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静梅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建议是:“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达。”那么,如何让孩子一开始就觉得写作好玩、快乐、有趣?当绘本和写话亲密接触,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发生了,写话教学的新途径被开辟出来,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新增长点也被找到。
孩子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它就像一粒种子,只要有适宜的土壤、气候和雨水,定能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的大树。
以画为主导型的绘本中,文字不多,但图画精妙绝伦,带给孩子们新鲜的视觉享受、无限的想象空间以及出人意料的构思。阅读绘本时,引导孩子反复观赏,仔细描摹,从图画中解读出“原文本”未表达的故事,用“细读图画,丰富原文本”的形式来帮助孩子写话。
《我爸爸》这个绘本的语言很有特点,语言简单朴实、精心设计排比句式。我通过引导学生为自己的爸爸画一张像,说一句话,让孩子们真情流露。写关于爸爸的几句话,学生有感而发,一个个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样,用画画的乐趣消除写话的枯燥,长期训练,就能使画画与写话相得益彰,图文并茂。
绘本的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整理,这些语言活泼生动,琅琅上口,是孩子们模仿的经典学本。在阅读绘本时,有意识抓住绘本中有特色的词、句、段,让孩子迁移仿写,孩子们往往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
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阅读中,我发觉小兔子和大兔子表达爱的方式很特别,句式又差不多,就引导学生看图:“说着说着,他们来到了哪里,想想小兔子又看到了什么?”学生说:“小兔子看到了花、草、山、竹子。”我发觉学生说的很多东西书中都没有写,便产生了让他们仿写的念头。“是啊,小兔子又看到了这么多,又说出了对妈妈的爱:‘妈妈,竹子有多高,我就有多爱您!’你能把看到的东西比作妈妈的爱吗?请你写在练习纸上。”此时,学生觉得写这样的句子一点都没有难度,而且很有意思。如有些孩子这样写小兔子的话:“妈妈,小草有多多,我就有多爱您!”“妈妈,山有多高,我就有多爱您!”在模仿句式中,孩子无形中积累的句式,内化了写话能力。
绘本故事的文字简洁明了,舍去了很多繁琐的叙述,同样给孩子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在绘本写话中,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仔细读图,展开想象,给画面补充内容,可能会收获别样的精彩。
阅读《我的幸运一天》,当聪明的小猪一次有一次地让狐狸伺候他,给他洗澡、吃大餐、按摩时,狐狸先生忙个不停地样子,书本中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借此,让学生想想狐狸是怎样给小猪烧水洗澡,怎样弄午餐,怎样按摩的,学生会通过书上几张静止的图画和几句简单的文字,想象出一段连贯的故事,最后写成一篇有趣的小作文。
“补白”故事。《月下看猫头鹰》、《睡美人》、《我最讨厌你了》、《三只猪》、《当风出来时》等绘本中的留白,无中生有,无中胜有。延伸了视觉形象的纵深,拓展了心理和空间距离,为孩子铺就了一方心灵驰骋的疆场,留白在铅笔简笔画绘本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教学《母鸡萝丝去散步》绘本写话时,我充分挖掘图画背后藏着的故事,引导学生用顺口溜的形式把文字中没有提到的狐狸的遭遇描述出来。孩子们想象的阀门一旦打开,有趣的文字就从他们的笔下奔涌而出。
续编故事。绘本基本上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有少部分给读者留下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期待——没有结局。结局等待每一个读者来书写。教学绘本《你真好》时,孩子们似乎还意犹未尽。作者在这里没有交待,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续写故事。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薄片龙的伤势有没有好呢?如果薄片龙的伤没好,死去了,霸王龙又会怎样做呢?
学习语言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进行才有效。绘本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个可仿照的范本,绘本为学生的创意和想象拓展了空间。天马行空,本来就是儿童的思维特征。一旦有了绘本这样的展示平台,童心童语必然会喷薄而发,让人惊叹不已。
有人形象地称绘本阅读是“无压力阅读”,我们将这种“无压力阅读”进而演化成“无压力写话”,在绘本写话的课堂,孩子们尽情挥洒着只属于他们的童真和童趣,真正体会到了写话的乐趣和轻松。我们要努力挖掘“图”的作用,认真落实“文”的训练,让孩子们尽情绽放“童心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