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图书馆开展“农家书屋”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综述

2015-08-15 00:46:01张秀娟
黑龙江史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农家书屋

张秀娟

(拜泉县图书馆 黑龙江 拜泉 164700 )

农家书屋的建设是党和政府为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而实现的一项惠民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的实施,能改善农村读者图书资料缺乏,信息相对闭塞的状况,能促进农村学知识、用知识,对农村文化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农家书屋”的概念与重要性

(一)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的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籍,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设施,现实状况来看,农家书屋较多的体现了图书馆的性质。有的将农家书屋明确定义为“农村图书馆”:“从农家书屋的性质、职能和提供的服务来看,它是图书馆的一种形式,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在农村的延伸与拓展。”

(二)农家书屋建设的重要性。农家书屋遵循全心全意为农村群众服务的宗旨,通过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借阅等活动,为读者提供“借得到、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出版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可见,农家书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农家书屋工程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部署开展的,旨在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对于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很大意义,可以说这是政府为广大农民群众办的一件实事,是民心工程。

二、目前农村书屋建设工作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出现的问题

(一)薄弱的物质基础。作为公共文化场所,首要的先决物质条件就是地皮、房屋。我国农村耕地面积在迅速缩减,同时农村人口却在迅速增加,这就使得农村地区的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产生了明显矛盾。再加上人们的认识不足,认为与其建设农家书屋倒不如将地皮分给缺少院落的农民手中,综合以上两点,就使得农家书屋在择地上有了很大的难度。

(二)农家书屋书种单一。由于农家书屋使针对农村地区设置的文化场所,因此,许多地方政府思想中就潜意识的将农家书屋所应该包含的书籍界定在了农村种植和养殖技术的范畴。这样,就使得农家书屋的书籍种类过于单调。据统计,在现有的农家书屋中,约有60%的书籍为农业相关方面的书籍,20%的养殖相关的书籍。

(三)农家书屋闲置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平均处于初中阶段,因此对于科技认识不足,许多农民认为与其将时间花费在读书上,倒不如将时间花在农田里,或者是花费在出外打工挣钱上,这就使得很多地区的农家书屋闲置于农民的生活圈之外,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四)借阅制度很不完善。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使得我国农民对于免费书籍存在了很大占有欲望,再加上农家书屋刚刚起步,管理制度还不完善,这就造成许多地区农家书屋的书籍只借不还现象十分严重,农家书屋的书籍越借越少。

(五)现存的问题分析。管理不固定,“农家书屋”大多是由村干部兼职管理,没有固定的管理人员,而村干部身兼数职,使农家书屋开放时间上有局限性,许多“农家书屋”形同虚设,或者是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六)农村阅读习惯的宣传与培训问题。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基本都是由村干部兼任的,因而缺乏一定的管理知识和对图书推荐宣传的培训。他们在理念上,普遍认为,建设农家书屋只是一种形式,因此从思想层面上,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完全没有做好长期发展的准备。同时现在电视的普及对阅读活动也是一种挑战,所以农家书屋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比较冷清,普及文化知识和提高人文素质能量尚未发展起来,由此加强农家书屋宣传及管理工作极为迫切,急待解决。

三、农家书屋的综合管理措施

建立一个“农家书屋”难,巩固一个“农家书屋”更是难上加难,如何管理好“农家书屋”使其健康发展,一直都是笔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积极加强基础建设管理建设。(1)合理布局选点。选址要选择村民相对集中,交通便利,位于学校附近等文化扭转较浓厚的地方。(2)合理配置图书。图书配置要坚持“贴近农村,服务农业”的原则。要根据农民需求选择购进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方面的图书。(3)建立管理档案。领导部门要将“农家书屋”的管理纳入到全年工作目标中去,对已经挂牌建成的“农家书屋”要按照要求,进行规范管理。要建立“家书书屋”信息数据库。并对每个书屋建设情况,管理员个人资料进行详细惧整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农家书屋”档案。(4)健全管理机制。领导部门要建立完健全管理机制,与每个行政村签订“农家书屋”管理责任书,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对书屋组织开展的各类读书活动进行不定期检查,每年组织评审,给与奖励或批评(5)完善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建设的关键是“建”与“管”而在“管”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为巩固“农家书屋”提供保障。(6)多渠道筹集资金。农家书屋的发展必须要有经费报站,可采取各种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A、争取挂点(驻村)单位支持一部分资金,共同参与农家书屋的建设。B、通过社会捐助的形式筹集资金,如社会人员捐赠,企业赞助等。(7)村里根据发展情况适当补充一点经费。

(二)加强业务建设管理。(1)加强业务辅导,提高管理员素质。管理不仅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而且还要掌握与“农家书屋”有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应加强对管理员的业务辅导,培训和考核工作。(2)明确图书馆员的工作职责。“农家书屋”管理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书屋的管理工作,一是为读者创造优美舒适的阅读环境;二是负责采购,签收登记和处理图书;三是图书及时分编上架和开展流通工作;四是按时开门接待读者,做好借阅登记;五是指导农民新闻记者和开展读书活动;六是像爱护自己财产一样守护书屋财产。(3)合理安排开放时间。首先是开放时间必须有明确地标识;二是开放时间必须符合农民要求。

(三)加强图书方面的管理。(1)图书的清点与登记。管理员要亲自清点图书,期刊和报纸以及光盘,并将准确数据登记下来,登记清楚接收日期,赠送单位,图书或者音像制品的数量,图书接收人员姓名等。清点,登记之后,对接收的图书逐一加盖书屋的藏书章和财产章。(2)图书的分类和排架。首先是把图书分成几个大类,了解每类图书的数量,对图书进行分类标记,其次是做好图书编号工作,三是做好图书上架工作,根据类别和编号排列好图书,并在书架上做好类别标识。(3)图书的借阅管理。村民每次借阅图书,管理员要在图书借阅登记本上进行标记,借阅登记本中的内容应包括姓名,书名,图书编号,借书日期,还书日期,本人签名,备注等,管理员要主动告知村民保管好图书不要丢失,不要转借他人,图书要按时归还等细则。(4)图书的赔偿管理。由于“农家书屋”的服务对象特殊,制定的图书赔偿制度应区别于图书馆的图书赔偿制度。

(四)通过多种形式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1)建立“农家书屋”外借流通点。(2)采取灵活借阅方式。(3)鼓励“农家书屋”对外经营。(4)开发活动引导农民读书。

结束语

读好书,用好书是当前广大农民的热切期盼,而建设农家书屋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农民有书读并在读书中受益。目前,农家书屋的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我们把对工作的热情与科学的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不懈努力。

[1]贺洪明,我国农家书屋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02)。

[2]马国华,农家书屋发展之我见。对鸡西市农家书屋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02)。

[3]黄雁湘,“农家书屋”管理机制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194 -196。

[4]罗雪,农家书屋建设的思考。以兴业农家书屋建设为例,图书馆界,2011年3月。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农家书屋
农家笑
篽箖·上野书屋
现代装饰(2021年4期)2021-11-02 07:08:14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心声歌刊(2021年6期)2021-02-16 01:12:36
农家笑
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6
春回农家
梦幻书屋
新时期下农家书屋的机遇与挑战
出版广角(2016年21期)2017-01-07 19:23:05
农家书屋伴随你——关于农村书屋的几点思考
未来英才(2016年18期)2017-01-05 21:52:04
浅析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13:17:00
依托农家书屋提高全民阅读积极性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0: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