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琴
摘 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入学人数越来越多,再加上家长、学生选择学校的因素,很多学校出现了“大班额”现象。针对这一现象,作为一线教师,不仅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全面发展和关注全体学生,而且也要积极了解学生兴趣、学习、学生品德及考虑学生家庭因素,特别是有差异性地对待家长素质修养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转变方式;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积极推广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重在情感现实体验,积累比较丰富的语文知识储备,不断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方式,差异化地对待教学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积极实行素质教育手段,根据小学生具体特点实践教学,让小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好语文知识。
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城镇人口急剧上升。“大班额”或“超大班额”就成为城镇区小学比较普遍存在的形式。这样不但极大影响了教学效率、质量及限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也使课堂教学变得更难,更加消耗了教师的精力,这就导致教师无法实现对学生面对面的有效指导。与此同时,我们不仅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积极全面地了解和关注全体学生的具体问题,而且也要积极了解或掌握学习兴趣、学习、学生品德及考虑学生家庭因素,特别是要正确对待有差异性的学生家长素质修养问题。在此,浅谈如何有效地提高“大额班”课堂教学,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一、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和理念
1.面对城镇化中出现的“大班额”现象,面对文化素质差异性的学生及面对非常渴求得到知识的孩子们,我们要积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模式,根据现实具体的情况来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2.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上,主要通过“填鸭式”“灌溉式”的教学手段,小学生被动学习为主要方式。我们要适应素质教学的方式,在积极探索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素质修养和语文知识水平,积极回归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把自身看成引导者的角色,明白学习和修行还得靠学生自己,根据小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订具体方案去实施有效性的教学,培养出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以此积极提高课堂效率。
二、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知识最好的老师,也是學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源泉,更是人生最好的导师。因此,我们要积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真正乐意去学习知识,并给予一定的成就感。同时,教师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加强自身语文方面的文化修养,提高有关语文知识的水平层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课时教师要积极挖掘语文教材内容,有效定位和展现出良好的教师本身人格的魅力,进而使学生愿意去学习知识,乐意去掌握知识,并成为课堂的主人。
1.引用经典故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典故事教学是小学阶段很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吸引学生学习有关语文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二、三年级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经典故事插入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经典的故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使学生愿意去学习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引用具体情境进行小组合作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小学生的表演欲望是非常积极的,其好奇心也非常强,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特征来确定教学方式,进行小组合作,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组织和创设情景中也要以语文知识为线索。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将文本转变为情景画面,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3.引用文本画相关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本画就是指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作一幅画,这样做不但很好地转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积极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也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很大的提高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积极鼓励小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文本中所要体现出来的画面用自己的笔勾画出来,以此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总之,在“大班额”背景下,教师要努力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转变,深化素质教育。积极采用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实施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方式,差异化地对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有效的教学方式,并根据小学生具体特点实践教学,让小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好语文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