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诚
土默川大秧歌
杨诚
晚清以来,托县地区流行的戏剧除二人台(当时称“打玩艺”或“打坐腔”)、晋剧外,还有道情、耍孩儿(当地称“咳咳曲儿”)、大秧歌等。其中,以大秧歌影响较大。
内蒙古大秧歌是由山西移民走西口带到内蒙古的朔县秧歌演变而成的,其形成和流传约有100多年的历史。
大秧歌最初只是农民自娱自乐的演唱形式,属于民间社火范畴。在长期传唱过程中,其演唱形式和乐曲受其他民间音乐和戏曲的影响而不断演变,终而形成了相对定型、特色鲜明的地方性秧歌戏剧种。
大秧歌流行于内蒙古西南一带,而以土默川地区流传最为广泛。
“大秧歌所以在土默川扎根,是因村社不如商社富足,把庙和戏台建起,不能用高价请大戏班演唱,只好自置简单戏箱,聘雁门关北艺人,于每年戏班‘码箱’以后,利用冬闲教青少年排练,在元宵节‘闹三官’时出台演唱。当本村有了秧歌头儿以后,便不请外人担任教练,而是自己一代代流传下来,经过不断地改进,逐渐充实发展,村社秧歌班的优秀演员被领秧歌的班主吸引进专业剧团,到各村庙会上演唱。班主为了招徕观众,还在戏场上设赌。大秧歌的‘写价’不高,即使村社只供给米面也肯演唱,这样既省钱又热闹,为土默川蒙汉群众所喜闻乐见。”(引自《内蒙古戏曲资料汇编》第一辑所载刘映元著文《内蒙古戏曲发展的历史轮廓》)
土默川紧邻晋、陕,地势平坦,土肥水美,农业开发较早,人口相对稠密,尤以山西籍居民为多数。这是山西发源的一些戏曲在土默川扎根、演变、发展,进而形成具有当地特色、民族风格的戏曲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地理因素。
大秧歌在土默川扎根并广为流传,还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的因素。
大秧歌在形成剧种的进程中,音乐上受山西梆子——晋剧影响尤为深刻而明显。定型后,基本采用了与山西梆子相似的“头性”“二性”“三性”转“乱弹”等唱腔,从而迎合了喜爱晋剧的土默川人的欣赏口味。大秧歌的演出剧目多为折子戏和短剧,在演唱形式上介于“打玩艺儿”的二人台和“大戏”晋剧之间。演员多于二人台而少于晋剧,这是大秧歌“写价”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二人台未登上戏剧舞台之际,大秧歌便成为小村社社日活动“写戏”时的首选剧种。因此,大秧歌在土默川农村的流行比晋剧更为广泛。
清末民初为大秧歌的兴盛时期。据上引刘映元的文章介绍,“土默川归(绥)、萨(拉齐)、托(克托)、和(林格尔)、清(水河)5县中最少有100多个业余大秧歌剧团,专业戏班少说也有30多个。”
日本侵略军占据土默川后,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各地社火停办,大秧歌剧团也纷纷散伙。
解放后,大秧歌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二人台、晋剧等日益繁荣之际,土默川的大秧歌却销声匿迹了。而且,有资料表明,这个剧种在其他地区也已经失传了!
据托县健在的大秧歌老艺人讲,大秧歌的传统剧目约“百十个”,其中不少优秀剧目为大秧歌剧种所独有。其音乐剧曲调约70多种,高亢、悠扬,别有韵味,可惜皆成绝唱。大秧歌老艺人刘虎说,至解放前夕,县境内的大秧歌剧团只有什力邓村和东云寿村还幸存两个业余班子,东云寿村的大秧歌剧团建国后改为晋剧团,什力邓村的大秧歌剧团在上世纪50年代末也解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