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欣
(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职业教育中心)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在中职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为了帮助学生选择职业、获取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让学生明确个人定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向何方努力,正确认识社会需求与个人价值实现的关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掘自我。使他们充分认识自己在职业选择上的优势和不足,选择适合自己从事的职业领域,从而真正拥有自己特色的、合理的职业定位。
中职生在对自身职业素质有一个清醒认识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按阶段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然后,还要有具体的行动方案,按既定目标付诸行动,保证职业发展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就可以使他们不在迷茫。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此,中职生必须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把准就业定位,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到心中有数,并按规划目标逐步实施。这样,才能在激烈的求职道路上提升竞争能力。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比较浅薄,大多数学生自我认识不够,不少学生不清楚自己的爱好、兴趣、优势、劣势,不能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趋利避害的职业生涯规划。虽然有些学生对职业生涯概念有初步的了解,但因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他们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十分盲目。
现在中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由政治课教师担任,他们缺乏对人才需求趋势和职业发展前景的调查研究。只单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在组织能力、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等综合能力的完善和提高。缺乏对就业市场需求的准确预测。无法正确引领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现在中职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大多采用注入式教学,着眼于整体性和普遍性,忽视了个性差异的存在,职业生涯教育应从本质上发现学生个性特征,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指导学生找到一条促进其潜能发展的正确路线。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重要性。要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应积极创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氛围,加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积极鼓励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的研究。
学校除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外,还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特殊作用,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与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这样,既能弥补学校机制不健全的缺陷,又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校应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例如,学生入学后的每个学年,学校均应带领学生考察劳动力市场或收集就业信息,应根据不同年级教育教学的不同目标,考察或信息收集的内容有所不同,分阶段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变化发展趋势和就业形势,感受并理解用人单位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
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校园创业和科技创新,定期向学生宣讲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重视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等。通过灵活多样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良性互动。经常开展“学长计划”,邀请学校在各行各业取得成绩的校友返校进行宣讲和交流,用他们的实际经验引导教育学生。
在校园内定期举办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竞赛活动。设置各个单元环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讲座、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学生就业论坛、学生模拟竞聘活动和企业招聘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台、校园网、公告栏、海报、条幅等途径在校内广泛宣传、发布活动信息,确保在校学生能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号召学生踊跃参加活动,并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师来担任。因此,学校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生涯教育意识,并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指导教师要真正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理论,具备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专业能力和指导学生生涯规划的技巧,能熟练使用测评工具。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要积累、收集和研究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案例材料,特别是有关学生接受教育前后,在学习态度、职业倾向、社会服务、社会交往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案例。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法的可持续性及可推广性。
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职学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有侧重、循序渐进的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了解自己,顺利实现就业,并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充分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