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江苏教育现代化

2015-08-12 07:40沈健
唯实 2015年8期
关键词:全省智慧互联网+

沈健

资料显示,2014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7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中国移动教育用户达1.72亿,较年初增长了299%。毫无疑问,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正前所未有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将对现行的教育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截至2014年底,江苏在校学生达1294.6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5%,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0%。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以教育信息化为着力点,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大省,江苏如何在“互联网+”教育的新形态下促进教育公平、提升质量,对于信息时代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江苏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江苏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2000年以来,通过在全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校通”工程、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程和以“建网、建库、建队伍、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全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重大项目,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有了长足发展,教育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到位,数字化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增强,涌现出很多可供全国借鉴的优秀应用成果。近年来,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重点,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核心,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智慧化进程,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入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应用融合的崭新阶段。

行政推动,顶层设计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2013年1月,江苏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发布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共列8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将“信息化水平”列为二级指标之一,权重3分。在省政府颁发的《社会和经济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中,“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普遍共享工程”、“努力实现教育全过程信息化”等都列为政府重大工程或重点任务。2014年,省政府制定《关于推进智慧江苏建设的实施意见》及2014~2016年行动方案,2015年初又印发《关于推进江苏智慧教育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江苏智慧教育的总体蓝图、推进路线和实施举措,对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顶层设计。从2012年起,省政府连续三年每年召开一次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全省教育信息化重大问题,集中部署全省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除了省教育厅成立由厅长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还成立了由九个厅局组成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厅际协调小组,顶层设计、相关协同推进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

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建立全省统一,覆盖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多层、交互、自主、共享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是江苏“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重大工程。在统一部署下,江苏确定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重点领域,初步形成了四大建设亮点:一是以数字校园建设和省级教育主干网的升级改造为重点,不断提升“宽带网络校校通”水平。目前,全省中小学的生机比超过6:1,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校均计算机拥有量每年以11%的速度递增。全省100%的高校、98.6%的普通高中、96.9%的初中、90.5%的小学建成了数字校园,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苏南地区许多学校实现“班班通”,苏州所有公办幼儿园实现“园园通”,77.1%以上的高校建成覆盖部分校园的无线网络。江苏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正在实现IPv4到IPv6升级,目前覆盖全省所有高校、13个省辖市、102个县(市、区)和所有乡镇以上中心校,并和全省所有市、县(市、区)教育城域网实现高速互联。二是以教学点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江苏省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建设。全省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已覆盖基础教育所有阶段和全部主干学科,2014年底,平台教育资源数量380万节课、资源访问量2.2亿人次、下载量4767万节课,平台总访问量3.8亿人次。平台的特色应用书香江苏读书网站提供的电子图书达3184万册,访问人次达1.59亿。三是以职业学校和教师空间建设为重点,有序推动“网络空间人人通”建设。目前全省职业学校已依托江苏职教公共服务平台创建学校空间147个,领军人才空间139个,教师空间5091个,学生空间17184个。四是以“中小学教育卡”和省级数据中心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全省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通过虚拟卡、实体卡并存的建设方式,江苏将于2015年底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全部中小学生教育卡的注册工作。全省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成效显著,已实现全省所有教育机构、学生和教师数据的全面入库及与教育部相关数据库的有序对接。

应用驱动,努力创建“互联网+”教育新模式。江苏始终坚持应用驱动原则,把受教育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升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基本路径,在应用中体现核心理念,在应用中探索创新模式。2014年底,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江苏全面启动智慧江苏建设,通过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新业态,促进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智慧养成和可持续发展。智慧教育作为智慧江苏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将通过整合优化教育管理应用系统、集成推送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城乡社区远程教育等一系列举措,实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全省教育的流程重组、结构重构、文化重建以及品质的全面提升。近年来,全省教育涌现出了许多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的新技术、新应用,如无锡感知课堂、苏州未来教室、南通智慧教育在打造强交互、深体验、智能化的智慧教育环境创建方面进行了前沿探索,省级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南通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智库、泰州“泰微课”为教育资源的统建共享提供了可贵经验,扬州的城乡学校网上结对探索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发展的可行路径,南京创客教育、机器人大赛、3D打印,常州数字化学习,淮安“十大教学模式数字化”项目,徐州“基于‘学讲方式的信息化智能巡课系统”等创建了一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用新模式。

二、“互联网+”教育必将催生新的教育变革

作为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技术之一,互联网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最为深刻,小到网络购物、移动支付、滴滴打车,大到互联网金融、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都与互联网密切相关。互联网对于人类教育的影响也将难以估量。放眼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规划,都在努力抢占信息技术发展制高点。美国连续出台四个国家教育技术规划并于2013年制订连接教育计划、2014年编制教育大数据报告,提出要在未来五年内使美国99%的学生都能用上高速互联网,让所有学生享受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用大数据开启教育新变革时代;韩国发布了4个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并连续14年发布国家教育信息化白皮书,目前已率先进入智能教育支撑阶段;新加坡发布了6个国家信息化战略规划,对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宏观部署;此外,英国发布了JISC2010~2012发展战略,欧盟制订了数字化学习计划,日本发布了教育信息化指南,加拿大出台了eduSpecs计划,密切关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变革。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宏观部署,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八次提到互联网,并提出“互联网+”新概念。

