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琴
语文教学要把训练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进行“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教学,教师应该结合导读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预习”功能,增强整体感知的综合效益。首先,加强预习指导,明确预习的内容,提示预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强调独立思考培养自学的良好习惯。例如,对《莫泊桑拜师》的预习提出了莫泊桑为什么拜师?莫泊桑拜谁为师?请教了几次?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其次,注意课堂内容的检查,及时加快信息反馈,教师应统摄归纳、认真点拨矫正,因势利导,激活教与学的内容机制,搞好教案的设计增强整体感知的综合效应,对高年级来说,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情况,即是否读通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理出课文思路,体验思想感情。在检查预习时,要激活学生强烈的寻求意识,教师要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让学生敞开心扉,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入不同角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充分发挥“课例”的凭借作用,搞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的渗透,在阅读课文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多让学生动手动脑,使老师亲自动手变为学生动手,让学生结合“思考、练习”捕捉有效信息答疑解难,教师应适机诱导,因材施教,补练达标。
美读是朗读的外在表现形式与朗读内容的完美统一。美读可以使儿童的心灵得到滋润,美读可以使学生的智慧得到激发。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欣赏性的一遍接着一遍的读,让学生通过读,跟着语感和作者融在一起,再把所体会到的文章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十里长街送总理》是感情十分深厚的文章,在教学中我先用沉重悲痛的语调范读课文创设情境,再让学生反复地进行感情朗读,将当时人们悼念总理的无限哀思、肝肠寸断、催人泪下、庄严肃穆的悲壮情景再现出来,学生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爱戴和深切怀念之情便油然而生,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比如把《少年王冕》中描写雨过天晴的句子与“雨过天晴,到处像洗过一般”加以比较,为学生感受池塘的美景、读出美感打下基础。
“读写例话”担负着指导学生阅读和作文的实践任务,它与“导读”相互照应。“导语”语言既简洁又准确,内容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重点鲜明集中,在课文之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知识达到了进一步升华,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自学、讨论,老师可提出几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再现在“课例”学习训练中的感性认识,对已学过的零散知识加以归纳、整理成为较系统的知识,让学生在读写中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还要以读促写,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把握言语之精髓,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自身的语感得以发展。
比如在教学《狐狸和蝉》一课后,可让学生进行以下练习:“你想对狐狸和蝉各说些什么?说说自己对狐狸和蝉的看法。”对故事进行续写,写出狐狸最后的下场,让学生知道坏人没有好下场。
“基础训练”是对“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的综合训练,形式多样,重点突出,在内容上既有知识性、规律性,又有阶段性、连续性,充分体现了小学语文的特点,不但涉及到汉语拼音、字、词、句、段、篇、标点符号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观察、思维及想象能力,而且把思想教育渗透其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知识的综合性,把握好教材的局部和整体,处理好四位一体的关系,教学目标要全面,教学内容要准确具体,不断锐意进取,改进教学方法,加大训练力度,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课堂教学是读例训练的主阵地,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披文而入情,以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充分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