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钢
摘 要:物理学的概念是初中生学习物理这门学科时经常被忽视的环节,而忽视的结果是影响今后的继续学习,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影响今后的系统学习,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对概念的掌握。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每一个物理概念,就要结合生活实际例子加强学生的理解,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物理概念。
关键词:物理学习;物理概念;初中生;教学实例
物理学科作为初中生刚刚接触的一门自然学科,有许多知识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所以对很多学生来说是熟悉的,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很有兴趣。作为物理教师,我们要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学科。但是也存在着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只重视现象、不重视概念的现象,导致知识掌握得不扎实。通过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我也深深体验到,要想学好物理概念,选择的教学实例很关键。
教学实例是物理概念教学中所列举的物理事例,包括日常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教师演示实验等,教学实例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物理概念的基础,一个物理概念的建立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选择的实例也是不同的。
一、引入概念的实例选择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里应使学生领会概念的客观性、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所教知识进行细微的剖析,对学生可能出错的问题事先提醒,而结果是许多学生仍不注意。如果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真实思维过程获得结果,再引导其对所经过程和所得结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使其发现不完善之处,并A主动、独立地做出补救,这样就能提高记忆效果,并且有助于对本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学中不仅不能怕学生出错,有时还需要设置某种诱导情境,让其上当、出错,再通过反思获得正确认识。
例如,为了引入“参照物”的概念,教学中可以举这样的例子:一天,小王和小张乘车去旅游,小张惊奇地对小王说:“瞧外面的树,向后跑得多快。”小王说:“你的眼睛有毛病,树怎么会跑呢?”于是他俩争论不休,究竟谁说得对,让学生去讨论、判断。选择这样的实例导入参照物的概念顺理成章,为下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形成概念的实例选择
概念引入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选择一些让学生容易理解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抓住事物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属性,从而理解和掌握概念。
例如,在讲授“密度”概念时,我们可以演示一组实验:【实验一】选择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头块,称量二者的质量,并且进行比较。【实验二】分别取不同体积(v和2v等)的铁块,研究它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计算并比较每次实验中质量与体积的比值m/v,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实验三】分别取不同质量(m和2m)的木块,研究它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计算并比较每次实验中质量与体积的比值m/v,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
通过上述三个演示实验,学生很容易悟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同一物质的比值m/v相同,不同物质的比值不同,进而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出“密度”的概念已是水到渠成了。
三、运用概念的实例选择
在概念初步建立起来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运用概念,尽量避免学生的某些错误认识。
例如,在学习密度概念的应用时,学生往往容易用纯数学的观点去看待公式“密度=质量/体积”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误认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针对这种错误,我可以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与密度概念进行比较。例如,到文具店买铅笔,显然购买的数量越多,付款就越多,但无论买多少支,所附的钱数与笔的支数比是不变的,即笔的单价不变,在这里单价与铅笔支数和所付款数无关,与单价相类比,密度可由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来求得,但它与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四、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尽量贴近生活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进行教学。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进行教学,目的都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而在好的教学方法中再融入美好的情感,更能事半功倍。心理学研究显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能满足或符合人们的需要,与人的需要相抵触的事物就引起人的消极态度,使人们产生一种否定的情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生动活泼的局面与师生和谐融洽气氛是完成预期教学目标的保证。
总之,要学好物理这门学科,就不能忽视物理概念的学习,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考虑要结合生活实例和生动的实验教学,配合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事实也证明,选择正确的教学实例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