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上/下”动词性组合不对称性的认知探究

2015-08-15 00:50郝明惠
语文学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饭馆义项图式

○郝明惠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 大连116044)

“上/下”作为现代汉语基本词汇中的一对反义词,语义和用法在语言本体和对外汉语教学中都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二者在作为动词和名词性词语进行组合时,在频率、构式和义项数量上表现出较大的不对称性。而现有的教学模式往往单纯对这些现象进行罗列,很少解释其成因。因此学生很难弄清“上/下”究竟可以构成哪些动词性组合,经常提出“为什么可以说‘上街’,但是不能说‘下街’?”“有‘下厨房’,那有没有‘上厨房’?”这样的问题。在应用中也时常出现“下医院”“上通知”这样的错误,对这种负迁移现象,我们应当探究其成因,并在教学中做出预防和解释。

一、“上/下”的义项对比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我们可以将“上/下”的义项按照时间、空间、心理维度的标准加以分类。

(1)时间维度

上:出场,开展活动。如:从左边的旁门上/上课/上班/你们五个先上。

下:退场,结束活动。如:从右边的旁门下/下课/下班//五号下,三号上。

(2)空间维度

上:由低处到高处。如:上山/上楼/上车

下:由高处到低处。如:下山/下楼/顺流而下

上: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如:上刺刀/上螺丝

下:卸除,取下。如: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

上:涂,擦。如:上药/上颜色。

拧紧。 如:上弦/表该上了。

下:雨/雪等降落。如:下雨/下雪/下霜

(动物)生产。如:母猪下小猪/鸡下蛋

投入,放入。 如: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力气/下功夫

进行(棋类游戏或比赛)。如:下象棋/下围棋

使用,开始使用。 如:下刀/下笔

上:登载,记载。如:上报

上:达到,够(一定数量)。如:上百人/上年纪

下:低于,少于。 如:不下三千人。

(3)心理维度

上:向上级呈递。如:上书

下:(上对下)发布,投递。如: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

上:到,去某个地方。如: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

下:到,去某个地方。如:下乡/下车间/下馆子

下:做出言论/判断 如:下结论/下决定

以上的分类只是一个比较初步的分类,在使用中“上/下”的义项有时会在这几个维度上存在交叉,比如“上/下”表示“到、去”义时,包含有空间转换的意义,但是受心理因素影响更多,因此我们将它归类于心理维度。具体的原因将在之后论述。

从这些义项列举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时间层面上,“上/下”这一动词性组合的义项完全对称,在心理和空间层面,表现出较为鲜明的不对称。我们知道,“上/下”的动词义是由原本的方位词意义和用法引申而来的,要探究动词义的差别,我们必须从这两个词的本义出发。

二、“上/下”的本义

在现代汉语里,“上/下”最初是一对方位词。其搭配多是处所名词+“上/下”的形式。如:“楼上/下”、“桌子上/下”、“山上/下”、“椅子上/下”……但是,像“操场、火车”之类的处所名词却只能和“上”搭配,不能说“操场下/火车下……”,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探寻这种搭配的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在认知语言学中我们认为,人类最基本的经历就是对自己和周围空间的理解,换言之,我们是以“自我”作为认知参照点进行概念的架构的。而“上-下”这一意象图式正是基于“头—脚”的垂直维度区分。同样的,“内—外”“前—后”“左—右”这几种常见的意向图式也是以身体的内外、自我的朝向和肢体的位置为基础构造的。人们最初获得的是有关空间的经验,最初形成的意向图式是空间图式,它是我们理解其他概念的基础。这种空间图式是以自我为参照点建构的。然而,实际上身体的各个部分从生理到认知上并不是严格对称的。以上面的几个意向图式为例,“上/下”的不对称表现得就较为明显。这是因为,作为认知参照点的“自我”,在结构上就不是严格对称的,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集中在上半身,这造成了我们在对世界的认知中更多使用上半身。“上”在语言的使用中更多得到注意。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上/下”这一对方位词在搭配上的不对称,是作为认知原型的身体在功能上的不对称在语言中的反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上/下”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范围就此限定。“上/下”是空间范畴的一部分,而空间和时间是不可再分解的原始认知结构,其他范畴(包括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都是参照该范畴建立起来的。在这样的建立过程中,“上/下”这一对基本的意象图式通过方位性的隐喻,其意义逐渐向表示空间、时间、心理等层面不断扩张,“上/下”的用法也随之持续扩大,逐渐产生了“上/下”的动词性组合。综上,我们认为,“上/下”作为动词带宾语的不对称,是从作为方位词的“上/下”这一本义延伸而来的。

