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时期王若飞在河南的党务工作研究

2015-08-06 11:27罗强
魅力中国 2015年49期
关键词:大革命

罗强

摘要:1925年5月-1926年3月,王若飞在河南工作近10个月。其间,王若飞积极发展党组织、组建中共豫陕区委、开展工农运动、维护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为豫陕地区的革命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就王若飞在国民军二军的军校建设、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共豫陕区委的建设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革命;王若飞;中共豫陕区委;革命工作

1924年10月,冯玉祥、胡景翼等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吴佩孚把持的北京政权。随后,同情革命、信仰三民主义的国民军第二军军长胡景冀率军进入河南,担任河南督办。胡景翼主政河南后,很快邀请中共北京区委负责人李大钊、苏联驻华全权代表加拉罕到达开封进行会谈,奠定了国民军第二军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基础,为中国共产党在河南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一、王若飞在国民军二军的军校建设

为了落实双方达成的协议,中共中央于1925年5月下旬派王若飞以特派员身份“到河南帮助当时的督办胡景翼开办类似黄埔的军官学校”。王若飞经开封后到郑州,住在当时京汉、陇海总工会南边小巷的一个小独院里。但胡景翼此时因左手生疮于1925年4月10日不治身死,思想保守的国民军第二师师长岳维峻继任第二军军长兼河南督办。

起初,王若飞根据北方区委的指示,协助岳维峻建立起学兵营和模范营。我党随即派了徐向前、孙兆林等一批党员到学兵营和模范营担任教官,直接抓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并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学校在教法上既严格军事训练,又重视政治教育。经过培训,学员掌握了基本的政治军事技能,很快充实到国民二军担任基层军官。学校的优秀分子则被送到苏联学习军事。

但是,由于岳维峻与中国共产党和左翼国民党人在政治军事路线以及人事安排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不愿执行我们从前与胡商好的计”。因此,王若飞便根据党的安排,把主要精力放在党务工作上。由于当时河南党的组织机构极不健全且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不得不把“一切责任全集中央特派员一人身上”。

二、宣传马克思主义,扩大党组织

(一)《中州评论》与《国民军日报》

中共豫陕区委很重视党的宣传工作。当时,中国共产党及各革命群众团体在河南主办的报刊达十数种,如《中州评论》《国民军日报》《豫报》《新中州报》等。王若飞领导下的河南党组织充分利用这些报刊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中州评论》于1925年9月1日创刊,肖楚女担任主编。中共豫陕区委成立后,《中州评论》实际上成为区委机关刊物,总共出版三十五期,除第一期在郑州出版外,其余均转到开封出版。王若飛曾在《中州评论》上以“若”“飞”“岳威”“岳渔”“威”等化名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来宣传中国共产党关于国民军行动方略以及反对英日帝国主义、奉系军阀和国民党右派的政治主张。

《国民军日报》的主编是共产党人蒋听松,实际是豫陕区委掌控的一个重要宣传工具。《国民军日报》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内容包括国民军学兵营和模范营学习生活、反帝反军阀斗争以及对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专题报导。《国民军日报》影响较大,在军队和北方民众中都很受欢迎。1926年2月,国民二军撤离河南后《国民军日报》也随着停刊。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传之下,不少国民军官兵接受了共产主义,在后来的革命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与国民党左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5年1月,中共四大确定了党同国民党关系的打击右派、争取中派、扩大左派的基本方针。王若飞在河南全面贯彻党的四大精神,在团结国民党左派和斗争国民党右派中巩固国共革命统一战线。

军阀统治下的河南,国民党的活动处于秘密状态,“几无活动”。在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国民党在河南的党务从1924年12月开始起步。1925年5月,国民党召开河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43位国民党代表有5位是共产党员,尽管河南省党部主要由国民党右派把持,而主要县的分部则多由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所掌握。

随后,王若飞领导的中共河南党组织和左派国民党人紧密配合,在河南工农运动和学生运动蓬勃发展的同时,国民党的党组织也有较大的发展。1925年12月,国民党在河南的党员已经达到3600余人,“居国民党北方执行部管辖下北方15省区的首位”,中国共产党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党组织得到最大发展的地方,就是左派最占优势的地方,也是共产党员最多的地方”[1]。

(三)反击“戴季陶主义”

1925年7月,国民党右派元老戴季陶抛出了旨在反对广州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攫取革命领导权的《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和《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形成了所谓的戴季陶主义。戴季陶认为,“要图中华民国的生存,先要图中国国民党的生存,要图中国国民党的生存,一定要充分发挥三民主义的中国国民党的生存欲望所必须具备的独占性、排他性、统一性、支配性”,并攻击中国共产党“寄生”于国民党,发展自身组织。8月,《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在开封开始流传,不少共青团员和青年学生受戴季陶主义的影响,思想出现些混乱状态。

中共豫陕区委和国民党左派坚决反对国民党右派的分裂行为,组织精干力量予以坚决的反击。在王若飞的支持下,肖楚女在洛阳撰写《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书予以批判。该书文锋犀利,是一份战斗性极强的批判戴季陶主义的檄文,也是全党思想理论界的经典著作。

1925年11月,以林森、邹鲁、谢持为首的部分国民党中央委员(史称西山会议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前召开一届四中全会。西山会议派公然宣布中国共产党“非法”,剥夺共产党员的国民党党籍,开除谭平山、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职务。国共合作面临严重危机。

