综艺节目,无论主角是专业演员、还是平民百姓,亦或是外行明星,节目的共性在于竞赛性,这是戏曲节目为了吸引更多受众的收视保证,更是相较于传统的电视戏曲节目的创新之处。不论是由戏曲晚会改版为戏曲竞赛的河南电视台王牌栏目《梨园春》,还是2015年3月刚刚开播的中央电视台明星戏曲真人秀《叮咯咙咚呛》都是此类节目的代表。

二、广播戏曲的发展轨迹

相较于电视,广播中戏曲的出现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收音机作为传播戏曲的载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戏匣子’。”[5]由于比电视提早三十多年进入中国社会且售价低廉易普及,广播为戏曲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如果说电视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传播大众文化、引导舆论导向,那广播的社会功能则更加侧重于服务听众,尤其是戏曲广播节目。戏曲广播的听众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缺少了画面和文字的辅助,愿意听戏的大都是对戏曲有所了解并感兴趣的戏曲爱好者,为了满足这部分听众的需求,戏曲广播节目在不断探索中也涌现出多种节目类型。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广播戏曲节目刚刚问世,一般只有戏曲选段这种节目形式;四、五十年代,戏曲录音剪裁、实况转播这类节目形式发展起来了,六十年代各种形式的专题性节目相继出现;粉碎“四人帮”后专题性、评论性节目有了新的发展,还提出了创作戏曲广播剧的设想。”[6]现如今,戏曲广播节目样式分为三种:“戏曲组合”“戏曲评说”和“戏曲故事”。[7]由于广播特有的地域性传播特点,戏曲这门以各地方言为表达方式的艺术给了地方级广播电台极大地发展空间,其中代表性的栏目有安徽戏曲广播的《徽声皖韵》、河南戏曲广播的 《大韵中原》、陕西戏曲广播的《大秦正声》,他们分别以黄梅戏、豫剧、秦腔为主打推广各地文化特色,赢得当地听众的喜爱;更有江苏文艺广播戏剧频率的《梨园漫步》品牌栏目不拘泥于某一种节目样式,也不拘泥于传统戏曲,主持人刘璐不断创新,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以期吸引固定戏迷以外的年轻听众,为戏曲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新路径。

三、广播电视戏曲节目的传播优势

戏曲在广播和电视两种媒介上的发展是独立的,但由于广播与电视传播效果的接近性,我们讨论传统戏曲的现代发展与广播电视之间的关系时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看。正如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定位中提到的“传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弘扬中国古老文化”,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为传统戏曲提供了全新的传播途径和发展方向,这与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息息相关。根据《当代广播电视概论》①陆晔,赵民著:《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中对广播电视传播特点的分析,笔者总结了以下四点:

(一)传播手段:视听结合

电视是一门视听艺术,这与戏曲本身一脉相承,不同的是传统戏曲局限于舞台和文本,而电视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现实中很难实现的画面直观化,增强戏曲的可看性;电视摄像的不同景别将细节放大,克服舞台戏曲的视角限制;同时用字幕适度解释说明,让听不懂的人也能看懂。例如: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九州大戏台》2014年4月1日这期节目中播出了豫剧《窦娥冤》,近两个小时的节目多次变换场景,从剧种剧情介绍到演员唱词通俗清晰,当窦娥被判斩刑指天喊冤时,演员动情的眼泪映入观众眼帘,极富艺术感染力,指天为誓行刑后,天空真的飘起白雪,最后窦娥从雾气中走出,表达魂魄托梦向荣归故里的父亲窦天章申冤,这其实都是现代科技做出的舞台效果。

广播在传播手段上呈现一种极简化——只有听觉这一种感官在运动,巧的是古代人们管看戏不叫“看戏”,而叫“听戏”,人们习惯在欣赏舞台戏曲的精彩之处时反倒闭上眼睛,以便细细品味演员的唱腔和情感,广播戏曲正好满足戏迷在听戏时对专注性的需求,即单单传播戏曲的听觉感受,留给人无尽地想象空间,每个人对画面都有自己的理解,倒是别有一番滋味;戏曲与方言不分家的特性也和广播的区域性传播特征完美结合,优势互补。

(二)传播内容:丰富直观

电视的综合性比广播更强,就在于电视的传播内容是画面、声音、文字的综合,多重感官使传播内容广泛却易懂,易于调动人的情绪,使娱乐性增强,这也是现在戏曲真人秀节目火热的原因之一。例如:天津卫视2014年开播的明星戏曲真人秀栏目《国色天香》的成功创新,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将电视的画面、声音和文字三者有机组合,以一反传统的“歌改戏”、明星反串、舞美包装等节目形式吸引眼球,以六大曲种、专家评审、流行歌曲等节目内容抓住受众,让人格外赏心悦目,目前已播出第二季。另外戏曲的魅力有很大一部分在演员的服饰妆容扮相,这些身体语言促使电视戏曲精益求精,赏心悦目。“在所有的戏剧服装中,戏曲服装最为独特,最有特色,堪称最美的服装。戏曲服装本身,如同脸谱与布景,就是一幅优美的画,是一首优美的诗。”[8]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戏曲节目以前存在戏曲演员在演出传统剧目时穿着现代服装的情况,比如:1996年的央视春晚戏曲节目京剧名段荟萃《行云流水》中,演员直接现代打扮手持话筒登台。这种情况近几年才得到重视,2015年春晚戏曲集萃《梨园芳华》迟小秋等演员扮相惊艳,戏曲感染力也得以增强。

