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王官营镇中学 王 佳
课本编排将学习内容以固定形式和静态状态呈现在师生面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枯燥和刻板的特点。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有效拓展,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而又生动的教学素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对教学内容整合的结果,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成为一项值得教师研究的课题。在此,结合初中教学实际,谈谈关于优化教学内容的策略。
教材是知识的客观呈现,外加上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特点的差异,“以本为本”的死搬硬套必然会导致教学活动机械、低效。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对教学内容有整体认识,并能结合自己学生的情况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并适度地进行顺序调整、知识点整合、内容的拓展,促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通过多媒体进行实物展示,让学生思考、探究事物出现的规律,并思考一些具体问题。之后,再过渡到对抽象的数字规律的探索上。这样,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既以课本内容为中心,又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生成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预设和引导。在备课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设置能激发学生教学内容和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促使动态生成的实现。同时,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交互过程,也是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的重要方式。教师在互动中,要善于捕捉可以利用生成性资源,将其巧妙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进行教学补充或拓展,推进教学过程的发展和优化。
教师需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能准确感知并捕捉错误资源中的生成资源。这需要教师能够透过错误现象发现学生认识、思维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对学生内容重新认识、思考,促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起到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当然,以上仅仅是本人一点粗浅的探究,优化教学内容的策略还有很多,比如,有序组合教材内容、体现教学的科学性;与生活联系、呈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练结合,促使知识与能力共同提高等。这些问题都在召唤我们去努力研究、不断学习,进而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