互联网是当今教育必须抓住的机遇。当前,中国教育改革正面临着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两大任务,而“互联网+教育”是完成这两大任务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在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具备的前提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能够以较低成本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输送,同在蓝天下的所有学习者都可以平等地享受优质的网络学习环境、数字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公共服务,广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网络空间开展网上培训、远程教研、网络研修,零距离接触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促进师资队伍的均衡发展,区域、城乡、学校之间教育不均衡的状况必将因此得到根本改善;另一方面,互联网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师生的关系也由传统的授受关系转变为平等的网络连接教学相生关系,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和课堂学习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得以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和师生互动、在线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并存转变。借助互联网,各级各类教育可以实现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学习主体可以向全体国民扩展,学习阶段可以向人的一生延伸,形成真正以人为本、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学习者可以按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借助多种终端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直接参与问题定义、形成方案和行动实践的过程,自主养成应变复杂情境和问题的智慧能力,这样的学习显然更加高效、有质量。

互联网正在催生班级集体授课制以来最重要的教育变革。“互联网+教育”不仅仅是在线教育,而应该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力量实现的教育形态重塑,是一个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为核心,以促进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智慧养成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智能化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运用互联网开展教育,原有教育的一切要素,包括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以及教育评价,都会发生变化。一是我们的教育理念要变,要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生态,建构我们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李克强总理在两会座谈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教育作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首先要应对信息化的挑战,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具有较高信息素养、掌握必要信息技术的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兼具较高媒介信息技术技能、学习与创新技能、生活与就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教育首先必须面临的任务。二是我们的教育方式要变,包括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形式的不断变化和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互联网+课程”产生的不仅仅是网络课程,互联网使海量数字化资源的大规模共享成为可能,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教材形式更加多样,课程内容的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互联网+教学”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还可使师生关系更加平等,使教学过程更加民主,使教学真正回到学生主体本位,使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拥有者,而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思维的引领者、资源链接的提供者和学生的学习伙伴。“互联网+评价”使多元评价成为可能,教学评价不再是单向的,教育领域里的每个人都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对象。教学评价不仅仅是针对教学结果,还可以针对教学过程,评价的主体更多元、内容更丰富、方式更多样、标准更精确。

三、“互联网+”助力江苏教育发展思路

近期,全省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及教育改革创新为目标,以智慧教育建设为抓手,大力提升“三通两平台”建设水平,完善智慧教育基础环境,整合优化教育管理应用系统,集成推送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智慧教育人才培养,努力建成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构建“互联网+”时代江苏智慧教育发展的新业态。

研究制订江苏“互联网+”教育的实施意见及发展策略,顶层设计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崭新形态。“互联网+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与社会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智慧教育更是江苏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立足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实际,在智慧城市建设大范畴下做好智慧教育的规划设计,根据江苏省委《关于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意见》研究出台适合当地教育发展的“互联网+”教育的实施意见及发展策略,分类推进,分层指导,试点先行,逐步推广。

实施教育网络环境提升工程,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江苏教育生态。提高全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江苏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的服务性能,实现省级教育主干网络从IPv4到IPv6的升级平移,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网络实现高速互联,100%的学校实现更高水准的“宽带网络校校通”。进一步加强移动终端、智慧教室、智慧校园的建设,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建设覆盖学校日常运行各个环节的高速有线、无线网络及各种智能信息终端,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管理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

实施网络教育资源服务提升工程,促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统建共享。探索教学资源统建共享机制,整合研发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丰富省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内容,提升教学资源质量,建立内容审查和动态更新机制,不断扩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覆盖面,提高资源应用效益。优化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将云服务平台建设与网络基础设施融合升级相结合、与各类应用业务相衔接,有序开放第三方优质资源接入,实现一站式教学资源服务,及时推送优质教学资源,特别是主动向农村学校推送优质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接触界面,优化学习者体验,开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真正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用”。

实施教育治理信息化水平提升工程,促进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信息化。利用云计算技术,建设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健全全省信息系统应用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以及省级信息安全体系,实现与国家教育数据中心的无缝对接及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综合管理应用。建设涵盖省内学生、教师和学校信息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对上与国家级系统、对下与全省教育部门和学校贯通以及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互通。鼓励全省教育部门和学校依托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平台,在“云数据”基础上,充分进行数据挖掘,实施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健全教育治理体系,提高教育治理能力。

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养信息技术胜任教师队伍。加强对学科教师、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这三大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培训,建立一支适应信息化生态环境的学科教师队伍、专业人才队伍和教育管理干部队伍。打造江苏省数字教师网,建设以特级教师领衔的网上名师工作室,探索网络研修社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统一管理和过程性评价。推进基于网络的城乡、校际间结对帮扶和网络研修,促进教师的远程协作和共同成长,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培养一大批适应“互联网+”和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创造能力的智慧教育人才。

实施互联网教育应用融合示范工程,形成一批“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案例。开展智能化信息生态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试点,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基础教育数字化学习百校试点的基础上,组织智慧课堂示范建设,开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新型教学模式和新型载体的试点示范工作,认真研究基于班级、小组、个人和网众四个层面的智慧教学样式。基于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建立物联网技术教育应用示范基地。建立数字化学习型社区示范点,整合信息网络系统和学习资源,满足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不同终端人群的学习需求。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责任编辑:高 莉

猜你喜欢
全省智慧互联网+
忻州市:光伏扶贫总量全省第一
我省初步建成全省湿地保护体系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山西:2003年GDP增长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