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党建教研部,云南 昆明 650111)
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部署,对新时期巩固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地位,实现富民强滇、同步全面小康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和理解“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内涵和时代要求,对开展好专题教育十分重要。
“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对党员干部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提出了明确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反映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内在自律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遵循。
1.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取得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成果,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论断。2012 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入手,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整体部署。“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就是紧紧围绕党员领导干部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和和干事创业进行了统一安排,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的最新要求,反映了时代和实践变化对管党治党提出的新任务,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律。
2.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当前,中国共产党要抵御“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挑战,其关键在于不断巩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从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和忧患意识的角度出发,从领导干部抓起,紧紧围绕筑牢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在根本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从哲学层面看,“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第一,从逻辑上看,它展示了逐级推进的内在关系,具体表现为,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做到“三严”,才能实现“三实”;实现了“三实”,才能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第二,从价值层面看,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要求,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凝结着共产党人崇高远大的政治追求、政治品格;严明了贯彻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内组织生活等组织原则,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政治要求;展示了共产党人严谨科学的工作目标,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第三,从方法论看,它体现了我们党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和辩证思维等思想方法,尊重现实、求真务实和注重实效的工作方法,共产党人忠诚坚守、厚道朴实、踏实认真和清白干净的处世态度,是广大党员干部正心修身的重要守则和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
“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从锤炼党性、用权为民、为政清廉、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公道正派等方面,深刻阐明了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从做人从政、干事创业和为官律己方面对各级党员干部行为作出了新规范,体现了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的辩证统一。
1.“三严”是内在要求,指向的是主观世界的改造。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从信念和价值观上打造了“金刚不坏之身”。
2.“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是行为取向,指向的是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一种外在约束。“三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忠诚干净担当”体现了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度统一,突出了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要求、党性修养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对党忠诚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就是要党员干部做到心中有党,要敬党、爱党、建党、兴党,对党忠心耿耿,忠于党的宗旨、纲领、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纪律,把牢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立场,强化组织意识,忠诚党的事业,捍卫党的利益。个人干净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党性修养要求,是党员干部必须严守的为官底线。个人干净就是要做到政治上,经济上和生活上不违反党的纪律,把好小节关、交友关、亲情关和金钱关,不图虚名、不图私利、不乱法纪。敢于担当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职业要求,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从政准则,敢于负责,勇挑重担,不辜负人民的嘱托和期望,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要“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1]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指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理想信念的问题,认为“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2]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严管党治党,首先就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练就“金刚不坏之身”,避免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和生活上腐化。
2.党员要牢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塑造中国人民共同的政治信仰。信仰是人们对生活所持有的某些长期的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回答的是人生日常关切最有深度的方面。共产党员的信仰就属于政治信仰,解决的是政治认同问题。一个国家政治秩序的建立与巩固,必须要以统治阶层推崇的政治信仰得到广大民众认可与信服作为前提,也就是由广大民众对特定政治目标接受或同意的心理状态形成的心理基础,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由此,中国共产党能否继续执政,关键的问题,就是广大中国民众是否认可马克思主义并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这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所在。因此,这首当其冲的就是广大中国共产党党员要牢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然后再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塑造共同的政治信仰,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1.坚决纠正不良风气,高度重视党的人格力量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3]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从作风建设入手,先后出台了“八项规定”,以反“四风”为主要任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败斗争,使得党风政风面貌焕然一新,得到广大群众认可,党的人格力量明显体现。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纠正不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党的人格力量建设永远在路上。经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目前,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仍然还不同程度存谋事不实、随心所欲,创业不实、花拳绣腿,做人不实、口是心非,文恬武嬉、玩风盛行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4]
2.打造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锻造党的强大人格力量,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决定着其在人民群众中有多大影响力、号召力,关系到党的形象、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党的人格力量是通过党风政风,特别是通过共产党员个体来体现的。要通过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来锻造共产党员强大人格力量,第一,要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作风,持之以恒的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作抓手,狠下决心解决作风方面的问题,重塑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凝聚党心民心。第二,共产党员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按照“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加强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在修身做人上要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有更高的觉悟和境界,锻造过硬的思想品格。要通过立德、修德、践德锻造共产党员强大人格力量,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让有德成为共产党员自身加强修养的终身课题。要通过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弘扬社会正气上和发挥正能量方面作出表率,使得每一名共产党员都真正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1.坚定奋斗目标,着力解决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事业追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共产党人就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就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就是为劳苦大众翻身求解放而建立的,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为了实现党确定的奋斗目标,多少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革命的事业需要一代代共产党人传递,目前,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人民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而奋斗,而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矛盾和冲突层出不穷,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充满各种困难和挑战。云南地处边疆,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集中表现为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够快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十分缓慢,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等问题十分突出。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纪律约束的不断加强,部分党员干部由“为官不易”向“为官不为”转变,工作热情减退,进取意识淡化,出现了“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倾向,对上级布置的任务当“中转站”“二传手”,马虎了事、推诿扯皮,出现了“太平官”和“庸官”的现象。部分领导干部插手人事、财务、物质采购和工程招标等事项,涉及烟草、玉石、矿产和普洱茶等行业的腐败问题严重。部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亟需增强,行政效率不高,不作为、乱作为、选择性作为等问题仍然存在。
2.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直面问题,锐意进取。党员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正确的事业观和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求实、务实、踏实的实干家”的精神风范,要求全党发扬务实高效、不尚空谈的工作作风。[5]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员干部要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敢于担当,坚守正道、弘扬正气,要有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的勇气,敢于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多干事、多作为,不断开拓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6]
[1]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1-22.
[2][3][4][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59、165、166、184-185.
[5]刘云山.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N].北京:学习时报,201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