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朗读激活语文之美

2015-08-15 00:53:16河北省保定市东马池小学赵惠敏
学苑教育 2015年17期
关键词:重音意境美的

河北省保定市东马池小学 舒 颖 赵惠敏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课文中有着大量的诗歌、散文、游记、小说等。这些作品凝聚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因此,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美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几乎每篇课文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形式。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以朗读来激活语文之美呢?

一、给学生创设优美的朗读情境,帮助学生体会美的意境

每篇课文都有一个整体情境,其中包含一个连一个的局部情境,这些情境都是客观存在的。作者自己正是首先进入了特定的情境,才能写出表现特定情境的作品。给学生营造意境,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把学生带到作者笔下的世界。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创设一种与课文相匹配的情境,或利用一定的电教媒体,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帮助学生走进课文,走近作者,走进自己的心灵。当学生进入作品描写的情境时,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使读者和听者得到美的享受。

二、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理解美的感受力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语言尤为精致,是很好的朗读训练材料,然而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如文章出现了几乎相同的两句话:“(你)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但是,由于出现的上下文有所不同,所表达的语义也就不尽相同,语调和重音也就有所不同了。第一段中的这句话重音应该落在“我们”上,以示与燕子、杨柳、桃花诸物的区别;而结尾处的这句话重音应落在“为什么”上,以实现强烈的疑问语气。

三、给学生智慧的评价,在读中感受语言美

在课堂教学中,朗读评价至关重要。在我们进行朗读评价的同时,要尽量避免简单化、形式化。朗读评价不是不着边际的“戴高帽”,也不是机械的动作“嘿!嘿!你真棒!”,而应结合真实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一种真实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朗读评价源于真实。所以朗读评价的标准也应当多元化,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技巧性、艺术性地评价学生,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促进学习方式的形成。

如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能辨颜色的手》时,一位学生朗读货主的话“买一个吧,几十个罐子,卖得就剩这几个了。”一句时,读得不到位,她幽默地说道:“听起来你并不急于想把罐子卖出去。”学生听后恍然大悟,再读这句时,连表情、眼神都运用上了,读得像模像样。

总之,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若能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抓住“读”这一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充分利用“读”的魅力,让学生获得语文带给他们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就会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重音意境美的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艺术家(2020年5期)2020-12-07 07:49:32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中华诗词(2018年5期)2018-11-22 06:46:22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中华诗词(2018年2期)2018-06-26 08:47:34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26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语言与翻译(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05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
大众文艺(2015年5期)2015-01-27 11: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