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明
近日,笔者受邀到某市观摩语文公开课展示活动,听完之后,感慨良多。其中一位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颇受好评。激情澎湃的语言,教学目标的层层导入、铺垫、重点、高潮、升华的安排,无可挑剔。课后一反思,怎么一课时就把一篇重点讲读的文章结束了?进而反思一下听过的公开课,哪个不是把重点放在阅读教学,在说课时表示,所上的是第二课时,这样就可以跳过字词教学,然后像一个剪辑高手,在一课时内完成了教学任务,把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呈现在大家面前。教者这种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公开课是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这种经过压缩的课,我们来看看都挤掉了哪些“水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作为一名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段意及思想内容,必须多读、精读,读通、读懂。老师在备课时,往往都会反复阅读教材、教参,现在网络发达了,他们还会上网来收集资料及作家的相关作品,来帮助理解文本。每一节课老师都是在反复阅读文本,在深挖教材,深刻理解作者创作意图及编者意图的基础上,才敢上课。而学生学习时,只是粗粗的浏览或默读就被教师强硬地带进冗长的内容分析中去,有什么效果呢?以往我们进入校园听到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现在听到的只有教师滔滔不绝的分析与讲解或是一连串的提问与回答。公开课上明明老师说给学生5 分钟的时间,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可是,1 分钟刚过,教师就匆匆叫停,教师想把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呈现给评委或听课老师,记住他把对象定位为评委或听课老师,而不是学生,所以哪管学生的阅读质量,不叫停,课就讲不完了。读文环节,形同虚设。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在课堂上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而在小组内却极为方便,尤其是一些比较内向的学生。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我们放手学生,让学生在互动中思维碰撞,共同进步。反观我们的公开课,好像没有学生互动就体现不了新课改,可如果互动,又怕学生没有按照老师事前设计好的的思路讨论,生出“异端”,不好收场。所以只好作秀,抛出一个本不值得讨论的问题,象征性地走走过场,草草了事。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并没有合理的安排小组成员,明确成员职责,缺少对小组合作过程的指导,即使安排了小组合作,教师更注重的是合作的结果而不是合作的过程。小组合作,形同虚设,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学生感到好笑。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人得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得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只有思考,所学知识才能巩固,学而不忘。只有思考,所学知识才能升华,学以致用;因此,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成了当务之急。在课堂教学中,同样的问题,对于有备而来的老师和缺乏深入阅读的学生而言是不一样的。公开课上老师希望的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对答如流,这恰恰忽视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忽视了思考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强调小组合作探究的今天,学生的独立思考就更显得重要了。教师急于“引导”,而这种“引导”无异于把答案的前半部分说出,引导学生说出后半部分,毫无效果。他丢掉了语文教师应该做到的,要努力挖掘教学中的思考含量,把语文思考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看来,教师在备课时要把学生思考的时间也要预留出来。
如此看来,这些被公开课挤掉的“水分”,恰恰是新课改所提倡的理念,要真正关注学生而不是通过精巧的设计来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就要求做课老师要认清目标,不是让他人看的,而是把主体真正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自主性构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的存在;要指导学生应用知识,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要帮助学生回归知识,促使教材知识活化。像上述公开课上所出现的教学现象,最终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加强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拼命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中,没有任何效果。
这样看来,这种现象的泛滥不是公开课本身的错误,也不要归罪于新课改,这是上课老师自身功利思想在作怪。我们面对的是学生,不是评委及观课教师。一节完整的语文课,该怎么上就怎么上,不是分析课文才精彩,能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