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提升之对策研究

2015-08-06 11:27尹寒
魅力中国 2015年49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提升

摘要: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家庭以及个人共同努力,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幫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认知;提升;对策研究

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变化迅速,为了更好地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社会应当努力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高校必须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放在育人的第一位,改变与社会实际不相适应的德育观念、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家庭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个人应当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样,在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促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由于引起大学生道德认知现状不佳的原因很多,限于时间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本部分重点讲述高校教育因素。

一、全社会应当努力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第一,在全社会创建多种多样的德育基地。多种多样的德育基地,是指高校依据道德教育的需要,选择社会上道德教育成效比较好的单位和地区,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场所。社会上的德育基地有多种形式,如实习的基地,社会调查的基地,社会试验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等等。在全社会创建德育基地,贯彻道德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对改善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现状是非常有好处的。拿创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来说,各所高校可以考虑本地历史遗留的文化古迹,充分利用革命活动纪念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场所优势对大学生进行革命的传统教育、爱国主义的教育,激励大学生为祖国、为人民刻苦奋斗的精神,增强他们历史的责任感。

第二,全社会各个主流媒体应当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大力弘扬主旋律,宣传主流道德,为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贡献力量。如广播、电视可以通过开设专栏的形式宣传主流思想;可以通过娱乐或者竞赛的方式开展一些与大学生道德教育有关的主题活动;还可以通过播出一些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影视剧来达到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总而言之,全社会各个传播媒介应当倡导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信念,倡导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为主旋律来教育大学生们,促使其形成符合主流社会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高校应当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其道德品质、人格特征慢慢形成并逐步定型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高校的道德教育和道德氛围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对此,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教会他们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探讨高校在推动大学生道德发展方面应当采取的措施:

(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高校德育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新时期的道德教育内容应该以此为基础,并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融入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等新内容。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基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求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习、生活的行动指南,从中找到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方法,发扬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奉献精神。

2.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主体,对他们进行深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教育,使其懂得市场经济的互利性、竞争性和平等性,并养成诚实守信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由于市场经济道德的合理性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历史性,我们不能把新时代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仅仅定位在适应现实的市场经济上,而有必要在适应中不断进步,超越经济人狭小的功利眼界,达到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完善的人性,为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奠定基础。

(二)进一步改进高校德育的方法

当前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比较注重理论教育,方法单调。面对着有着新思想和超前意识的当代大学生,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在实际工作中,大胆探索新方法。要把握时间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刻苦学习,勇敢地否定过时的工作经验,从不合时宜的工作方式中解放出来,不局限于老经验,老方法,创建新的大学生道德工作基地,努力摸索出一条实实在在的颇有成效的工作方式。

2.在大学生中开展内容和形式丰富的集体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交流思想、加深认识、勇于面对困难,不断增强抵御外界压力的能力。

3.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道德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把新思想传达给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三)进一步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合理构建高校德育队伍。第一,在人员结构上,目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队伍由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两部分组成。其中,专职人员是骨干力量,在道德教育活动中起着主要作用,也决定着整个队伍实力的强弱。兼职人员是指既担负着其他业务工作,又担负着德育任务的人员,他们虽然不是用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来从事高校道德教育工作,但却是队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合理的德育队伍人员结构应为:专兼配合,优势互补。第二,在知识结构上,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既要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还应具有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高校德育队伍应具有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学历层次的人才,由此组成一个多层次的队伍结构。第三,在性别年龄结构上,高校道德教育队伍应该由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人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将来培养业务精英。此外,队伍中性别组成不能单一,应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组合,发挥优势互补。具体应视每个学校的情祝而定。在德育队伍建设中,以上三种结构的合理组合是缺一不可的,应尽量将三种结构调整到最佳结合状态。

2.努力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質,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系统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有的德育工作者内心并不认同马列主义的科学理论,仅仅是出于职业的需要对待道德教学工作或者开展道德教育活动。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切实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武装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头脑,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此外,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打下扎实的党的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必须掌握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解放思想,确定思路,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大学生实行道德教育工作。第二,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首先,要努力培养一种敏感的洞察能力,以便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大学生的真正想法,特别是一些具有隐蔽性且层次较深的思想问题。其次,要培养一种严密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在实践工作中具有透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的能力。再次,要培养一种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于大学生的道德问题,能根据其性质和程度,准确地作出分析,及时进行处理。此外,还要培育一种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敢于攻克难关,努力开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天地。总之,只有建设好一支合理的且具有高素质的高校德育队伍,才能对大学生进行长时间的、稳定的、良好的道德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目的。

三、家庭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家庭因素在大学生道德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细胞,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作为家庭,尤其是父母,在道德规范上做出榜样的同时,还要经常关心子女的成长,尽可能多地与学校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子女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尤其是道德品质方面的表现,然后视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教育,使之成长为一名道德修养上合格的大学生。父母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进行引导,一方面要教育子女懂得尊重和相信自己,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相信他的父母能够引导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鼓励子女多吸取自己过去的成熟经验,以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好各种准备。

四、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不能只靠“灌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自身建构的。其形成主要取决于主体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包括积极的外部的实践性活动和内部的思想性活动,主要依赖于主体的学习、思索、体会、领悟、践行活动。主体的积极能动精神,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而且落实在行动上,内化为自身宝贵的内在品质。

参考文献:

[1]殷融,叶浩生.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J].心理学报, 2014,卷缺失(9):1331-1346.

[2]汪茹,王金涛.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错位现象及规避策略探析——以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卷缺失(16):39-41.

[3]陈桂香.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启示[J].学术交流,2006,卷缺失(4):11-14.

[4]顾春雨.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特点的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卷缺失(5):139-143.

作者简介:尹寒(1980-),女,江西省樟树市人,文华学院政治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提升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