三、从空间维度看“上/下”的不对称

我们已经知道,“上/下”作为动词带宾语的用法,是从作为方位词的“上/下”这一本义延伸而来的。所以,“上/下”作为动词使用时,其本义也是表示空间位置的高低变化或移动。

如:上山/上楼/上车/上楼梯

下山/下楼/下车/下楼梯

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义项上,“上/下”的组合是完全对称的。然而在其他的义项上,“上/下”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我们先看“上”的一些义项:

(1)他想上蓝色,可结果上成绿色了。

他想下蓝色,可结果下成绿色了。

(2)这位老人上了八十岁。

这位老人下了八十岁。

(3)我的表该上发条了。

我的表该下发条了。

(4)他的文章上了报纸。

他的文章下了报纸。

很明显,以上句子中的“上”的宾语都不能与“下”进行搭配。关于这种义项上的不对称,我们可以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射体-界标”理论解释。在语义的引申中,“上”的语义延伸是反映着认知中的“路径缩短”,即让射体向参照点,即界标靠近。如例1中,“上蓝色”就是以物体作为界标,让蓝色向物体靠近并处在物体之上,例3中的“上发条”是以发条作为界标,让人力靠近并作用于发条上,例4中的“上报纸”是以“报纸”为界标,让文章向报纸接近。而例2中的“上了八十岁”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在这里“上”表示的是“达到”的意思,而这个“达到”的过程也是以提及的“八十岁”为界标,数量或者年纪一个由“下”到“上”的过程。

相对的,“下”的语义延伸是以界标为标准,射体向更低处移动。如:

(5)这里从来没有下过雪。

这里从来没有上过雪。

(6)他家的母狗下了两只小狗。

他家的母狗上了两只小狗。

(7)我从来没下过象棋。

我从来没上过象棋。

(8)为了办好企业,他下了不少本钱。

为了办好企业,他上了不少本钱。

例5中“下雪”是指雪从天空降落,从云层中到地面的一个“向下”的过程,例6中“母狗生小狗”是指小狗离开母体,从母体出生的过程,例7的“下象棋”是指棋子脱离人体,降落到棋盘上,而例8的“下本钱”则是“本钱”脱离持有者,朝目标降落,我们常说的“下饺子”“下种子”也是这样的用法。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上/下”的动词性组合搭配会受到垂直的空间因素影响造成不对称。而这种垂直位置的高低不同又进一步延伸到水平的地理因素上,并与心理因素相结合,也对“上/下”与宾语组合产生了制约,使其表现出一定的不对称性。

四、从心理维度看“上/下”的不对称

在心理维度上,“上/下”的不对称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宾语只能与其中一个搭配,即结构上的不对称;第二种是“上/下”可以与同一个宾语搭配,意思不同,我们将它称为意义上的不对称。我们首先分析结构上的不对称。如:

(9)他在严重的国难时期之中,一再上书给光绪皇帝,大讲救国之道。

他在严重的国难时期之中,一再下书给光绪皇帝,大讲救国之道。

(10)辛楣先上校长室去,说把鸿渐的事讲讲明白,叫鸿渐等着,听了回话再去见高松年。

辛楣先下校长室去,说把鸿渐的事讲讲明白,叫鸿渐等着,听了回话再去见高松年。

(11)要给机器下命令,必须使机器“懂”得一种语言。

要给机器上命令,必须使机器“懂”得一种语言。

(12)以抽查为主,提前不打招呼,不下通知。

以抽查为主,提前不打招呼,不上通知。

我们可以看出,以上句子中的“上/下”均不能互相替换。这是由于“上/下”在经过隐喻的加工之后意义出现了分化。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形成一般有两个基础,一是人类共有的物质经验与身体经验,二是在特定社会中积累的文化经验。物质与身体经验构成认知的普遍性,而文化经验造成了认知的特殊性。“上/下”在认知上的不对称也符合这一规律。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上/下”的不对称首先要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而随着语义的延伸,空间层面上的“上”“下”概念又投射到心理层面上。在古代,出于自然因素影响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建筑通常取坐北朝南的走向,帝王的座位一般设在北方,而群臣则站在南方。受到这种阶级因素的影响,在人们的认知中,北边就渐渐和“地位高的,处于上方的”产生了联系,南方则相对成为“地位较低的,处于下方的”。这种认知通过隐喻进入到语言中,就造成了“北上南下”的用法和“上”表示“社会等级较高”的意义。而“下”则表示“社会等级低下”。所以在语言使用当中,我们会在描述从下级对上级,或者较为尊敬的,地位提高的行为时使用“上”,如“上书”“上校长室”“上岗”,而相反的,上级到下级的,尊贵到低下的,地位降低的行为,如“下通知”“下命令”“下文件”“下厨房”“下岗”就用“下”来描述。这种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认知差异同样也影响了“上/下”意义上的不对称。如:

