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喜
近几年来,笔者所在学校根据高效课堂“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在实践“导学法”的基础上,以“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为技术指导,运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少教多学”的教学原则,结合学校课堂教学实际,不断规范、总结出具有课改推进性、实用性和凸现学生主体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三环六步”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三环”就是在“导学法”提倡的“低起点、小跨度、大容量”原则的基础上,设置的自学、展示、反馈三大环节;“六步”即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小组研讨、质疑点拨、总结归纳、检测达标六个步骤。
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我们既要把握它的特点,又要注意灵活运用,更要注重教后反思,在不断反思中打造出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在这里,教后反思究竟反思什么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更好地完善这一教学模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实现课堂的优质高效。在语文课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反思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成功的教学,体现了教师自己创造性教学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把握了教材内容,以恰当的方法和表现力设计了教学环节。要将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达到预期效果和引起教学共鸣的做法记录下来,如备课钻研教材时自己独到的见解、经过改进使重点和难点更为突出的方法、形象贴切并简明易懂的修辞手法、带给学生以新鲜感的练习手段和方法的创造性处理、巧妙的新旧知识的衔接与引入、教学模式运用得心应手之处、学生展示的精彩瞬间、课堂反馈的整体掌握程度、学生问题质疑的梯度等,把它们记录下来,写成教学后记,定会直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比如笔者在教学《白毛女》时,先给学生唱《北风吹》,然后再介绍课文背景,这样就把学生的眼球全吸引住了,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昂,意犹未尽。以后每每遇到同类教材时,笔者都用这方法,效果“亦然”。再比如《岳阳楼记》是名篇,课标要求全文背诵,所以笔者在上课时先掩卷而诵,一分半钟背完,然后提出要求,课上完就要全部背诵下来。课上完一查,学生全部完成任务,而且效率很高,可谓“师之榜样,力量无穷”。
教师尽管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力求准确完美,但因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难以真正全面把握好每一堂课,因此教学过程难免有疏漏之处,不尽如人意,如教学目标设置过高或过多、达标问题设计梯度不准、自学内容设计过多或过少、引导不够得法、教学重点和难点突破方法不够恰当、教学选用教法不符合课堂情形、练习手段和方法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等等。不管是哪方面情况,教师都应将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积极从主观上找原因,查缺补漏,用心反思,与同行交流,取长补短,从面改进今后的教学。
比如在教学《沁园春·雪》时,因为那是在搞全校的语文示范课教学,所以整个课型都是按公开课的模式设计的,花样翻新,活动频繁、学生参与度极高、课堂气氛活跃,老师、领导评价都很高,但课后静下心来反思,这节课连最基本的字词都没解决,尤其文言实词的释义根本没落实,这是害学生又害自己。因此,不得不”再热剩饭“,真成了课内损失课外补。
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行为和思维的发展以及情感的深入交流等,教师有时会灵机一动,突破备课教案的框架束缚,产生一些有益于教学的灵感,这些都是教师智慧的闪光点。它们可能稍纵即逝,如果不注意积累,很快就会忘掉。课后及时利用教学反思去捕捉它们并记录下来,天长日久,再经过“精加工”,就会不断改进、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比如笔者在教学《谭嗣同之死》一课时,讲到谭嗣同的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时,突然想到网上的一句打油诗“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于是就有意把这句打油诗加到了原诗中,学生哄堂大笑,炸开了锅,不但牢牢记住了原句,还记住了这句打油诗,同时对老师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而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热爱国学的热情。
语文教学中,绝大多数内容是需要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也就是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要看学生学习的结果,因此,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生有深刻的体会,学生通过切身感受,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教师要积极予以肯定并积极采纳。这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鼓励了学生,又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教师的思路,使教师的教学能进一步得到补充和完善,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比如笔者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最后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来突破写作意图:“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有什么现实意义?”本来想引导学生回答出“坚持不懈”、“人定胜天”等等,但一个学生的回答却是“这是一个神话故事,表现的是人的美好愿望,实现的是人的梦想”。多么巧妙,多么含蓄,又是多么贴切。万不可小看学生,学生的回答往往是一语中的。
教完每课后,教师应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回顾与总结,根据这堂课的教后体会和学生反馈的信息,考虑下次课的再设计,要及时修订教案,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分析教材教法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和促进学生学习技能掌握的作用,发现实际教学与备课设想之间的差距。比如在教学《养母》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对养母认知的兴趣,笔者先讲了生活中养母是如何刻薄、恶毒对待非亲生子女的实例,然后又让学生讲自己母亲是如何爱护自己的真实感受,再进入课堂学习,结果是学生根本感受不到究竟养母好还是养母不好。经过反思,在第二次讲这篇课文时,笔者先讲课文《养母》,然后联系生活实际中恶毒养母的事例,再回到自己的母亲,三者进行对比,这样的调整,学生一下子对《养母》中的“养母”肃然起敬,她比亲母亲更亲,只是不善于对子女表达她的爱,经过这样的反思调整,才真正明白了教材的编排意图,也让学生体会了“亲情歌咏”的单元主題。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学反思能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善于反思的教师注定是一位不断向着大师靠拢的教师,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并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