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语境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2015-08-15 00:44魏振英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机制干部群众

魏振英

(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哲社教研室,山东 聊城 252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如何在新常态下做好群众工作,努力提升干部自身的各种能力,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新常态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价值

(一) 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做好群众工作始终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革命战争年代,党密切联系群众,终于克敌制胜,取得执政地位。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并取得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紧紧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极大提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做好群众工作,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才能取得胜利和成功;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陷入困境和被动。坚持做好群众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二) 做好群众工作是适应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党的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力量在群众,群众工作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的“生命工程”。在新常态下做好群众工作,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客观需要。群众工作水平的高低,是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体现,直接影响并集中体现着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效果。人民群众始终是党的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党员干部只有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始终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才会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

(三) 做好群众工作是党员干部的重要职责

做好群众工作不仅是改进干部作风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塑造领导形象的基本途径。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群关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要把做好群众工作与转变干部作风紧密结合起来,以做好群众工作来助推干部转变作风,以服务群众工作的水平来检验干部转变作风的成效。当前,一些干部之所以形象不好,缺乏正气,就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没有重视群众工作。只有走群众路线,与群众打成一片,不断加强正面沟通,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塑造良好的干部形象,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新常态下群众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在新常态下,群众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在发生新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使党的群众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和艰难,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常态下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变化。

(一) 群众工作的体制机制待完善

完善的民主制度和科学的工作机制是党顺利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党在群众工作方面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但还存在着许多的漏洞和不足:群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水平不高,许多制度往往比较重视实体性,而轻视程序性,从而使得这些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难以真正付诸实践;民意诉求表达由于缺乏具体组织、程序、实施方式和操作细则,存在“做秀”成分,不能充分发挥承载民意的功能;许多制度的执行监督力度不到位,制度出台多流于形式、成为摆设,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和做法不能进行及时查处。为此,要在制度与机制衔接的力度方面、民意沟通表达渠道方面、监督执行力度方面不断探索和改进,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不断创新机制体制,才能从根本上夯实群众工作的基础。

(二) 群众诉求复杂多样

人民群众是群众工作的主要对象。随着群众平等意识、法治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仅仅是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更加注重生存利益、精神利益和民主权益的诉求。这些变化对于群众主体意识的觉醒、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具有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部分群众思想和认识上存在偏差。少数人认为,上访是解决一切矛盾问题的有效手段,存在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心态,因而出现许多无理上访和集体性越级上访事件;部分群众不信任党组织,怂恿或组织受利益驱动的群众围攻政府,大规模集会、静坐,甚至采取打砸抢烧等极端不合法方式来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个别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出现矛盾和问题,不是寻求法律帮助和司法调解来解决,而是采用争吵斗殴的方式,有的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给基层干部带来不少压力,使群众工作呈现出艰难性。

(三) 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待提升

党员干部是群众工作的主体和实施者,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考验着党员干部的真本领。目前,大多党员干部都能自觉地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目标要求,贯彻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夯实执政基础。但也有少数干部患上了“群众工作恐惧症”。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不愿做群众工作。官本位思想较重,立场不坚定,没有真正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缺乏真情实感,从思想上轻视、漠视、鄙视群众;工作目标错位,为追求个人政绩而损害群众利益,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第二,能力水平不高,不敢做群众工作。缺乏学习意识,造成知识更新滞后,工作能力欠缺;缺乏服务意识,没有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脱离基层、不接地气,与群众的距离越拉越大;缺乏创新意识,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没有进取心,不能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工作。第三,工作方法欠缺,不会做群众工作。少数干部缺乏基层实践锻炼和工作经验,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局面。工作方法简单落后,不善于运用说服、引导、激励等方法开展工作,使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滞后于社会的变化。

三、新常态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应对之策

面对新挑战,应主动适应新常态,创新群众工作方式,不仅要从大处着眼,完善制度机制来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要从小处着手,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切实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开拓群众工作的新境界。

(一) 体制机制层面

1.加强组织建设,为群众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整合和调动各方力量,发挥其整体合力,构建起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群众工作网络。第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导、凝聚、服务、桥梁等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第二,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组织的助手作用,为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和支持群团组织大胆地开展工作。第三,发挥新型社团、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等新型社会组织的补充作用。