(13)他上车间去了。

他下车间去了。

(14)他上饭馆吃饭。

他下饭馆吃饭。

这两组句子中“上/下”都是“到,去”的意思,然而句子的含义并不相同,一个“上车间”的人,可能是普通的工人,而“下车间”的,则通常是领导。这种隐藏的语义正是通过“上/下”的选择实现的。而“上饭馆”“下饭馆”虽然都是“去饭馆吃饭”的意思,但是因为说话人的社会经济情况不同,有钱人可以“下饭馆”穷人只能“上饭馆”。这些都体现了社会心理因素对“上/下”不对称现象的影响。

五、“上/下”的不对称与对外汉语教学

动词“上/下”的不对称起源于原型,又受到空间因素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对留学生来说,在这两者中,空间因素的影响较容易理解。由于文化上的差异,社会心理因素,尤其是文化因素对“上/下”不对称的影响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我们利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搜索可以看到,仅仅是“上”的误用,就高达九百多条。我们从语料库中选择“上/下”作为动词时的偏误,从中选取一些句子进行分析。如:

(15)我们三个人有时候用电脑网会话。

(16)每天上下班后,还有应酬、跳舞、唱歌、看电视,有时因为工作需要而加班。

(17)只要他们努力学习,不要有肌肤关系,互相关怀,促进学习的发展,不几年就大学了,他们就有自己的世界了。

(18)越吸越毒瘾了。

(19)天天上下完课后出去打篮球。

(20)现在的年轻人爱穿时髦的服装及上馆子,父母就会觉得浪费。

(21)在教导体育课时,男女学生分班上课,能更好地根据他们的能力和兴趣来进行。

(22)在这次旅行中,我下访了我的母校。

我们可以大致将这些偏误分为两类,例15~17是“上/下”的脱落或冗余,例18~22是“上/下”的误用。我们可以发现,“上/下”的脱落或冗余主要与“上/下”空间上的不对称对应,而误用则受心理层面的影响更多。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将“上/下”的动词性组合置于语义发展的过程中。比如在讲解“上”的时候,可以利用图示等较为直观的方式,结合“上楼梯”这一空间上的转移讲解“上网”,结合“上年纪”这一数量的增加讲解“上瘾”。留学生的文化和地域背景各不相同,而基于身体的认知是人类共通的,用简单的语言向留学生传达“上—下”这一意象图式的概念,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使留学生更容易理解。而针对受心理层面影响的误用,则需要我们结合具体实例和中国文化进行讲解。比如“上课”则是学生在学校正常进行的活动,没有阶级意义,所以不能使用“教导”,学生回母校也不包含社会等级从高到低的意义,所以只能说“回访”不能使用“下”。又如讲解“下馆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同时展示“酒店”“饭店”“小饭馆”的图片,将这些词看成一个连续统一的整体,以“饭馆”为中心,就社会地位向两边扩散。在教学中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采取直观的教学能够避免枯燥的罗列和死记硬背,使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从而事半功倍。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出版社,2005.

[3][德]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斯密特.认知语言学导论[M].彭利贞.许国萍.赵微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德]盖拉茨.认知语言学基础[M].邵军航.杨波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5]卢华岩.由“到”义动词“上/下”构成的动宾组合[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3).

[6]周蓉.“上/下”带宾语的不对称性考察及其认知分析[J].语文学刊,2009(12).

[7]周统权.“上”与“下”不对称的认知研究[J].语言科学,2003(2).

[8]钟检秀.上/下动词性组合不对称性的认知考察[J].文教资料,2013(31).

猜你喜欢
饭馆义项图式
小张的饭馆何去何从?
免费午餐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京味小饭馆 见证大时代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斯诗私塾
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解析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Enhanced Precision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