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成荣 陈兴宇
(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黑龙江省广袤的黑土地,独特的生态环境,世代聚居在这里的众多民族,孕育形成了鲜活而生动、地域特色鲜明、经久不衰受到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东北大秧歌。它承载着东北人的性格和东北人的娱乐方式,体现了北方劳动人民质朴的审美情趣,因此有着牢固的基础和旺盛的生命活力。
东北大秧歌又称东北秧歌,是流行于东北地区的汉族民间舞蹈,为群众性自娱自乐的一种集体舞蹈。秧歌起源于我国南方,是当时人们插秧时的歌唱形式,故名为秧歌。后来在歌唱中加入随意性的肢体表现动作,随歌起舞,因此就出现了秧歌舞。秧歌舞开始渐渐向北方传播,并在北方盛行开来。在向北流变过程中,舞蹈已经偏重于歌唱,秧歌的风格被北方化了。在清代,随着移民的脚步,秧歌被其传入到东北地区。
在南方叫秧歌,传入东北后叫大秧歌,单单这一个“大”字,就足以说明东北人的审美一大特点。仅以黑龙江省为例,一般来说,黑龙江省有大平原、大湿地、大森林、大江大河、大山大龄、大风雪、大油田……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人高体大,性格粗狂豪放;说话高声大嗓,咬字用力;吃大盘菜、大碗饭,喝大碗酒,抽大烟袋,睡大炕;女性爱浓妆艳抹,喜穿大红大绿;男性花钱大手大脚,豪吃豪饮。在黑龙江的方言土语中,在很多事物名词前都冠以一个“大”字,因此“大”字是使用最多的。比如番茄叫大柿子,青椒叫大辣椒,磨碎的玉米叫大碴子,油条叫大果子,白菜叫大白菜,八角叫大料,黄豆叫大豆,豆腐叫大豆腐,洋白菜叫大白菜,猪油叫大油,玉米饼子叫大饼子,长葱叫大葱,蒜叫大蒜等。顺此而观,秧歌就是秧歌,为什么在黑龙江这里偏叫大秧歌呢?答案是“以大为美”的审美习惯以及美学语汇在起作用。何况大秧歌确有大的特点。
东北大秧歌在舞蹈表现上,早期可分为地秧歌和踩高跷。踩高跷多于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在街市广场表演。地秧歌和踩高跷也都运用扭、扮、唱、逗、杂耍等各种技巧技能,并演示各种适合秧歌表现的艺术现象,如《西游记》、《白蛇传》、《隋唐演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作品中的能发挥生动感节奏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性格各异。
东北大秧歌的舞者,手持扇子、彩绸、手绢、花棍等道具,在列队行进中舞动,在参加人数之多、场面之大、情之激越、形之洒脱,以及普及面和影响力方面,无一不体现出大秧歌的“大”字。
东北大秧歌,动作较为简单,极易群众参与。舞者人数众多,互相学、比、逗、扭、浪,群众情绪激昂,火爆热烈。在黑龙江历史上,东北秧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如牡丹江一带的以持伞灯、卖膏药者为先导,以童子扮妇女、参军击棒对舞的宁古塔秧歌,雍正年间“赫赫前驱清道旗,青红皂隶两边随”的瑷珲秧歌,民国时哈尔滨曾有的“秧歌会”,表演者扮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人物,而今这些已经罕见,东北大秧歌也与时俱进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但是,其火爆热烈,粗放大气的风格特色依然突出。
东北大秧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分大场小场。大场以变换队形为主,如双开门、四卦斗、剪子股、龙摆尾、圈心菜等,其追求的是在个体舞蹈之下,再进行交响互动、队形变化、速度变化、构图变化、意境变化,在变化中求美。小场由二人或三人表演,带有简单的故事情节,也有唱秧歌帽或民歌的歌唱艺术。小场节目简洁明快,灵活多样,如抢手绢、抢板凳以小戏表演等。还可以扮演各种人物,如白蛇、青蛇、许仙、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新中国成立后多扮演工农兵形象。通常小场安置在前后两个大场之间,算作是大秧歌的间歇形式。
早期大秧歌的伴奏乐器是唢呐和锣鼓等。唢呐声高亢嘹亮,锣鼓声雄健激越,气氛火爆热烈。
东北大秧歌舞蹈形式丰富多彩,细分有锣鼓高跷、老㧟舞、抢扇、扑蝴蝶、过街楼、跑驴、县官骑驴、龙舞、纸龙舞、跑竹马、小车舞等内容。这些特色各异的舞蹈大多穿插于大场秧歌中间,略述如下。
