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娥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城关小学)
学校未把教研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就没有充分发挥教育研究的积极作用。虽然搞了一些活动,目的是为了迎接年终对学校的评估,很少考虑如何提高教研质量问题,因而导致教研活动形式主义倾向严重,有数量无效果。虽然也开展了教研活动,但缺少明确的研究主题,上课的老师不知道为什么上这节课,听课的老师不知道要研究解决什么问题。
由于教研的随意性、盲目性,缺少针对性、实效性,难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教研活动,必须是扎实的,有效的,绝不能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内容上却是冷冷清清,趣味阑珊,每次的教研,必须有明确的中心,确定的主题,更要有一定的理念和思想的引领,要有明确的目的,期望所能达到的高度,不能为了教研而教研,不能走形式,走过场,要把教研中所能达到的效果放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每次的教研要研究我们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即带着问题去教研,也可以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叫草根教研,或叫问题教研,发挥教研的时效性。
教研风气不正,教师内心认识不足。认为教好课,就可以了,没必要搞教研活动,总认为自己这不行,那不行,认为搞教研,研究教学方法改革是学历高,名师的事,自己在这方面先天不足,不是那块料。虽然参加教研活动,但总是被动应付。教师研讨蜻蜓点水,多是七嘴八舌的浅层议论,通常又是优点多说,不足少说或不说,把一个研讨会开成了评功摆好会。
教师积极性不高,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参加。提到教研活动,很多老师会说“我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还搞什么教研啊”“教育研究是专家的事,我们又不是专家”等等,这些方面是教师认识不够,但终极的根源在于:我们以往的教研活动没有时效性和实用性,导致老师们“不感兴趣”。
我们以往的教研往往只停留在浅层次的上课、听课、评课、经验总结方面,始终是“就课论课”的形式,而没有指向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这样的教研是没有生命力的,显得苍白无力,谈不上有效性和实用性。
我们的讨论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开展教研活动几乎就是讲课、听课、评课,常常是听课的不够投入,评课的不够深入,教学与研究脱节,久而久之,教师对教研活动产生厌倦情绪。还有,对一个问题的讨论还在进行中,就由于某人一句题外话或一个幽默而偏离了讨论的中心,或者是跳到了下一个主题,导致研究不够深入,没有达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最后不了了之。我认为,教研活动是一个科学、严谨的学术讨论会,主持人要牢牢地把握研讨的主基调,善于捕捉发言中的一个个“闪光点”,引导教师们围绕主题不断深入,层层剥离,呈现出问题的核心,并集中大家的聪明,找到解决的办法。
要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最根本的是要在教研组内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纷围,形成教学研究的内驱力与教研组的群体合力,必须“聚集课堂”,从小问题中探究出真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转变教研观念的建议。
学校把教研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把教研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深化教研改革、不断加大教研投入、强化教研管理,促使教研活动发挥有效作用。
一个有效教研群体的建立,首先需要有教研组长的创新性作为,更需要教研组内教师的内在需求。教研组长是实施教改和教学研究的组织者和带头人。要能唤醒本学科组每位教师的发展意识,并依据本学科的情况,指导本学科每位教师制定发展规划。只有唤醒每位教师的发展意识,教师才会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参与教科研,教学研究才能变为现实。所以,教研组必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把本学科的教师组织起来,聚合组内教师的智慧,从而构建有效的教研群体。
常规教研活动,即开课、说课、评课、课后反思等是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科教研组内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主要表现在:课前备课交流,说课交流,课后交流。加强主题式教研活动的探究。一次活动前提出下一次活动的主题,然后在下一次活动中每个人围绕该主题发言,发达自己的想法。这些主题可以是教学过程中问题,如导入、情境设计、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小结的形成与表述、作业的情况等,也可以是针对某一种类型而设计,如复习课、讲评课等,还可以是针对教师自己存在的问题而设置。主题式教研活动有主题,有核心,有内容,才会有效果。
提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就是要像对待孩子那样对待教师,像设计一次教学活动那样设计教研计划。根据老师们的经验、热点、兴趣、需求,实际工作中呈现的问题、困惑、亮点、经验,选对教研的点(问题)、梳理好教研的“圈”(经验)、打造出教师的“经验链”。
要让教师对教研活动感兴趣,一是教研活动必须对教师的成长有帮助,教师感到参加一次活动,让自己有所收获,得到提升;二是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碰到的困惑和难题。只有“有用”“实用”,才能让教师们及基地参与到教研的整个过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和教师一起去观察、调查,寻找在教师中存在比较普遍的真问题;同时,又不能就事论事,就问题谈问题。而必须通过认真研究,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实质,从而将问题转换成一个明确的研讨主题,这样才能确保有“物”可研。活动主题不必要搞得“大而全”,“小而精”“实用”的主题才是确保研讨成功和有效的前提。
教师专业发展要走“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之路。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主动性与内在需求欲。教师的实践反思还需借助于同伴的帮助才能从反思中学习,同伴的支持与挑战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专业引领不等同于专家的单边引领,它是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取长补短、共同引领。
总之,具有一支业务过硬、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教研活动是一项为教师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进步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要“研以致用”,活动的各个环节要公道安排,需要教研组织者的精心设计,力争取得实效,才能得到教师们的支持,才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