为继续肃清国民党右派的反动影响,王若飞同志要求河南各地党、团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浅说》《新社会观》以及党的十月扩大会议文件等。王若飞亲自带头到各支部宣讲,批判戴季陶和国民党右派破坏国共统一战线的罪行,并在《中州评论》上发表《国民党右派捣乱》一文,论述了国民党右派的本质以及国共合作过程中左右分化的必然性,指出西山会议派的“非法及谋叛行为”,认为国民党右派已不是革命的力量,而且“他的行为事实已放弃了国民党第一次大会的宣言,及党纲,不成为一个国民党员,只是利用在中国有政治作用的国民党这一块大招牌招摇撞骗而已。”

1926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支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弹劾西山会议派的决议案,决定永远开除邹鲁、谢持的党籍。王若飞、肖楚女等共产党人领导的河南广大党员向戴季陶主义的斗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三、中共豫陕区委的建立与发展

(一)中共豫陕区委的建立

由于王若飞等严格执行党的正确主张,河南党、团组织在几个月内得到较快发展,党团员人数增加了十倍,“在一切重要的城镇我们都有一点基础”。成立统一的豫陕区委党组织的条件成熟。

1925年10月上旬,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四届二次扩大会议,王若飞同志在会上向中央报告了河南党组织的发展情况以及应付政局的措施。中央根据王若飞的报告出台了《河南问题决议案》,肯定了王若飞领导下的河南的党组织发展、职工运动、农民运动以及军队政治宣传上取得的成绩。同时,中央指出河南党组织在过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认为“一切责任全集中央特派员一人身上,缺乏党的有组织的指导和全部有系统的计划。”因此,提出河南党组织的工作“应当速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区委……来代替个人的指导、个人的活动”[2]。

会议结束后,王若飞回到河南向党组织传达中共中央扩大会议精神。1926年10月20日前后,中共豫陕区委成立了,王若飞担任书记,全面主管陕区委的工作,其他委员有黄平万、彭泽湘、王荷波、张昆弟、李振攘、刘少献、冯品毅、刘天章等。中共豫陕区委下辖3个地委,7个特别支部,10多个支部,领导的地区包括河南省、陕西省的关中地区、江苏省的徐州以及安徽省的宿县等地,党员约200余人。

中共豫陕区委的建立,标志着王若飞领导的河南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和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也反映了河南党组织在大革命时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二)共青团豫陕区执行委员会

在中共豫陕区委的领导下,河南以学生运动为主青年运动也有很大的发展。1925年5月-8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河南学生开展了数十次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与请愿斗争以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7月8日,河南第一个青年团组织——共青团开封地委成立,由马文彦担任书记。不久,河南郑州、洛阳等地的进步学校也都成立了学生会和共青团组织。

中共豫陕区委成立后,共青团豫陕区执行委员会也于1925年10月24日在开封成立,李求实任书记兼宣传委员,张霁帆任组织委员,佘立亚任经斗委书记,代贤任学委书记,马文彦帮办经斗委事务。共青团豫陕区执行委员会下属开封、郑州和信阳三个地委,洛阳、卫辉、彰德、焦作四个特别支部,共有团员300多人。

河南各共青团支部都建立了比较严格的组织生活制度,下级组织的生活会上级组织均派人参加;每月支部开一次批评会,要求团员做到:“1.思想系统化,2.行动纪律化,3.个性集体化。”[3]通过严格的组织生活,大多数共青团员在思想上具有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在组织纪律上一切行动听指挥,在思想上形成集体主义观念。

(三)党团干部队伍的培训

王若飞回到河南后,根据中共四届二次扩大会议关于“开办党校,培训宣传马列主义的骨干分子”的精神,加强对河南党员干部以及共青团的培训。

由于当时的豫陕区委尚无开办党校的条件,王若飞就利用各校放暑假期间,对党团员和青年骨干分子开办“讲习会”,进行马列主义的培训。1926年1月,开封党训班开办,每周授课两次,王若飞、李求实、李植等等豫陕区委党团干部亲自为学员授课。学习课程主要有《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发展与出路》《无产阶级与国民革命》《无产阶级的组织》《阶级與党的组织》《列宁主义概略》等。王若飞亲自讲授《帝国主义与唯物史观》《列宁主义与中山主义之关系》。在王若飞的安排部署下,党训班另在郑州、祀县等地委开办过多期。

培训工作提高了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赶急造就一些同志”,大大充实、武装了党的干部队伍,为即将到来的大革命造就了大批人才。

中共豫陕区委成立后,党组织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高峰。至1926年1月国民军撤离河南前夕,豫陕区委已建立郑州、开封、信阳、焦作、卫辉、杞县、西安等7个地委,安阳、洛阳、徐州等10个特别支部,党员超过700人。

注释:

[1]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12—113页

[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921年至1925年[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1989.08:501-502

[3]河南省档案馆编.河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1923-1926[M].北京:中央档案馆页数,1983.08:182

猜你喜欢
大革命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大革命时期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大革命期间陈独秀与毛泽东的农民观探析
浅析大革命期间苏联与冯玉祥关系的渐变过程
《旧制度与大革命》将何去何从
英国会重蹈“大革命”覆辙吗?
感悟红色经典,激发爱国情怀
议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农民运动思想
苏兆征与中共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