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艾灸促进胃癌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时效性研究

2015-08-07 14:57俞慧仙孙红芳包云春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鸣音持续时间艾灸

应 学 俞慧仙 张 莹 孙红芳 包云春

足三里艾灸促进胃癌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时效性研究

应 学 俞慧仙 张 莹 孙红芳 包云春

胃癌术后;肠蠕动;足三里;艾灸;时效性

本研究通过对胃癌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点进行艾灸干预,观察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的时效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1日—2014年1月1日本院行全麻胃癌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艾灸1组、艾灸2组、艾灸3组,每组20例。各组一般资料具可比性(P>0.05)。见表 1~2。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对照组艾灸1组艾灸2组艾灸3组例数20 20 20 20男/女8/12 7/13 10/10 11/9年龄(岁)51.19±12.29 54.59±10.47 52.44±14.47 55.46±14.36体质量(kg)62.06±9.79 63.37±11.61 63.65±10.45 65.21±15.23身高(cm)166.06±6.35 166.72±8.80 163.72±11.80 159.62±9.70

表2 两组手术方式(例)

1.2 纳入标准 ①意识清晰,理解能力可,愿意接受并配合完成研究过程者;②年龄15~80岁;③开腹胃癌手术术后。

1.3 排除标准 排除①合并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患者;②精神异常,不能配合者;③已知对艾条过敏患者;④艾灸部位皮肤有破损者。

2 治疗方法

2.1 常规治疗 各组术后均安置患者合适体位,病情稳定后鼓励早期床上活动,如做深呼吸运动、四肢主动活动、翻身和坐起、足趾和距小腿关节的伸曲运动等。术后第一天起鼓励患者每小时至少深呼吸2~4次,每2h予翻身及肺叩打治疗。活动时固定好各种导管,并给与协助。

2.2 艾灸治疗 各艾灸组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艾灸双侧足三里。艾灸时间:艾灸1组术后6~12h,艾灸2组术后 12~24h,艾灸 3组术后 24~36h。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或半卧位,操作者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足三里,艾条离皮肤2~5cm熏灸,以患者感温热而无灼痛为度,随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每次10~15min,1天1次,至患者第一次肛门排气。观察四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腹胀相关症状持续时间。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艾灸1组、艾灸2组及艾灸3组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症状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2组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症状持续时间又明显短于艾灸1组、艾灸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1组与艾灸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各组肠鸣音、肛门排气出现时间及腹胀症状持续时间比较(h,±s)

表3 各组肠鸣音、肛门排气出现时间及腹胀症状持续时间比较(h,±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艾灸 2 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艾灸1组艾灸2组艾灸3组例数20 20 20 20肠鸣音恢复时间23.6±13.2 17.4±9.6*△13.7±7.4*16.4±10.9*△肛门排气时间58.3±27.6 47.4±22.1*△40.1±27.8*46.5±24.6*△腹胀症状持续时间74.1±21.1 66.9±25.6*△57.6±22.1*65.1±24.7*△

4 讨 论

胃癌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不佳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且术后肠黏膜供血与供氧不足,除引起生理性蠕动、消化吸收等功能减弱外,亦可能损害肠黏膜屏障,导致肠黏膜细胞萎缩凋亡,细胞间紧密部松弛,通透性增加,为肠内细菌内毒素提供了通道,进展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始发或始动器官,严重者可引起死亡。故尽早恢复肠功能对术后的恢复和并发症的预防十分重要,是围手术期处理中重要的环节[1]。

艾灸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促进气机运行,水液运化,达到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的效果。在本研究中,艾灸各组与对照组比较,腹胀缓解效果更好(P<0.05)。刘春华等[2]报道证实,艾灸对术后腹胀治疗效果较好,但有关术后艾灸的时效性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组结果表明,术后12~24h艾灸者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症状持续时间更短,优于术后6~12h与24~36h艾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手术及麻醉后机体脏腑机能紊乱,人体阴阳平衡和气化机制遭到破坏,导致气机阻滞不通,气血经络不畅,在术后6~12h内尤甚,而这个时间点往往处于夜间,患者各脏腑机能低下,难以激发经络功能,此时予以艾灸,疗效难以体现。根据《黄帝内经》的十二时辰养生法,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当令,而足三里穴又是足阳明胃经本经俞穴,术后12~24h正处于这个时间段,患者脏腑、经络等各种机能处于恢复阶段,此时进行艾灸刺激,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胃肠蠕动、疏通经络效果。本组结果显示,术后12~24h进行艾灸预防全麻腹部术后腹胀更有优势,可在临床加以推广。

[1]江志伟,黄小静,黎介寿,等.胃癌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9):1314-1317.

[2]刘春华,孙春红,马保贤.艾灸治疗术后腹胀[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3):163.

(收稿:2014-03-30 修回:2014-05-29)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No.2012ZA042)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杭州 310006)

俞慧仙,E-mail:hangyu@163.com

猜你喜欢
鸣音持续时间艾灸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灸保健知多少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婆婆迷上了艾灸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夏天怎么做艾灸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