老㧟舞。老㧟舞在大秧歌中个性鲜明,引人注目。它诙谐幽默,风趣逗乐,是秧歌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老㧟”指的是老年妇女,都是以男扮女,有的地区称其为老㧟,有的地区叫丑婆。老㧟在秧歌队中没有固定的位置,可以在全场队列中任何一处穿插游动,随意挑逗,或与傻柱子对舞,或与公子戏耍。老㧟的扮相类似戏曲行当中的彩旦,装扮也极为夸张,头插大花,面涂白粉,描一双扫帚眉,耳戴大耳环,加上所穿肥大上衣和大裆裤子,“丑态百出”,滑稽可笑。老㧟的舞步和表情千姿百态,夸张变形的扭摆,经常逗得围观的人们捧腹大笑。因此,其在秧歌队中与其他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给观众以丑中见美的愉悦。老㧟舞在群众自发性的舞蹈活动中,娱人的成分大大高于娱己。
抢扇。抢扇在东北大秧歌中原名叫抢地方,描绘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节日中为能更好地观看秧歌表演而争抢一块好地点,故名好地方。后来秧歌艺人夏春阁根据原来抢地方的内容编排,改名为抢扇,突出了青年男女的嬉戏、爱恋之情。抢扇的表演火爆热烈,风趣逗哏,手中的一把扇子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上装为女,下装为男。上装塑造的是活泼可爱的农村小姑娘,下装则表现的是豪爽热情的东北小伙形象。上装下装配合默契,以上装为核心。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是男追女,而在封建社会中这更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抢扇中的下装始终围着上装转,身向上装,目露爱意,做出各种追、逗、缠、绕的表情和肢体舞动,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扑蝴蝶。其以大秧歌动作为基调,以人物情节为主线,具有秧歌小场子的特点。由民间老艺人张福田1945年传入黑龙江后,穿插于秧歌舞队中进行表演。主要表现的是一个小姑娘(以男扮女)手持藤杆,顶端系一只蝴蝶,与一个头扎朝天辫的顽童互相逗蝶,扑捉,表现出童心、童趣。新中国成立后,张福田在二人扑蝴蝶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改编为三人扑蝴蝶。添加了“公子”角色,让他与顽童争相扑捉蝴蝶,一大一小耍扭的十分热闹,为舞蹈增添了更多的情趣和内涵。
过街楼。“过街楼”是大秧歌串街表演时的结尾段。男女成双成对,女为主,男为辅。男女均手持彩扇,女舞者通过做“观花”、“四平步”、“亮花扇”、“小叫鼓”等舞蹈动作,展现自己的俏丽活泼;男舞者则以“肩头花”、“端脚四平步”、“四六浪头步”等动作予以配合,表现出对女方的心仪和追求。过街舞是人多场面大的情绪舞,动作幅度大,大起大落,充分体现出东北大秧歌的特色。
跑驴。在秧歌队中,有舞者带上驴形道具,时而扮演骑驴人,时而又模拟驴的各种习性动态,这种舞被称之为跑驴。主要有“县官跑驴”、“老汉送闺女”、“小伙接媳妇”、“老汉骑驴赶集”等形式的内容。跑驴极具风趣幽默的特点,赶驴人的舞蹈动作也比较大,驱鞭子挥赶座下蹦蹦跳跳的道具驴,十分热闹好看。
除上述以外,黑龙江早期还有一些经常随秧歌队表演的舞段,还有“跑竹马”、“小车舞”、“背歌”、“县官跑驴”等。
从古到今,大秧歌在黑龙江有着深源的根基和旺盛的生命力。黑龙江冬天寒冷,夏季清爽,春秋两季宜人,无论什么季节都适合户外大运动量的活动。大秧歌通俗易学,火爆热烈,既求“乐”,又求“美”,还带着“浪”,是人们制造喜悦祥和气氛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几十年来,大秧歌从农村扭到城市,在各大中城市的广场、公园、街道,一伙伙的秧歌队每天晚上都扭上一通,劲头十足。他们多数是老年人,以健身为主。夏天凉爽扭得欢,冬天越冷越取暖。他们大多是自娱自乐,当然也有表演娱人的成分。当年老一辈人大秧歌的舞蹈技巧、舞蹈道具如今已不多见,甚至是失传,但是东北人大秧歌扭的欢、扭得美、扭得浪的风格特点依然保持下来。
应当说,当前黑龙江乡村农民和都市居民的健身秧歌运动,是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大秧歌的发展演进,融入了更多的当代元素。正如舞蹈研究者所说的那样:“现代秧歌动作明显带有现代气息,舒展大方,开放自由,队形流畅,服饰时尚,体现出纯朴大方的自然美。中小城镇和乡村秧歌,则还穿插“高跷”、“跑旱船”、“龙舞”、“狮子舞”、“跑驴”、“老汉推车”、“花棍舞”、“花鼓舞”等节目。各种历史、神话人物如猪八戒、老㧟、傻柱子、武大郎等活跃在秧歌队伍中。由此可见,现代秧歌既保留了传统秧歌的精髓要义,同时又赋予了它对生命意识的肯定和对美丽健康人生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