2.健全群众工作长效机制,为群众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当前,既要立足切实解决群众工作中存在的积弊,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第一,建立健全体现民意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凡涉及重大利益、重大事项的决策,实行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利益相关人座谈会制度。第二,建立群众合理诉求表达机制。要逐步完善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群众联系沟通协调体系,保障广大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第三,建立健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政务网站、警务和便民服务热线,坚持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节相结合,尽力把各类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第四,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要认真分析各类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事件的发生。此外,还应尽快建立民意沟通机制、民主管理机制、高效服务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社会管理机制、信访评估机制、干部考核机制等。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群众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3.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群众工作提供人才保障。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工作主体的战斗力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群众工作的水平和效果。第一,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讲师团等单位的宣传教育作用,开设有关的课程和专题,在系统培训中提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第二,要完善和落实干部到基层挂职、上下级之间双向挂职等制度,创造去基层工作的机会,让干部在处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中接受锻炼,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第三,要让党员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与群众心贴心、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成为“以德立人”、“以情交人”、“以公服人”、“以信待人”、“以实益人”的优秀基层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二) 个体实践层面

1.摆正主仆位置,带着深厚感情去做群众工作。做好群众工作,关键要在“真”字上下功夫。第一,用真心尊重群众。要怀着一颗无比敬重的心对待群众,要从行动上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诚心接受群众的建议,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第二,用真情贴近群众,了解群众诉求,倾听群众呼声,把工作做到群众家里去,做到群众的心坎上。第三,用真意服务群众。要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尤其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房屋拆迁、涉法涉诉、国企改制、土地征用问题和住房、看病、就业、上学等基本民生问题。

2.创新工作方法,找到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面对群众工作具有复杂性、交叉性、多变性的特点,必须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第一,通过典型示范法,让群众亲眼看到典型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亲身感受到典型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积极主动地看着学、跟着干。第二,通过后进转化法,使他们转化为先进,真心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第三,通过角色换位法,多站在群众的利益上去思考和处理问题,从而密切干群关系。第四,通过教育疏导法,达到以人为本,化解矛盾的目的。

3.着重提升能力,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实际本领。第一,提升执行政策的能力。党的方针政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下去,关键看基层干部的中介桥梁作用如何发挥。要吃透政策精神,把握政策要点,避免不懂装懂、一知半解、错误领会、曲解原意的情况发生;熟悉并认真研究本地区实际情况,从而找到政策落实的契合点和关键点。第二,提升沟通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要用心去交流,让群众感受真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要以普通朋友的姿态和群众沟通,与群众推心置腹,坦诚相见;要善于把上级政策“翻译”成群众喜欢的“群众话语”;要运用现代先进的沟通技巧,有效地提升网络群众工作能力。第三,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要始终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民生上,放在为民解难造福上;要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提高察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能力,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建立健全定期汇报制、督查问效制、激励保障制三项制度,促进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第四,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做依法办事、严于律己的模范;要切实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职权法定”和“法治”的意识,用法治的思维审视发展问题、破解发展难题;要学法懂法守法,自觉把个人行为严格约束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按程序办事、按规定办事、按制度办事;要自觉把各项工作置于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网络之下,切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第五,提升化解矛盾的能力。要提前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提高事前防控能力;要畅通诉求通道,不积累矛盾,给群众说话的机会,在倾听群众意见的过程中,善于借力寻策;要提高事中处置能力,在突发事件爆发时,要从容应对,敢于面对群众,敢于直面矛盾,要有敏锐的预判力、快捷的响应力、果断的决策力和较强的组织协调力,创新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途径,不断提高处置能力。

[1]李云忠.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J].云南支部生活,2009(02).

[2]蒋文龄.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群众工作[J].党建,2011(03).

[3]张荣臣.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03).

[4]李云萍.创新机制方法做好群众工作[N].石家庄日报,2011-02-24.

[5]赵智宝.学会说“群众话”[N].陕西日报,2013-06-07.

猜你喜欢
机制干部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