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和建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多教师都觉得知识转化为能力是要靠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完成的。黄厚江老师谈:“设计常规的教学活动是看家功夫。要将课堂活动做扎实。”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就一节课而言,老师要注重活动的数量适中,主次分明,安排有序等等。而微观课堂在某一阶段的活动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内容杂糅。有很多的活动都是很多知识的结合体,学生在活动中很活跃,实际收获不多。二是没有过程。有很多老师养成了“主问题”意识,提出的主问题直接抛给学生作为课堂活动,很多时候学生举步维艰。三是没有深化。课堂的活动很多都是在表面打转,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没有形成能力或者形成阅读经验的驻留。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剖析,以寻找到微观层面课堂活动的优化策略。
层次是指课堂活动有逻辑性,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切合学生的认知提升过程。概而言之,语文课堂活动应该是从感性到理性,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解到运用等。好的课堂活动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是疏密有致的,是螺旋上升的。比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时,在整体把握了文章内容之后,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说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进行赏析。就文章的内容分成了两个部分。学生先赏析了写“烈日”部分的文字,再赏析写“暴雨”部分的文字,老师在学生的说话中相机总结并板书。学生的发言不可谓不积极不精彩,涉及到的知识有修辞、对比、炼字、衬托、句式等。但是我们细细琢磨一下,这就像一个“大肚子”一样,里面的内容五花八门,几乎无所不包,学生的思维随着一个个同学的发言而疲于奔命。为什么会这样?从内容看,将各层级语文的知识与能力揉成一块;从过程看,缺乏层层深入的活动步骤。因此,我们只有从这两个方面理清每一个活动的层次,才能保证每一节课堂活动的效果。
分解是指在语文课堂活动时,避免出现多头并进和同时学习很多语言知识或者做好几件事情的情况,把涉及的知识进行拆分以及将一个活动分解为若干步骤,做到层次分明。分解的好处在于避免教学过程中头绪纷繁,混乱不堪,让学生眼花缭乱,不知所云。黄厚江老师教《黔之驴》,当课堂推进到“理解寓意”这个活动时,黄老师作了这样的分解:(1)换角色讲故事(驴、虎、第三者);(2)辨析题目为什么是黔之驴而不是黔之虎;(3)讨论驴落到悲惨下场的原因;(4)将原因创设成一个成语(载驴入黔)。细细推敲讲故事是活动的铺垫,题目驴换虎的辨析是切入寓意理解,探驴悲剧的原因是寓意理解的推进,最后创设成语是对寓意的再表达,点明寓意。活动分解成四个步骤,可谓清晰明了,联系紧密,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学生会明明白白地走好每一步,意犹未尽地享受学习的过程。
分解了,过程就有了,能力就有了。对前文提到的《在烈日和暴雨下》那个活动,可让学生说出最喜欢的语句并进行赏析。学生在说话中相机总结板书。学生的发言不可谓不积极不精彩,涉及到的知识有修辞、对比、炼字、衬托、句式等。从这个角度讲,这都不能算课堂活动。怎们来优化呢?分解知识,分步进行。这样来优化:(1)读这些文字,说说写了哪些景物,有哪些特点?(2)再读说说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形成微型话题,如:精妙的修辞、精准的用词、精美的句式等。(3)分组完成微型话题的阐述。(4)全班交流评价小结。这样优化之后,学生就可以非常清晰明确地参与活动,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内化是指学生经过课堂活动获得的学习体验和收获,是课堂活动是否有效高效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内化就是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累的语文知识,提高的语文能力,养成的语文素养。黄厚江老师教《黔之驴》,在“理解寓意”环节有这样一个活动:换角色讲故事,分别让学生以驴、虎、第三者为主角讲故事。在这个活动中,首先讲三次故事实际上就是讲课文翻译了三遍,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积累了文言词句翻译的知识;其次,学生不断变换主角讲故事,在这个转换主语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充分的训练;再次,这个活动中主角不断的变化,要讲好故事必然要进行合理的再次加工,实际上训练了学生想象的能力等等。这样一个活动收获了知识的积累,收获了思维的提升,收获了能力的训练。
而前文中《在烈日和暴雨下》说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进行赏析,这个活动实际上没有学习的过程,只是唤起过去的回忆,对接旧知而已。经过有层次的分解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学生获得了概括的能力,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积累到了赏析写景的有关的知识;话题阐述使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要做到层次分明,这样才会更好地分解我们的每一个活动,使之易于学生参与,指向内化,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