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登合
奥美沙坦酯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分析
翟登合
目的 探讨奥美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效果。方法 将7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初始剂量80mg/次,顿服,用药2周后改成160mg/d口服,观察组给予奥美沙坦酯口服,初始剂量2mg/d,连用2周后增量至40mg/d,连续治疗满8周后,研究2组的临床降压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疗效是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的SBP、DBP各为(158.24±11.53)mmHg和(97.14±4.43)mmHg,对照组为(154.09±13.27)mmHg和(93.35±5.12)mmHg,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施治后,观察组2项指标值各为(118.96±12.51)mmHg和(73.54±4.18)mmHg,相比对照组的(131.20±10.67)mmHg和(81.27±4.93)mmHg改善更明显(P<0.05)。2组施治期间均有不良反应出现,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奥美沙坦酯治疗,对降血压有明显疗效,且安全性佳,值得在临床普及。
原发性高血压;奥美沙坦酯;降压效果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心血管疾病中相对常见的一种。国内有数据统计,目前约20%的人口有患上高血压病的风险,且其患病率有逐年递增的明显倾向[1]。如何在稳定降压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发生其他并发症,成为了现今医学界所广为热议的一个话题。为此,本研究对3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奥美沙坦酯治疗,旨在明确奥美沙坦酯对本病的降压价值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7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由于2012年5月~2014年5月71481部队卫生队收录并治疗,患者均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判断标准相符合[1],纳入24h平均动态血压在130/80mmHg~180/110mmHg,白昼平均血压在135/85mmHg~180/110mmHg,夜间平均血压在125/75mmHg~180/110mmHg者,排除存在心内科严重合并症、精神障碍、既往有药物过敏史以及继发性高血压者,随机将72例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54~76岁,平均(62.3±3.9)岁;观察组36例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51~72岁,平均(60.8±4.2)岁;2组间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数据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停用原降压药和经过为期2周的药物洗涤期后,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40217)治疗,每次剂量80mg,每天晨起8:00左右口服,服药2周后根据降压情况增量至每天160mg,疗程共8周。观察组采用奥美沙坦酯(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批号:H20060371)口服,每次剂量2mg,每天晨起8:00左右服用,2周后根据病情改善情况将剂量增至每天40mg,疗程与对照组相同。治疗期间,同时对2组患者实施24h持续动态血压监测。
1.3 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改善情况,同时统计发生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临床疗效[2]:(1)显效:治疗后平均动态SBP和DBP分别在130mmHg以下和80mmHg以下,或DBP降低超过20mmHg;(2)有效:治疗后SBP相比治疗前降低超过10mmHg,DBP降至80mmHg以下;(3)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本组患者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临床总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2,P<0.05)。见表1。
表1 2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2组降压效果比较 治疗前,2组的SBP和DB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施治后均出现改善,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2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降压效果比较(±s,mmHg)
表2 2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降压效果比较(±s,mmHg)
组别例数SBPDBP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6154.09±13.27131.20±10.6793.35±5.1281.27±4.93观察组36158.24±11.53118.96±12.5197.14±4.4373.54±4.18 t值1.4164.4671.2083.272 P值>0.05<0.05>0.05<0.05
2.3 安全性评价 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有不良反应发生,其中观察组2例,包括轻微头晕和恶心呕吐各1例,发生率为5.56%,对照组共4例出现不适,包括轻微头晕、咳嗽和恶心呕吐各有2例、1例和1例,发生率为11.11%,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且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的一种疾病,致病因素相对复杂、多样,饮食习惯、基因遗传、生活方式及精神心理等因素均可诱发本病,以致该疾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长期居高不下,甚至有趋向年轻化发病的现象[3-4]。现代医学证实,SBP下降10mmHg或DBP下降5mmHg,可降低22%患上冠心病与41%患上脑卒中的概率[5]。而奥美沙坦酯是新一代抗高血压咪唑类药物,一方面,其具有羟基和羧基结构,对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受体具有极强的亲和力,约是AT2受体的12500倍,能够转换成活性物质奥美沙坦酯,发挥有效降压的效果,另一方面,其能够减轻脂质过氧化,促使动脉硬化情况得到迅速缓解,对降低血糖具有同等价值。而且经口服即可迅速被消化道水解吸收,而不受食物影响,降压效果更加稳定和持久。千里[5]报道,奥美沙坦酯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尚可,降压谷峰比值相对理想,利于24h稳定降压。刘静一等[6]报道对60例患者实施奥美沙坦酯治疗,提示奥美沙坦酯对患者的踝臂指数值还具有改善作用,适合长期用药。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沙坦酯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BP和DBP值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报道和李菁等[7]研究一致,说明奥美沙坦酯对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有可行意义,而且安全可靠,用药后对患者无严重不适,对体弱、合并基础疾病多和高龄患者具有适用性。值得注意的是,奥美沙坦酯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有阻滞作用,能够累及胎儿脏器功能,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禁用或慎用本药[8];而且奥美沙坦酯对肾小球滤过分数有降低作用,可促进近球细胞增殖,对于肾功能不全且程度较重者同样需慎用。
综上所述,给予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奥美沙坦酯治疗,对降血压有明显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普及。
[1] 张引兰.奥美沙坦酯与缬沙坦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2):118-119.
[2] 吴龙光.奥美沙坦酯治疗轻度及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价[J].医学信息,2014,27(8):547-548.
[3] 王庆红.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29):140.
[4] 周升炬.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28):52.
[5] 千里.奥美沙坦酯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5):675-676.
[6] 刘静一,赵政党,李晓东.奥美沙坦酯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踝臂指数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6):471-473.
[7] 李菁,秦廷莉,姜红,等.奥美沙坦酯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血压变异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10):788-789.
[8] 蔡冬梅,刘大军,洪虹,等.奥美沙坦酯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hs-CRP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3):189-19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8.100
河南 453002 71481部队卫生队 (翟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