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晶 郝爱琴
(哈尔滨市道里区图书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部分乡镇就开始创建乡镇图书馆,有的乡镇图书馆建设得很有规模。这些图书馆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推动科技偿农,提高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是,乡镇图书馆事业发展中也令人担忧,近年来乡镇图书馆事业步履艰难,面临发展的困境。
乡镇图书馆是农村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产,为全乡镇人民服务的机构,在提升农村文化竞争力,摆脱农村文化贫困,实现农村和城市和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乡镇图书馆是传播新文化,增强农民文明意识和文化观念的场所。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然而农村文化落后于经济发展,落后于农民精神文化需求,部分干部群众素质较低,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发展乡镇图书馆事业,构建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和文化环境,引导农民对文化追求的提升,对文明生活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安定。
(二)乡镇图书馆是改变农民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学习基地。由于受传统的农业思想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农民科技素质整体水平较低,不懂经济规律,市场意识淡薄,信息捕获能力差,不能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制约着农民经济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经营水平的提高。发展乡镇图书馆事业,为农民搭建获取现代科技技术,管理知识的平台,让农民开阔视野,学习技术,懂得管理,将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乡镇图书馆是农民新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形成的培育中心。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城乡差距的扩大,区域差距的扩大,由于社会的转型,出现了人的精神世界的断裂,道德失范的种种迹象。发展乡镇图书馆事业,对农民进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教育,动员农民自我培养,自我认识,自我改造,创造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精神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培养文明的行为习惯,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乡镇图书馆是农民掌握党的方针政策,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平台。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农民远离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党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难以及时被农民掌握。农民普遍法律意识淡薄,会无意中违反政策,侵犯他人权益或不能用政策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发展乡镇图书馆事业,用相关的图书资料,利用互联网络为农民提供学习的机会,促进广大农民政治思想素质,法律素质的提升。
(一)新书购置不足,馆藏内容陈旧。我国乡镇图书馆普遍存在新书购置不足的问题。原因之一,各馆经费不足,无力购进大量新书。原因之二,近年来各种图书和出版物的价格持续上涨,比如16K 全三册的一套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元,贵得令人咋舌。原因之三,工作人员不足,购书信息不畅,掌握不全,难以购置合适的新书。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馆舍狭小,位置不当,常常出现图书馆与读者隔离的局面,如有乡镇图书馆设在乡机关内,使广大农民难以涉足,图书馆无形中便成了官家图书馆,这种现象是我县乡镇图书馆硬件投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前几年文化站直接归乡镇政府管理,以后乡镇图书馆藏不露的现象愈加严重。据调查,全县乡图书馆书架,书柜及桌椅配备不全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网吧代替了图书馆。由于乡镇社区的一些私营网吧居多,乡镇图书馆建设难以吸引人,因此,出现人们宁肯花钱上网娱乐,也不愿进图书馆的现象,从而形成了网吧代替图书馆的现象较为普遍。
(四)服务难以满足需求。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加之交通不便,以及乡镇图书馆一般都在相对繁华的文化站所在地,因此,由于交通不便的因素,乡镇图书馆覆盖面太窄太小的原因,使得乡镇图书馆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大部分人需求。
(五)经费欠保障。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经费作为保障。而现实情况是,除了建设时一次性投入外,各乡镇平时对图书馆的投入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经费短缺问题相当严重。笔者经常下乡了解基层图书馆(室)的情况,从掌握的情况看,本县没有一个乡镇直接给图书馆安排经费预算,图书馆的经费只能从文化站本来就微不足道的经费中临时挪用一些。
(六)乡镇“共享工程”建设刚刚开展,基层点数量很少,服务设施缺乏。虽然有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却难以有效地提供广大农民群众利用。如果不能改变这一情况,“共享工程”就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七)人员素质低。管理人员素质低是影响乡镇图书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虽然图书馆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配备了专兼职管理人员,但由于大多数图书馆都建在乡镇机关院内,机关领导干部成了主要读者,而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身兼数职,不稳定,使图书馆开放难以正常。
(八)管理不到位。有关制度形同虚设,使本来有限的藏书严重流失。以康平县为例,在1992年的时候,全县已经有6 个乡镇建成了省级标准图书馆。藏书均在8000 册以上,而且有专职的图书管理员,图书相关帐目,目录柜,图书证健全,由于管理不善,目前,这些图书馆资源流失严重,也没有了图书管理。作为乡镇图书馆,最基础的是什么呢?一是要有馆舍,要有藏书和阅读的地点,二是要有资源,如果没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有多大的馆舍也没有用。要结合文化站建设,统筹规划图书室建设,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购置图书,订阅报刊,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一)提高认识,长远规划。乡镇图书馆在农村文化教育中的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化工作和教育形式都无法替代的。各级政府要像抓教育那样,加大对乡镇图书馆的投入,制定乡镇图书馆长远发展规划,在馆舍,设备,人员等方面给予保证,在经费上要根据乡镇政府收入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来核定图书馆的经费预算,以确保乡镇图书馆事业经费的基本需求。
(二)通过政策法规促进乡镇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制定地方性文化政策法规,将各级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程序,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使乡镇图书馆从硬件设施,经费投入到人才队伍,“软件”服务等方面有法规保证。
(三)增加投入。可以采取上级拨一点,本级出一点,社会助一点,企业捐一点等办法,广开资金投入渠道。
(四)加快网络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从乡镇图书馆这个角度来说,加快网络化建设,可以概括为上街和下接两个方面。上街就是要依靠上级图书馆,来充实自己的资源,搞活自己的阵地活动,完善自己的社会职能,建立以县级图书馆为龙头的农村图书馆网,实行“总馆分馆制”,是今后乡镇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五)建立多种办馆模式。乡镇图书馆要以政府办馆为主,社会办馆为辅,但具体而言,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根据我市乡镇图书馆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可采用以下几种办馆模式:一是与企业联合办馆。由政府无偿提供土地,企业投资建馆,图书馆免费为企业职工和本镇农民提供服务。二是与有关事业单位联姻。我馆早在1998年就与计划生育局合作,由计划生育局提供书籍,宣传资料,在我馆设立“计划生育”专架,供读者学习,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
(六)建立图书馆流动站,这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文献流通时经济使用的一种方式。它比较适合于乡镇经济实力不是很强,财政投入有限,藏书数量不足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其建立图书馆流动站的合作关系,由乡镇图书馆出场地,设备和管理人员。
(七)增强意识,主动服务。服务是是图书馆的生命,乡镇图书馆把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农民科技致富,解决农民看书难的矛盾作为办馆方向。树立“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服务宗旨,开展优质服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将文献信息送到农民手中,举办各种培训班,引导农民科技致富。
(八)培育人才。要培养一支复合型的图书管理人才队伍。作为乡镇体育场应有超前意识,将职工送到发达地区图书馆学习,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到市馆见习,培养他们具备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思想。
通过建立和完善的乡镇图书馆,让广大农民了解图书馆,认知图书馆,使广大农民有书可读,使广大农民读好书,用好书。乡镇图书馆通过举办贴近农民生活读书活动,以此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通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有文化,通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顾惠冬,农村乡镇文化站图书馆建设现状与思索。图书馆学刊。2007(2)。
[2]王雪峰,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