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光辉
(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
1.要合理编组。教师接受承担了某个班的教学任务后,首先应调取学生成长记录材料,对每个个体的基本情况要有所了解。如了解学生个体的性别年龄、家庭背景以及已有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并通过与班主任、前任学科教师沟通,充分掌握学生在各方面现有的“待发展水平”,分层次对现有班级学生进行分类编组。编组时一定要注意“好、中、差”学生相互穿插搭配,不可盲目为之。
2.明确分工。小组合作应有“组织性”,必须有一名组织者。这位组织者可以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担任,他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也可以由活跃好动、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学生担任,这样可以激发其参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但小组合作的“组织者”最好由小组成员选举决定,而不是教师指派。因为在尊重了小组成员意愿的前提下,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会增强。
3.角色定位。让小组成员明确自己在合作实现目标中的角色位置,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责任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成好自己在组内分担的任务;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协助他人。因为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中包含着个体探究的因素。也就是说只有个人走向成功,才会有小组共同目标的达成。此外,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还应坚持不懈。“水滴石穿”,贵在持之以恒。“只在公开教学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走走过场,日常教学中却不能坚持”的做法必然导致事倍功半,是实现不了培养目标的。
在教学过程中课前预习环节必不可少。课前预习做好了,听课就不会茫然无知。在新课教学前,教师总是要布置课前预习,但是仅仅停留在口头布置上,学生如何预习、预习效果如何,没有明显的衡量尺度。为了提高预习效率,不妨设计《学案》,让学生依据《学案》来预习。可以将《学案》印发给学生或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给学生指出预习的路子,帮助学生预习。同时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如①回忆前面学过的能帮助自己理解新教材的相关知识。②边读、边思、边问,看教材写什么,用怎样的思路一步一步写下去,为什么这样写,从而把握重点和难点。③要掌握学习该教材的程序和方法,设想老师可能会怎样引导我们学习。④对教材能看懂多少算多少,不必求全。《学案》中的题目独立去做,实在完不成的可以暂且不做。只需顺手用笔将教材和《学案》中的问题做出标记,作为听课时重点关注的方面。但估计老师不提的小问题,自己一定要弄懂,消灭“拦路虎”。
1.“导入”要有启发性。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结合教材内容的重点,采取揭露矛盾、设置悬念等方法,从生疑、质疑入手来“导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因到果地思考,就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2.“导入”要有趣味性。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能自觉地排除各种外界和内界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把学习当作是愉快的享受而不是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在“趣”字上下功夫,尽可能涉及得生动有趣。
3.“导入”要形式多样。要求教师在设计导入时紧扣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选择导入的形式,做到新颖、多样、不拘一格。可以用调查、讨论、利用音响图像课件资料等形式导入。新颖、合适的导入比单纯讲道理学生乐于接受。
4.“导入”要有知识联系性。由旧到新,由已知到未知,温故而知新。可以将本堂课教学的新知识与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加以结合,通过提示、小结等方式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再现,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做好相应的准备。
1.提问应具有科学性。要做到“提问科学性”的前提是吃透教材。教材中任何会给学生带来疑点的地方,教师都要细心琢磨,准备好应对策略。同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即正确认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
2.提问要适度、适时、适量。所谓“适度”就是“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位置。”也就是说: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觉,又不能让学生有不动脑筋就轻易答出之懈怠。所谓“适时”就是要努力抓住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最佳时机,进行提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谓“适量”就是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提问设置要疏密相间,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冷静有效地思考。
3.提问应具有互动性。提问互动性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的“问”是为了引发学生的“问”,几个学生的“问”是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问”。学生能够“问”,足以说明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对教材已动脑思考过,在努力“发现问题”。如果一份材料学生阅读后没有提出什么问题,阅读也就失去了内在的意义。
4.提问范围应具有普遍性。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问题设计有层次、有梯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之中。简易而浅显的问题给学习较差的学生来回答,繁难而深刻的问题让大家共同探究。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指导”要把握时机,也应该尽量在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下进行。要求学生充分筛选材料中与问题回答有关的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综合,然后得出结论,切忌由教师直接给出结论。“提问和指导”以寻求多角度、多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目的,以培养全体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为目标。把落脚点应该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放在急于得出结论上。
1.选题应注意学生的兴趣爱好。《论语》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学习者才会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倘若研究性课题的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学生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始终达不到目的,则研究的兴趣下降,信心受挫,情绪低落,产生焦虑心理,课题研究可能会半途而废,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2.能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成功感是人的一种情感反馈,是学习动机形成与增强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能够长期不懈地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源泉。因此,在指导学生选择课题时,要用心考虑所选课题通过学生的努力是否能够完成,从具体的、“小”的问题入手,避免选“大而空”的课题。结合教材善于从周围的社会、生活现象中寻找、发现、选择课题,便于学生“小题大做”。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值得探索思考的问题还很多。只要我们从改变自身的观念入手,树立教学的问题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强化课堂教学的改革精神,不断探索,不懈追求,探究性学习定会在学子们的“智慧树”上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