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芹
如今,虽然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应试教育理念仍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致使众多教育工作者纷纷将语文教学固定成了一个统一模式,这种形势下的教学,必然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长此以往,学生也就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最终将高中语文教学带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基于此,笔者认为,扭转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困境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强动力。
不管是氛围,还是实景,在优美意境中,人们总是会感到满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创造教学情境的时候,一定不要拘于形式,可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创设出各种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进而从侧面入手,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思想,增加学生的课外积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可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游戏穿插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或是用一些同文本相关的歌曲或图片来衬托文本内容,从而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快乐学习。
如在讲授《相信未来》的时候,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在学生朗读文本时播放歌曲《怒放的生命》,利用其雄浑的节奏来衬托课堂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斗志,进而以最佳姿态展开学习。
同时,课堂导入环节的有序展开,对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也是很有作用的。为此,在课前3 分钟的导入时间,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自主安排,可以是即兴演讲、角色扮演,也可以是美文朗诵、诗词接龙等形式,以此来缓解学生的压力,调动兴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积极展开学习。
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角色的转换,是调动学生兴趣,激发体验,强化感受的重要手段。而在教学实践中,因学生本身阅历与认知结构的限制,加之部分文本内容离学生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使学生无法快速进入到文本中去,无法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感受,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就可积极指导学生在初步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换位思考,以此来唤醒学生的经验与情感。
如在《孔雀东南飞》教学中,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设想如果自己是刘兰芝,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面对百般刁难的婆婆、唯利是图的兄长,如果自己是刘兰芝,应该怎样选择人生?以此来将学生带入到文本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中,同文本及人物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从而进一步地感受文本的情感内涵。
又如在《雷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本人物角色扮演,提高学习兴趣,而在角色扮演中,这个角色已经不仅仅是文本中不会“动”的人物了,而成为了自己或是其他同学,这样一来,学生对自身所扮演角色也会变得更加亲切,极易引起自身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全身心地拥抱作者,获得情感上的体验。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多媒体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而这些视听媒体的应用,在迎合学生视听感官需求上有很大的优势,能调动学习兴趣、拓宽视野。
比如,在讲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就可将《滚滚长江东逝水》作为背景音乐,该歌曲本来就是借助历史兴亡来抒发情感的,演唱家歌唱后,更显得深沉、含蓄,定能使学生体验到文本中的慷慨悲壮情调。又如在讲解《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教师也可配以古筝、笛子合奏曲《荷塘月色》,而该曲子的平和、悠扬曲调正好同文本内容相符,必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情境中,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协同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由有序向无序,再向新的有序,逐步发展的过程,而课堂提问是否能调动学生兴趣,关键还在于问题的设计。为此,在课堂上,对于“对不对”“是不是”等简单问题的创设,对调动学生兴趣并没有很大的效果,教师应该学会从那些极易被忽略的角度入手,创设一些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从而在调动学生求知欲的同时,鼓励学生思考。
如在讲解《古代英雄的石像》这个文本的时候,教师就可设置这样几个问题:①同学们,你们在阅读文本后,认为石像应该是怎样的呢?请用“一个……的石像”来描述;②人类是否需要平等,是否需要英雄呢?而这样的平等与英雄又是怎样的?③面对这样一座石像,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通过这些问题的创设,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其自主探究、思考,以此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文本内容,获得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总而言之,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用心去学,用心去理解,才能深入了解文本内容,进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体悟到更多人生的哲理与做人的道理,从整体上提高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