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楠
(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226019)
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强调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引领。而感恩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意义不仅仅让大学生继承知恩、报恩的民族传统美德,更可以使大学生们自觉将感恩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他们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的热情,担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重任,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隐性德育的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1968年的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通常是指教育者隐藏德育的主题和目的,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按预定的教育计划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育对象所处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环境氛围中,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以实现德育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1]。区别于传统的显性育人方式,隐性德育跳出了单向性、灌输性的近距离课堂教学模式,将教育的手段融入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非正式课程中。多样的育人载体,也可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提升。
多元文化和社会思潮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有些学生功利意识严重,追求个人得失的过程中,忽视他人、忽视大众利益;有些学生个性偏执,价值观偏离主流价值思想……面对这些的学生,传统的显性德育形式即是对受教育者讲授旗帜鲜明的理论和直接灌输教育内容,其浓厚的强制色彩在大学生们选择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今社会,极易导致逆反心理,产生厌倦抵制情绪,从而影响德育的效果[2]。而隐性德育的隐蔽性、间接性和渗透持续性刚好弥补说教型教育的劣势。
感恩教育应从隐性教育维度,开发利用好高校精神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隐性德育资源包括理论化的隐性教育资源和日常行为的实践隐性教育资源,高校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营造知恩于心、体恩于情、践恩于行的氛围,唤醒大学生们内心的主动情感体验意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恩教育,力争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教而教”。
中华民族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五千年前的祭天文化,其后渗透了先秦时期的儒家文化、宋明理学的自省感恩以及明清时期的孝思想等,不同时期的感恩文化表现着独特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情怀。现如今的高校感恩教育也应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明晰具有时代特征的感恩教育内涵,保障教育的科学性和持续性,这一切工作也是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的基础。
隐性德育注重文化氛围对受教育者耳濡目染的影响,可以是校园文化环境,也可以是社会公共环境。美国高校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参观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馆、林肯纪念堂、国家艺术馆、航空航天博物馆等地,因为这些文化场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着“美国精神”,是高校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3]。
隐性德育于闲情逸致之间,实现教育目的于潜移默化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4]。良好的氛围中少不了榜样的正面示范,而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其言行举止、人格修养都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亲其师,信其道”拥有感恩品质,拥有美好人格力量的教师便能使大学生们认同其所提倡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从情感上的共鸣中获得激励。榜样的人格力量以其内隐性、示范性、渗透性发挥出无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现代文明中的感恩文化内涵不应只停留在孝悌伦理观,高校感恩教育应同时引导学生心存善良,关爱他人,怀宽广之心,尽己之责,奉献社会。富含道德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便可以让大学生们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找到感恩意识的现实感。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事业社会调查、为农民工子女补习功课、关心孤寡老人、组织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拓展教育空间,合理创建隐性德育机制,缩短受教育者的“行知差距”。
校园道德环境作为隐性德育的重要载体,营造丰富、有内涵的感恩文化氛围可以一种潜在的、自然的方式影响和改变大学生们的思想理念。校园基础建设上,有目的地设置校园景观,一颗校友感恩树、一个同学情谊感恩角又或是《孝经》故事展示廊等实景元素,也可以通过各类特色主题活动,例如弘扬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系列讲座、主题演讲、评选身边感恩道德模范等社团、班级活动,营造知恩、感恩、报恩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感知和熏染。
作为优秀的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素质,还需拥有高尚的人格,正所谓“学为人师,身正为范”。教育工作者的感恩品质可以表现在领悟他人、父母、社会对自己的帮助,从而树立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回馈社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者通过实际行动向大学生们传递的示范作用将是课堂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1]刘伟.西方发达国家隐性德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2(10).
[2]王树荫,弓晓颖.传唱红歌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15.
[3]张文军,王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与借鉴[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
[4]万启存,牛庆玮,张爱新.隐性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校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