广播在传播戏曲时则排除了画面、文字的信息干扰,重在用声音这一种信息传递与戏曲相关的一切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突出表现戏曲艺术“四功五法”中居首要地位的“唱功”及“口法”,并能够更专业更深入地解读戏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像唱段欣赏、戏曲知识讲座、戏曲广播剧等多种戏曲广播节目形式都是由声音传播特性衍生的。

(三)传播方式:方便快捷

传统戏曲由民间艺人到各地演出逐渐发展为舞台戏曲,而电视戏曲节目把舞台搬到荧幕上,缩短了观看流程,戏迷不必舟车劳顿去剧场,只需在家守在电视机前就能在固定时段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同时,电视戏曲节约了观看成本,传统戏曲现场观看大多是要买票入场的,现在去剧院看剧也需要一定的花销,而收看电视戏曲节目相对而言成本较低。

广播相比电视而言,更加节约成本,所以接收随意性更强;广播的伴随性也让人不必担心做其他事而错过节目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广播的互动性满足了很多戏迷参与学戏唱戏的欲望,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这对戏曲的现代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江苏文艺广播电台的品牌栏目《梨园漫步》在这一点上非常具有前瞻性,该节目2005年率先在全国牵头组建地区性的戏曲宣传合作平台,与常州台戏曲直播节目《何林戏迷俱乐部》实现每周一次定期直播,还开设了两地戏迷空中互动的节目,播出后听众反映热烈,接着举办了“南京和常州越剧王子赵志刚的空中大PK”,现场联机上海的赵志刚本人进行现场点评,开通短信平台请戏迷发短信评价,还开办了一系列各剧种艺术家的空中互动。[9]

(四)传播效果:积极自主

在广播电视进入中国社会的初期,戏曲节目是广播电视受欢迎度较高的节目类型,人们因为对广播电视的新鲜感受,加之原本就了解戏曲、喜爱戏曲,对戏曲节目也“爱屋及乌”。七八十年代全村人围着一台电视机看节目、把收音机视为结婚必备的现象是社会常态。从传播效果上看,人们曾用“魔弹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授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 ;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10]然而这种现象随着广播电视制播技术的提高一去不复返。人们不愿再当被动的一方,转变为主动选择自己爱看的电影、电视剧、娱乐节目等与现实生活更接近的文化制品,丰富的节目类型似乎 “乱花渐欲迷人眼”,给戏曲节目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一些地方广电系统不愿投入资金去创办收视率不高的戏曲节目,导致戏曲一度淡出人们的文化生活、发展几近停滞;但也有另一些电视台、电台顶住压力,坚持戏曲节目的创新,抓住年轻观众的眼球,不仅为自家节目收视带上新高度,也为戏曲现代发展打开新领域,比如河南电视台、江苏文艺广播电台的戏曲节目都是其中的翘楚。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传播手段、传播内容还是传播方式、传播效果上分析,广播与电视各有所长,彼此不能取代,戏曲与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是高度契合的,与其在竞争中相互排斥,倒不如在竞争中共同发展。在我看来,传统戏曲与广播电视一脉相承。传统戏曲是舞台艺术,广播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介,从舞台艺术到大众传播,一方面拓宽了传统戏曲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广播电视的节目类型。

一句话,用现代的酒杯去盛传统戏曲这杯醇香的酒,用广播电视戏曲节目去为传统戏曲发展添砖加瓦,是传统戏曲现代发展的必经之路。哪怕在创新的过程中传统戏曲变化颇大,哪怕在发展的道路上充满争议,哪怕戏曲节目的研究还不够完善,我们依然鼓励广播电视戏曲节目不断创新,毕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弘扬中国古老文化”①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定位。的初衷。

[1]任荣.“我是梨园的一号龙套”——尚长荣先生与朱恒夫教授关于戏曲现状与未来的对话[N].中国艺术报,2011,7,11(4).

[2]杨燕.电视戏曲论纲——呼唤涅槃的火凤凰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28.

[3]王玉坤.戏曲电视节目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4:33,48.

[4] 费泳.是电视“救”戏曲还是戏曲“救”电视[J].戏剧艺术,2012(3):94.

[5]李文芳,魏慧菊.办好戏曲广播节目的三点思考[J].新闻传播,2005(1):60.

[6] 牛印文.广播戏曲节目形式初探[J].现代传播,1981(4):62-70.

[7]宋维权,邱诰元,王晨.戏曲广播的三种表现形式[J].新闻前哨,2004(6):56-57.

[8] 任晓琪.戏曲服装审美谈[J].戏剧之家,2010(5):31.

[9] 刘璐.《梨园漫步》开创的“N”个第一[EB/OL].江苏广播 电 视 网 ,http://xiju.jsbc.com/xiju/xjdt/261935.shtml,(2009-02-26)[2015-05-18].

[10]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93.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戏曲广播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